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笙歌(三)(1 / 2)
更新时间:2013-01-21
跃马、弯弓、搭弦、射箭。
一气呵成的动作,虽称不上矫捷,倒也还算的上灵便。
望着那微微佝偻的背影,李括感受到一股直面而来的震撼。少年不敢相信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完成的,虽然这个老人是富有四海的皇帝。
生在大唐最繁盛的时代,少年对这位比肩太宗文皇帝的圣明帝王的丰功伟绩自然有所了解。只是长安百姓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显然不具备什么震撼人心的效力。从临湖二十三巷中不迭兜售叫卖的摊贩到西市中结队寻求雇主的力棒,都只不过把它当做平淡生活加入的一抹辛辣的作料。为的只是激起心灵之湖的一丝波澜,证明自己这个卑微的生命还活着,还未被世界遗忘。
探听皇帝陛下事迹的人,多半是劳作累了的苦哈哈。他们寻到茶馆的长凳坐下,一边捧起碗粗茶灌入口中,一边赞一句圣上英明,四海承平。而这之后,该寻花问柳的寻花问柳、该赚钱糊口的赚钱糊口,说到底,他们找寻的终归还是属于自己的生活。
而这直面的震撼,发乎于肺腑,止乎于心脾。大唐帝国最尊贵的男人纵马挽缰,无言的与命运进行着寻常百姓看来无关痛痒的抗争,为的难道只是一句‘陛下英武’?
皇帝陛下今日的举动,使李括彻底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即便尊贵如天子,亦要不停的与命争,与天争?
有时人生就像登山,不攀到山顶永远不会知道山下的风景,而山道选择的不同,则决定了攀登的难易程度。欲想拨云见日、洞悉世事只有一步步的朝峰顶挪去,而行在半山腰的旅人无疑是最为痛苦的。
退,之前的努力则尽数而废;进,却不知道路在何方,途在何处。
但若不攀到峰顶,这吃人的世道会不会顷刻间将自己这卑微的生灵吞噬?不是连皇帝陛下,这伫立在峰顶的尊贵人物都还在奋力与命运抗争吗?
“李将军,李将军!”高德伦拽住李括的袍袖,摇了两摇才将少年从冥想中摇醒。
“李将军,该您比箭了。”高德伦冲李括挤了挤眼,和声款款。
“哦。”李括点了点头,遂转过身冲李隆基一抱拳:“如此,臣便献丑了!”
因为入宫时不能携带兵刃,李括并没有带来自己熟悉的那张黑弓。少年向宫中禁卫讨要了一张三石左右的硬弓,试了试张力觉的还算趁手。
第一箭和第二箭没有什么难度,李括轻松的完成了。现在全校场的人都围拢近前,等着李将军射这第三箭。此箭一出,高下立现!
少年从勋卫手中接过马缰,一个纵跃便翻上了马背。虽然此马灵性不及清风,但毕竟也是宫中驯养的御马,脚力自然不会太差。
李括用力夹-紧马腹,将身体的气力都收束到双手上。少年从胡禄中抽出一支箭矢,逐渐发力将弓弦拉满,一声爆喝随即将箭矢射了出去。只是他这箭射的弧度过高,虽然下坠的时间延长,箭矢的力度却是大打折扣。果不其然,当少年纵骑赶到金钱眼下时,箭矢才临至。麻绳随着箭矢微颤了颤才脱了丝,断了线。李括从容的接到跌下的金钱眼,拨转马身返回了出发处。
“回禀陛下,臣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