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3 郭台铭(求订阅!)(2 / 2)
君悦饭店一间古色古香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的商务洽谈室,宋辰和郭台铭盘膝坐在软垫上,二三十公分的几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紫砂壶,虽然不知是否是古董,但还是让宋辰油然生出一股想要购买的。
不喝拿来观赏也好!
“……ipod工艺材料、模具模型、零件供应商基本已经定型!基于良好的责任感,辰星科技的ipod团队正针对供应商提供的原型机进行第二次设计!”
“二次设计?”
郭台铭微微一愣,只觉得宋辰的钱似乎多到烧手,因为这样重复的修稿定型是需要增加非常可观的额外成本,这对于一家新生的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长子。
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
1975年,红海塑料有限公司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
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1988年,鸿海科技在鹏城设立第一家代工厂,当时员工不足百人,后来拿到更大的一块地,渐渐发展成占地近3900亩地的龙华科技园区。
12年之后,鸿海科技和郭台铭已经拥有职工3万多人,是鹏城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代工巨头和出口企业。ipod交由鸿海科技代工即是必然的商业选择,也是宋辰和法德尔深思熟虑的产物。
因为鸿海科技即是代工巨头,同样也是个消费性电子机构件的供应商!
辰星科技毕竟是名不经传的新公司,虽然因为宋辰拥有不错的曝光率。但首批生产多少订单,辰星科技首席执行官托尼?法德尔其实心里也没底,反倒是外行人宋辰力排众议,预备在ipod投产的时候向零件供应商采购十一万套零件,这让托尼?法德尔,马修?巴科维亚以及美国辰星控股的高层震惊不已。
因为辰星科技需要专心一志的研发产品,财务暂时由美国总部直接管辖,安德鲁?弗瑞曼给宋辰算了一笔账:每部ipod的成本是每部180美元,辰星科技至少要定价250美元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若是ipod销售失败,生产性支出的2000余万美元将出现严重亏损,更可怕的是辰星科技渠道的建设为零,这意味着在ipod还没有获得收益之前,渠道的建设费用甚至超过了生产所需的成本!
即便安德鲁?弗瑞曼委婉劝解,宋辰依然坚硬如铁!
对他来说,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市场的先机!乔布斯是个天才,但有时候天才的营销方案能胜过创意本身,更何况ipod的外观甚至还超过了原来历史上的第一代苹果ipod,让眼光挑剔苛刻的宋辰也感到满意,若非屏幕不是触摸屏,宋辰甚至要“高呼”完美。
这样的产品,在一片空白的市场没有理由不会形成火热的市场氛围!
正因为如此,鸿海科技的郭台铭才会对宋辰主动送上门来的订单大为惊奇,郭台铭甚至在正月里头还邀请宋辰前往台湾亲自面谈。对他来说,宋辰的发家史就像一个妙不可言的传奇,一举一动都充满某种巧合,却又带着深思熟虑的超卓远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宜搜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