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开始闹腾了(1 / 2)
西婆罗洲危机持续,欧洲报纸大肆渲染东印度战争时,日美两国也纷纷向南京派出特使询问根由。
与此同时,由三艘强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组成的大英帝国远东舰队抵达西婆罗洲外海,面对海上冲突爆发概率极大的情况,已经上了贼船的程壁光不得不硬着头皮下令第二舰队(外称南洋舰队)全体出动,但暂缓将后续210名陆战队士兵送上岸。同时还将第一舰队的2艘台湾岛级重巡洋舰抽调南下,顿时整个南中国海都被锃亮森寒的炮口覆盖。
如此大的海军调动瞒不过无孔不入的记者,国内报纸纷纷开始报道西婆罗洲暴动,不仅贴出照片还刻意渲染当年的兰芳惨剧,甚至还找到当年惨案亲历者讲述南洋华人的血泪史。由于满清时期宣传不足,兰芳惨剧在国内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当报纸铺天盖地翻老账时,整个中国都被烫了下!很多人才知道,在南洋,在西婆罗洲居然有十几万兄弟姐妹被荷兰殖民者和他们的走狗当猪狗宰杀!
报纸出版的当天下午,数万上海学生云集荷兰驻上海领事馆前举行示威游行,紧接着北京、南京、广州、武汉等地学生也都举行大游行,声援海军谴责荷兰暴行,要求捉拿凶手......西婆罗洲局势再次恶化!
兰芳惨案的真相很快被欧洲转载。很多人这时才知道当年荷兰在西婆罗洲的血腥手段是多么残酷。当然,他们也只是表面谴责一下罢了。毕竟大家都需要东印度的橡胶、香料和低廉资源。但荷兰和英国万万没想到,莫斯科的gc国际居然也来插一腿。最著名的苏维埃喉舌《真理报》发表连篇评论。从兰芳惨案到殖民者挑动南洋民族仇恨,再到最后的西婆罗洲危机等等都大写特写曝光无数,强烈抨击资本主义的掠夺嘴脸,表示要帮助南洋地区所有民族实现。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无数双目光都开始寻找解决危机的钥匙人物,可杨副总统阁下却似乎完全不知晓外界发生了什么。与全国各地赶来的航空业精英们云集蕴华飞机厂一连数天,讨论技术畅谈航空未来。
这可把从南京赶来的陆征祥急的直跺脚,又不敢打搅里面的现场小会议,只得拉住宋子清和蒋方震:“两位。这个还要多久?副总统要是再不出来......我都不敢回南京了。”
他这位外交部长压力很大,此次英国态度坚决出乎预料,所以非常着急。宋子清看看和上百位华人航空专家有说有笑的杨秋,只好拍拍他安慰两句,推门走进保卫森严的发动机试验车间。杨秋正在询问新发动机情况,见他进来就知道想说什么,做了个阻止的手势后问道:“专利和名字都注册了吗?”
