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塞(六)(1 / 2)
更新时间:2012-11-29
“都跟上点,跟上点!”
关瑜元催马赶到商队中部,高声呼喝着。
进了上邽城,大伙就能洗个热水澡,好好缓缓连日旅途的疲乏。昨夜与马贼一战,可是耗尽了众人最后的体力。朱雀团的军爷们奋勇杀贼,守护了众人的周全。商贾贩子们也没闲着,打扫战场,看管俘虏,哪样不要熬神费心?多亏了校尉李大人,念着众人劳苦,吩咐将俘获的马贼穿成一串,交由亲兵队看管。众人这才落了片刻清闲,加快了脚程,赶在入夜前抵达上邽。
上邽自古便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右接关内、左承河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朝廷常年派重兵驻守于此,渐渐倚其为京畿门户。上邽亦是商业重镇,由于恰在丝绸之路的咽喉,南来北往的行商们大都要经过此地。不论是从极西之地跋涉而来的拂菻人(注1),还是河中的九姓胡人(注2),在翻过皑皑雪山,穿越茫茫戈壁后,都会在此歇歇脚,休整一番。而从西京行来的商队,无论是西进凉州,折而北上贩货于漠北,还是越过玉门关,去往安西碰运气,都要在这儿补给淡水干粮。
长此以往,这儿便渐渐繁荣起来,成为了一座承西启东的中转站,颇为昌盛热闹。
“都排好队,跟紧了。一会进城的时候别争抢,官府兵爷们保不准得检查!”关瑜元擦了擦额角的汗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
众商贩排成一条长龙,在朱雀团兵勇们的护卫下来到了城门口。
上邽城为秦州(注3)治所,完全仿建西京长安,只是在规制上略有缩减。全城开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首城门唤为仁泰,门洞甚为宽广,可容纳三辆马车同时进出。守门官叫吴安国,此刻他正微闭着双目,闲坐在城门前哼着小曲。城门大启,一队守门兵丁正在对进城百姓例行检查。这日子真他娘的悠闲,一天赖在城门口喝喝小酒,哼哼小曲,顺带着收点孝敬的岁钱。至于官职升迁、封爵邑侯在他吴安国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官职再大还能大过长安城中那位圣明天子?做人活得轻松一点多好,人啊要知足,知足者长乐不是吗?
“吴头儿,那边来了一支商队,旁边还跟着一支军队!咱是收还是不收?”一个兵卒小跑到吴安国身侧,低声问道。
“嗯?”吴安国缓缓睁开眼睛,瞥了一眼远处的商队,轻哼一声。“收,为啥不收。到了老子这儿,就得守老子定下的规矩!”
“哎!”那兵卒朗声应下,几步小跑到木障前侧探了探头,冲商队前的骑马军官喝道:
“我们家校尉大人有令,来者速速下马接受检查!”
窦青勒了勒战马,向前探了半个马身,冲那兵卒拱手道:“我们是河西神策军,奉命护送一支商队前往凉州。还望这位弟兄开障放行!”
那兵卒皱了皱眉,嚷道:“少废话,赶紧下马接受检查。你们手里拿着那么多兵器,难不成想造反吗?”
“你!”窦青见他态度蛮横,心中亦是来了气,正欲发作,却被李括拉住了衣角。
神策军此行真正的目的是运送一批军械前往河西军中,此事是为机密,自然不能走漏风声。
“把兵部文书给他们看,叫他们去卡放行!”李括却决不能接受检查,他需要秘密将军械送至河西军中。这里人多且杂,保不准就会泄露了军情机密。
窦青点了点头翻身下马,步行至木障前,从怀中掏出一册文书交予了那兵卒。
“吴头儿,这有一份兵部的文书通牒!”那兵卒不敢怠慢,扯着嗓子喊道,仿佛他稍稍惜力,一旁养神的校尉大人便听将不见。
“什么文书,给老子看看!”吴安国一个打挺站将起来,几步上前,没好气将文书扯过去。
“嗯,有兵部的官印,应该没假。这年头,军队竟然给商贾做起镖了,他奶奶的!”吴安国小声嘟囔着,一笔数额不小的孝敬就这么飞了,他自是胸中有气。可是人家有兵部批复的文书,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放行!”
“哎,哎还等什么,把木障移开,蠢头蠢脑的!”那兵卒扯着嗓子喝骂着身旁的两个新兵,将心中邪乎倾泻而出。
那两名新兵却无处泻火,只得耷拉着脑袋将木障移开,侍立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