第五二四章 范阳蒯彻(2 / 2)
“范阳辩士蒯彻!”
……
蒯彻。秦末范阳固城镇人,其人才智高远。尤其擅长言词辩论,某种程度上有苏秦、张仪之才。《史记?田儋列传》记载“从蒯彻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其人一直在寻找机遇,有辅佐明主成就功业之志。
蒯彻第一次名扬天下是在秦二世元年八月,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可见其言之利!
一个善于游说的人物,必然能够抓住彼此的优势利弊,以最合适的方式去寻求解决方式。这种人绝对不仅仅是限于口舌之利,更要有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洞察力,对局势的掌控分析,才学智谋都不一般。
蒯彻才智高远,经验丰富,可以说是一位不错的谋士。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位谋主,甚至不逊色于范增,张良和陈平。这样的人要是寻求发展自然是很容易的,在这个风云跌宕,诸侯争霸的岁月里,对很多的君主和诸侯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可以说需求是很旺盛的。但是蒯彻似乎是个奇才,遭遇也很是奇怪,他竟然“失业”了!
自从秦二世元年之后,蒯彻几乎是销声匿迹了,这段时间之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几乎是见不到他的身影。即便是楚汉相争,越国异军突起的状态下,各方诸侯可以说都急需要人才,一个个都是求贤若渴。按理说蒯彻这样的大才,早就被人笼络,为人所重用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机遇不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要从蒯彻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蒯彻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的,他胸有大志,他确实想要辅佐一位君主,辅佐一位非等闲之辈的君主。蒯彻自视甚高,这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不遇明主。比如之前辅佐赵王武臣,不过实现平庸之辈而已,没有什么大作为和前途。蒯彻自然不想在这种人身上多浪费时间,因此自然而然就避而远之。因此在这段风云跌宕的岁月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游荡之中。最近一段时间,在外黄一带盘踞的彭越曾经试图联系他,但是并未打动蒯彻,显然彭越尚未入其法眼。也也有人说,蒯彻这完全是自找的,并非是他怀才不遇,问题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完全可以放下身段,主动投效到诸侯王麾下。在这个年月里,指望着有人礼贤下士来邀请,想要混出个名堂来还是比较难的。想要一展抱负,还得要自己主动才行。
至少天下有三个人是可以前去投奔的,汉王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或者南方的越王尹旭都是有为君主,但是蒯彻并没有前往。这是有原因的是,盖因为蒯彻和当初的陈平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那个,成为君王身边最为倚重的谋主。
汉王有了张良,项羽有了范增,越王身前有陈平,更有李斯和尉缭。这玩意可不是后来者居上,蒯彻不管到哪里,都不会是最为倚重的那个谋主。很可能不会被重用,满腹才华得不到重用,岂非让人郁闷。蒯彻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更不想如此碌碌无为,草草一生。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陈平的运气就比蒯彻好了很多,人家早早地就出手,而且还眼光奇准地看好了越王尹旭。从而今日成为越国丞相,当然了当初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押上一辈子的前程也换得今日的荣耀,足可见这些事情都是很有风险的。
蒯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所以时至今日依旧没有什么起色,依旧是怀才不遇地游荡在中原各地。各国诸侯们都忙于征战,倒也没有几个人在意这位大才。或许是什么的谋士人才太过厉害,以至于他们逐渐度忽略了。蒯彻也似乎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很多人似乎都遗忘了他的存在。
但是李左车没有忘记,当初蒯彻在赵地帮助最初的赵王武臣,在赵地多有活动。因此李左车对他是多有熟悉,也一直关注着此人的下落踪迹。今日见到韩信为此事忧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其实一直待在韩信身边,李左车也多少能够感受到韩信的一些心思。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如今既然已经是韩信麾下的将领,凡事自然就要多为其考虑。若是得到蒯彻的帮助,韩信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听到李左车这么一说,韩信顿时一阵阵的激动,当真是天助我也,这个蒯彻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出来的人才。也许在别的诸侯眼中,蒯彻不过是一个自视清高的才学之士罢了,但是对韩信而言简直就是个宝贝。
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有才学有谋略,关键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效忠之人,而自己正好缺乏一个帮助谋划周全的谋主。可以说是正好合适,即便是那蒯彻眼光很高,韩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打动他。因为自己可以给他足够的空间,放他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智谋略。想必他不会拒绝吧?韩信心中暗自猜测着。
最后才问道:“李将军,这位蒯彻先生现在何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打听到这位大才的下落,韩信已经认定他就是自己需要的谋主了!
{宜搜小说www.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