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小说 > 大穿越时代 > 第一百二十六章、南印度洋追击战(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南印度洋追击战(下)(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重返大隋 次元钓客 阴谋超级大 三国之远征 基因武道(永恒武道) 吾为主神 黑暗时代 陆总,太太又拿离婚协议找你签字了 都市至尊魔医 粉色暴雨

当然,在实战之中,大和级战列舰的运气通常没那么好。而且到了二战后期,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各国飞机陆续装上了电台,编队也越来越分散了。此外,这种含有大量易燃化学品的三式对空弹,装在大型战舰上还是个危险源,由于日本人的军工技术水平不过关,这种三式对空弹的性能非常不稳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跟“威力巨大之氧气鱼雷”差不多一个德行——但如果真的打准了,那么效果也是惊人的。

——依靠战术电脑的精确计算,三枚巨弹呼啸着飞出炮口,穿过一千米的低云,在大气层中划了一个弯度很大的弧形弹道,准确地在来袭的美机编队中爆炸开来,化成无数细碎的弹片,在空中形成三个巨大的倒碗形流星烟花,散布到广大的空间,一瞬间就干掉了整整一打十二架复仇者式鱼雷机……

当460毫米主炮射出两次三式对空弹之后,损失惨重的美军战机终于抵达了大和号战列舰的上空,更加激烈的海空决战顿时爆发——大和号的所有高射炮同时齐射,组成了三层密不透风的可怕弹幕;护航的两艘魔改版岛风级驱逐舰,也朝着敌机逼近的航线,使用大口径高炮发射着炮火,构筑了两道火力带,以驱赶这些空中的死神。密集的高射炮弹在半空中爆发出一片片炙热的金属弹片云,编织着名为死亡的致命罗网,将进入这个区域的美军飞机一架架击落。但哪怕是已经看到了许多同僚有去无回,但杀红了眼的美军海盗式攻击机,还是前赴后继地轮番杀来扫射和投弹,让大和号四周的海面上不断腾起一道道醒目的水柱

如果是在平常情况下,侵蚀了大和号的舰娘苏菲早已接管自动化防空系统,以绝不出错的准确率,将一批批杀来的美军战机尽数打爆了。然而,如今舰娘苏菲的本体,俄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却在列宁格勒的核爆之中不幸受到波及,舰娘苏菲的灵魂也随之遭遇重创,各种超自然能力暂时瘫痪,迄今尚未完全恢复。

于是,这场爆发在印度洋上的海空大战,就只能依靠舰上的菜鸟女水兵们自由发挥……结果由于防空训练不足的原因,很快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测距不准,动作脱节,弹药供给时断时续,还有高射炮弹上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也被美军轰炸机上的大功率干扰设备所影响,纷纷在距离敌机很远的位置爆炸……明明天空中布满了飞机,似乎向哪个方向射击都会打中一架的,然而不管舰上的水兵们怎么疯狂射击,战绩还是比预想中少得多。如同一只凶猛的野牛在与蜂群作战,不管它如何咆哮,如何冲撞,也拿这些小小的胡蜂没辙。

利用这一切混乱所导致的空隙,五架复仇者式鱼雷机终于突破了大和号的远程火网,从各个高度和角度逼近“大和”号战列舰,投下了第一批空投鱼雷——在这个时候,依靠战术电脑的辅助,“大和”舰的观测兵倒是准确地立刻报出了美国鱼雷的航速和航向。而南里香舰长也沉着地指挥“大和”号躲开了第一波鱼雷的攻击。但问题是,战舰的闪避机动,在相当程度上进一步影响了防空炮火的发挥,于是,一个中队的“考尔西亚”式俯冲轰炸机立刻气势汹汹地迎面扑来,并且在被击落之前准确地投下了重磅炸弹。

霎时间,巨大而猛烈的爆炸,一下子撕裂了大和号的船尾后甲板,使全舰都受到了剧烈的震撼。破裂的钢铁和木头残片漫天飞舞,在甲板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大和号的船员们只得冒险冲出舱室,狼狈地使用高压水龙灭火,并且把炸得支离破碎的水上飞机推进海里,才勉强遏止了火灾的进一步蔓延。

区区一枚炸弹的命中,从理论上说并不影响大和号的防御力。而且,作为回敬,“大和”舰的高射炮也把三架“考尔西亚”式俯冲轰炸机打得粉碎。之后又有一架倒霉的海盗式攻击机,被发了狂的南里香舰长亲自操作单兵防空导弹给打了下来。但是,在这一成果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美军攻击机群倾巢而出,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冒死一拥而上扎进火网,对大和号猛扑而来——“海盗”式攻击机、“考尔西亚”式俯冲轰炸机和复仇者式鱼雷机,就连笨重的四引擎b-24重型轰炸机都来凑热闹。大和号战列舰艰难地扭动着庞大的身躯,躲避着如同雨点一般落下的炸弹,很快就被连续近失两弹,船舷出现渗水现象。

而负责护航的两艘岛风级驱逐舰,则更加倒霉,它们精密而脆弱的高温高压锅炉系统,原本就非常容易出故障。到了状况恶劣的战时状态,更是全都掉了链子——由于锅炉被炸伤引发爆裂,两舰相继抛锚停机,然后在美军攻击机的围杀之下,相继爆炸起火沉没,只剩下大和号还在海面上孤零零地逃亡和挣扎。