“四年前就已经抢注了全部专利。”
周厚坤非常激动,因为他们不仅实现了全金属单翼飞机上天的梦想,还实现了杨秋当年的设想,完成了重叠式星型发动机的研制并一举将发动机提升至750马力!成为目前世界最大马力的风冷航空发动机。所以大家完全能想象得到。当各国的星型发动机面临壁垒后,光这个将两台发动机重叠的设计专利能为公司带来多么丰厚的回报。
巴玉藻和大多数蒙古汉子一样,憨直爽朗,他觉得能这么快突破全要归功于杨秋五年前的建议,也因为杨秋赴欧访问后带回的数万洋技工帮助突破精密加工困难的壁垒,所以憨笑着把功劳往外推:“以前那种单层星型发动机叫野马,现在这个我们叫它叫双野马。呵呵......其实副总统您的功劳最大,若非当年的提示和设计图,我们也想不到能将两台机器重叠起来。”
“双野马。不错。”
杨秋很高兴,有了这个就等于见到c47的影子,将来有急事也不必搭乘危险地双翼木头架子,倒是野马战斗机这个名字因为不能重叠无法抢注有些可惜。但相比可惜,他更好奇美国普惠公司丢失拥有重叠专利后,会不会一气之下去搞“三黄蜂”“四黄蜂”呢?要知道双野马专利非常重要,毕竟现在不是践踏各项国际公约的战争时期,美国即使不想遵守也要做做样子。道理很简单,美国如果仿冒双野马专利,中国自然能盗版通用、梅林等大公司的专利权,从今年双方互相购买专利数量看,美国反而不合算。
或许用不了多久,遇上动力壁垒的普惠公司代表就要来谈判了。所以他现在更关心发动机是否具备大规模制造能力,问道:“工程制造准备的怎么样了?新技术如果不能尽快转化为产品,人家迟早会超过你们。”
周厚坤和大家真的很庆幸能遇上懂技术,还如此关心航空等高科技的国家领导人,插嘴道:“副总统请放心,全部制造流程都已经完善,我们还和自动化实验室一起研制专门的流水线设备。只有精密铸造和材料几个方面还不足,前者有洋师傅传授后我们自己的技工提高很快,最多再有2年就能完全依靠自己。后者比较困难,基础材料技术研究并不多困难,却需要大量资金、众多学校实验室一起参与进来,需要时间积累。但您放心,我们正在一点点攻克!”
既然把话说开后巴玉藻也壮着胆子,面对王助等全国航空精英们深吸口气:“副总统,我和朋西还商量,我们,我们.......我们想收购信阳飞机制造厂!”
“收购信阳厂?”
别说杨秋,王助等人也被两人的大胆想法弄楞了。但片刻后就明白过来。信阳飞机制造厂是国有企业,里面不仅有两台6000吨模压机。还有大量设备和政府花十年培养起来的几千初中级技工!如果能兼并成功,加上双野马发动机技术。就能立刻成为媲美甚至超越重庆的航空制造企业。
有胆魄!以民营兼并国有!无论成功与否都将被载入中国共商发展史册!
“这里当做发动机研制和制造中心,信阳是航空制造中心,把两家的资源结合起来......是不是这样想的?”不等回答,杨秋加重语气鼓励道:“信阳是中央投资企业,你可以用技术和这家厂融资收购,银行信贷你们自己想办法。其余嚼舌头的事情我来帮你们挡!但有句话要说在前面,政府要2成股份,毕竟这里面涉及军用保密,我们还要保证工人利益。”
巴玉藻和周厚坤本来只想试试。毕竟信阳是全国有数的中央国有企业,卖给私人有倒卖国家资产嫌疑,却没想杨秋居然一口答应!还准备帮他们挡住外界质疑!这需要何等魄力!两人高兴的连道谢都忘记了。到是杨秋不觉得有多伟大,突发奇想大笑道:“对了,我给你们起个新名字怎么样?空中客车,如何?”
别说叫空中客车,就算叫地府特快都行啊!
两人忙不迭点头称好,反倒是王助这些其它厂和实验室的技术专家脸色不好。“是不是怕了?怕是好事,只有竞争才能有动力!”杨秋见状呵呵一笑,突然向后面招招手:“行文。”
召唤中。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陆军少校拎着黑色公文包快步走来。如果有心会能发现公文包和他的手腕被一根细线连在一起。这些年大家都知道杨秋身边有位如同影子般不离不弃的神秘军官,但外界都以为是贴身保镖,所以没有太在意这位身材高大却一脸死板的少校。
少校打开包从里面拿出两份厚厚的资料后,又退到人群外神色警惕。
杨秋把其中一份交给王助,另一份交给国有沈阳飞机厂首席工程师宗磊。他是西南时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也是继周厚坤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航空工程硕士生的华人学生,欧战后还在寇蒂斯公司和德国bmw公司总计实习4年才回过。
宗磊拿到的其实就是英国梅林水冷发动机图纸,但沈阳的水冷发动机技术并不好,所以他立刻想到与全国技术最强最大的汉阳集团发动机公司合作。而王助拿到的东西可就非常非常奇特了。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