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始乱(三)(2 / 2)
卢嵇强忍着肩胛的痛感扯出一抹笑容,迎声道。
“如此,干!”
“干!”
明月倒悬,漆空如暮。
节度使府内宅的一间密室内,安禄山正愁眉紧锁的听着一人的分析。
“如今之势,对大帅极为危险。起初只是奸相杨国忠与那无知小儿太子亨对您心存忌惮,但不知怎的最近河北道、河东道乃至京畿道都流传起一首青谶歌。此歌一出,便连那终日不早朝的糊涂皇帝也心中不安了。”
说话的这人身着一袭暗灰色直裾身衣,下颌蓄着三寸短髯,远远看来神情俊雅,气度不凡。若是手中再配上一面羽扇,怕真能与那作出隆中对的一代名相诸葛孔明比上一比了。
这人便是安禄山麾下的首席军师——严庄。(注1)
平常待下属极为暴戾的安禄山对他却极为恭敬,只点了点头道:“严先生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如今契丹人的马匹还没有运送到,我若是贸然起事,不知有上几成胜算?”
一向杀伐果断的安禄山遇到造反这等大事一时也是犹豫不堪。在他看来,此时还没有到举起反旗的最佳时刻,虽然他准备谋划此事已近十年,但最重要的一环——战马还存在隐患,现在起事多少有些仓促。
严庄却是摆了摆手笑道:“大帅不必忧心,契丹人那里不过是为了借机揩些油水,他们也知道自己不是大帅的对手。若真将大帅逼得急了,大帅一声令下,幽州二十万铁骑还不得把他契丹王庭的牙帐踏成破布?”
“嗯,那倒也是!”安禄山听到这里心下稍定,严庄说的不错,契丹人现在还没有公然叫板自己的资本。这些草原胡族心中从来没有什么道义的观点,自然不会心向大唐朝廷,他们要的无非就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罢了。
“所以,以某之间,不出七日,契丹人定然会将战马送到范阳城来。”严庄微微颌首笑道:“至于胜算嘛,如今天下兵力十有其四握在大帅手里,他李三郎手中能掌控的兵力怕都不到两成,还都是些残兵败将,以大帅的英武,该有几成?”
“哈哈,说的好,说的好!”安禄山拍着大腿笑道:“是啊,都说这李三郎是堪比尧舜的圣明君主,依我看啊他就是个糊涂到不能再糊涂的糊涂蛋!大唐的半数兵力掌握在我安某人的手里,竟然到此时才察觉出不对,哈哈,晚了,晚了!”
严庄点头道:“谁说不是呢,这皇帝老子的位席就是个温柔冢,呆的久了再圣明的人也得变得痴愚了。不过大帅,有一事却是比较麻烦。世子如今在长安,若是您起兵反唐,世子那里恐怕不易脱身啊。”
安禄山闻言皱了皱眉道:“庆宗那里确实有些麻烦,当初就不该听由皇帝老儿的话,叫庆宗入长安作质。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若是我现在召庆宗回范阳,岂不是会引起那昏君的怀疑?”
严庄心中一沉道:“如此,世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安禄山已是不耐,挥了挥手道:“他安庆宗既然是我安禄山的儿子,就该承担这份责任。等到我起兵之时,他若是能逃出长安自是最好。若是逃不出”
安禄山微顿了顿,一狠心咬牙道:“若是他逃不出那便是命。不过到时我破了长安城一定会替他报仇,屠光李唐的宗室!”
安禄山的目光甚是阴冷,语调更是寒气十足。便是一向和他处惯了的严庄都没来由的打了个寒战,苦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帅这般决断定然能够夺得帝位。”
稍稍一顿,严庄接道:“既然大帅已经下了决心,就要早作谋划。以严某之见,不如先借着换防的名义抽调出精锐向南部署。”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安禄山点了点头,扣了扣手指道:“至于那个钦差嘛”
“钦差卢嵇是奸相杨国忠的爪牙,而杨国忠蛊惑天子霍乱朝纲,大帅顺应天意,起兵清君侧,那这钦差当然杀得!”
严庄伸出右手在脖颈处做了个杀头的姿势,冷冷接道。
“既然他李隆基不仁,就休怪我安禄山不义!安某人就还不信了,这江山是能者得之,凭什么就由他李家人一直坐下去?”
安禄山紧紧握紧了拳头,面色如冰
注1:严庄:唐朝节度使安禄山的军师,公元757年正月初,燕朝的中书侍郎严庄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内侍宦官李猪儿勾结,诛杀安禄山;安庆绪登基后,任丞相,独揽大权。后归顺唐朝,任司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