再接下来,最危险的时刻终于降临——当大和号一边焦头烂额地应付着漫天的敌机空袭,一边以最大战速向着东方亡命狂奔的时候,却不幸地撞到了一艘英军潜艇的枪口上……连天的炮火很明显地影响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当观测兵发出“鱼雷四枚,左舷,赶快躲避!”的尖叫之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满头冷汗的南里香舰长从舰桥上望去,只见四条鱼雷航迹象四条高速行进的金枪鱼,直逼“大和”舰的左舷!尽管她立刻冒险打了一个左满舵,玩了一把海上漂移,但最终还是挨了一枚鱼雷……只听得“轰”地一声,超过一半的船员几乎被抛起来,然后摔倒在地上。没等她们爬起来,又有两枚五百公斤重磅炸弹先后命中了前甲板的一号炮塔,虽然没能凿开炮塔的顶部装甲,但却震坏了传动机械,使得其再也无法发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和号舰上冒出了越来越多的浓烟,损管队员来回奔走依然扑救不及。而高射炮的火网也被炸出了缺口,使得中弹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南里香舰长拿出了在这个时代堪称黑科技的单兵防空导弹,像打鸟一样让一架架敌机凌空爆炸。但是在铺天盖地而来的美军机群面前,依然有着寡不敌众的危险。

事实上,此时的大和号早已跑出了美军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但近来屡战屡败,急需一场胜利提振士气的美军已经下定决心,宁可让所有的飞机一去不复返,飞行员随便找个地方跳伞泡在海水里等救援,也要在印度洋把大和号给打沉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海空大战打下来,美军前后损失各类战机一百五十多架,还有三百多架飞机耗尽燃油坠落,飞行员跳伞坠海。但大和号也连续被命中了五枚鱼雷、十一枚航弹,船身进水三千五百多吨,两个主炮炮塔受损无法开火,舰体倾斜达十三度,航速下降到了十六节。

幸好,此时的印度洋上已经夜幕降临,而马尔代夫的美军作战飞机也已经基本耗尽。偏偏此时的飞机还没有夜间对舰作战能力,只能坐视煮熟的鸭子再次飞走,眼睁睁地看着重创的大和舰蹒跚远去。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和号甲板上的火焰终于被扑灭。冒着烟的救生艇残骸也被丢到大海里,只有歪七扭八的被撕裂的钢板张着鲨鱼牙一样的裂口,倾斜的舱室走道上粘满了油污和鲜血……自从离开丧尸末世之后,已经许久未曾经受此等残酷考验的南里香,见状不由得忧愁地叹了口气。

——根据参谋们的分析和后方的无线电指示,此时的大和号依然没有真正脱离危险。因为虽然已经脱离了美军岸基飞机的攻击范围,但接下来还需要至少一天时间,才能进入己方的岸基有效防空范围之内,得到本国飞机的空中掩护。如果之前一直被大和号追击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趁机掉头杀过来,那么以对方的航速和火力,还有大和号如今半死不活的惨样,在常规炮战之中失败沉没的可能性,恐怕要超过九成。

不过,一直到大和号完全脱离险境,与前来救援的己方驱逐舰会合,声望号也没有再次出现……

※※※※※※※※※※※※※※※※※※※※※※※※

虽然从天空中交错繁杂的无线电波之中,声望号上的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司令弗雷泽上将,早已知道了大和号被美国飞机围攻到重创的惨状。但至始至终,他都根本没有试图过转舵杀一个回马枪,而是在依靠美国岸基航空兵的帮助,摆脱了大和号战列舰的追击之后,就毫不恋战地直接冲进了肯尼亚的蒙巴萨港。

——在弗雷泽上将看来,既然大英帝国无论如何都已经只能告别印度洋,再也不会与日本人继续为敌,那么保全实力远比取得胜利更重要。哪怕击沉了大和号,真正能够得到好处的也只有美国人而已。而若是失去了声望号,那么如今迁居圭亚那的大英帝国流亡政府,就连一艘主力舰都没有了——在如今这个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的残酷时代,无论处境多么屈辱和艰难,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也绝对不能沦为纸上的空气舰队。

于是,弗雷泽海军上将顶着岸上驻非美军的嘲笑和谩骂,在蒙巴萨港滞留和休整了一段时间,陆续汇集了一批从东方逃过来的辅助舰艇和民用船只,还有乘坐邮轮抵达的蒙巴顿总督和温盖特陆军上将,以及撤出新加坡和印度的一万多英军,然后带着它们继续南下,途经桑给巴尔、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和德班港,最后终于在九月初的时候,带领一支庞大的难民船团抵达了南非的开普敦。

按照弗雷泽上将和蒙巴顿总督事先商量的计划,他们应该在开普敦稍事休整之后就横渡大西洋,前往圭亚那殖民地,跟流亡之中的丘吉尔内阁政府汇合……然而,这一计划终究还是成了泡影。

——这支七拼八凑、缺乏武装的大杂烩船队刚刚抵达开普敦,就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南非士兵以检疫为名突袭和缴械,然后,还有一名态度傲慢的布尔人使者,前来向弗雷泽上将劝降:“……我代表南非联邦政府宣布,声望号已经成为我国财产,同时诚挚地邀请您和您的部下,加入新成立的南部非洲共同体海军……”

对此,皇家海军东方舰队司令弗雷泽上将先是愣了半响,随即便是浑身颤抖,热泪盈眶,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他曾经为之浴血奋战了半辈子的大英帝国,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与他为伴数年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也将要降下代表昔日光辉的米字旗,永远地沦为“非洲战神”的存在……

——在三战爆发的半年之后,大英帝国的军事力量,终于彻底退出了世界大战的竞技场……(未完待续。)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之灭绝 遗世浮尘梦 末世逆旅 黑暗时代 吾为主神 阴谋超级大 次元钓客 大穿越时代 万界游戏者 带着主角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