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世事(2 / 2)
而后在韩江所布置的暗哨处,韩冬又有所发现,现场遗留的那第三道血迹,正是暗哨死亡之后,被人泄愤以沉重兵器击中而留下。
这件兵器所留下的印迹,与普通兵器区别太大,只要有心,自然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
而韩冬就在前几天,亲身体验过这柄兵器的威力。见到这柄武器所留的痕迹,可以预见金大师也出现在了此地,并能够推测出其所为何来。
正如先前所想,以金萱儿来威胁此人,这种事情韩冬做不出来。而以金大师来威胁薛擒虎,以薛擒虎极为功利的心态,只怕并无太大用处。
韩冬这才使出武道宗师在武功及心灵修为上强悍的一面。“力”与“巧”充分结合,先是一刀擒获金大师,而后三问之下,又将此人心防攻破,总算有了些收获。
将血杀堡设为战场,实际上是韩冬在寻踪到这条狭窄山路时,发觉这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才有意挑选而出。
而眼前这场战局,正是韩冬躺在马车上,随手写下“薛擒虎必反”五个字起,就已敲定。
要知魏国之内,已成两大巨头并立之势。国主韩澈携正溯之力,意气风发,鼎故革新,欲大展宏图。正是收权聚力之时,决不会容忍国内另有势力,与其分庭抗礼。
薛擒虎则是借灭国及立国之功,在魏**中羽翼丰满,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加之此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也不会甘心雌伏。
韩澈的心思,局外之人或许不会明白。但局内之人,却并不难猜。这韩澈与薛擒虎这两人都身在局中,各自所想互相都能明白。
汉王刘秀发出针对薛擒虎的追杀令只是诱因而已。权利倾轧,两人之间的矛盾迟早都会爆发。
韩澈所想不外乎借此机会,自己独掌魏国全局。而薛擒虎本就不愿屈居人下,一直在夏州各国搅风搅雨,为其趁势而起的野心做着准备。
揭开两人之间好似还有些君臣情分的面纱,只不过是因为两人都还未曾完全准备停当而已。只要有一方做好了准备,两人之间的平衡打破,只会是兵戎相见。
世上有许多事情,在无人揭晓之时,局中人都会有所顾忌,装着不知。
而韩澈与薛擒虎之间的情形也正是如此。
韩澈就算明知薛擒虎野心勃勃,也还在人前做出一副全力维护之举。
而薛擒虎也明知韩澈不满自己已久,鸟尽弓藏之心更甚,但在人前依然一副俯首听命之状。
韩冬随手所书那张纸条,就是一件打破两人之间平衡的道具。
这张纸条不管是被哪方势力截获,手下之人为防有变,都必然会有先下手为强之心,从而抢先有所举动。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事情只是在这震原城被引发,看似不会决定魏国大势的走向。但衍变之下,只怕整个魏国都会被波及。
双方之间必需要尽快达成另一个平衡,这才能顾得上其他之事。而这种新的平衡只能通过战争来实现。这也是自有人类以来,就颠扑不破的真理。
而使魏国内乱,韩冬也算为越轩复国,减小了几分阻力。
到时候大幕开启,薛擒虎自然只能以此事为重,从而放松对韩冬的关注。
对韩冬来说,等两方准备好之后,再来发动此局,不如让双方在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发动。这样的过程及结果,规模总是会小上一些,也会容易控制一些。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场漩涡虽以震原城为中心,但必然会将离此不远的两支商队,及韩江手下的军士,也一并波及进去。
身在其中的韩冬所做的,就是需要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或者说,需要选择在什么地方,迎接这场自己策划而来的战争。
但人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面对将要到来,甚至是自己引发的杀戮,韩冬依然有颗恻隐之心。
布下此番杀局,提前引发魏国必然会爆发的矛盾,流血必不可少。但韩冬内心却还是希望,能尽量减少伤亡。
所以韩冬才会考虑选择战场的问题。这才有韩冬主动要求与韩江一同前往方坡之举。韩冬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哪里适不适合作为战场。
就在韩冬踌躇间,却发现了有比方坡更好的去处。仔细考虑一番之后,他还是将七杀营寨——血杀堡,这处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设为了战场。
韩冬从不小视旁人的智慧。韩澈与薛擒虎之间的矛盾,绝不会只有自己能够猜中。且他们双方手下之中,定然会有人知晓。
或许双方都在暗自积蓄力量,正各自有所算计。
正如韩江等人得知七杀马贼倾巢而出,还会有另外的猜测。但韩冬已然断定,自己手书哪张纸条,应是已被与铁骨箭一般,窥视韩江的七杀所截获。
而从长隆商队查出的内应可知,七杀是属于薛擒虎一系的人马。而七杀全力出击,正说明薛擒虎一方已开始有所行动,营雷应是迟了一步。
但韩冬更不会小看,身为十大名将、龙骧军总领营雷的能力。既然能与薛擒虎并列,那此人在自己的军营之中,哪怕就是被人算计突袭,胜算依然更大。
若是万一马失前蹄,营雷自身性命也应是无忧。那么此处就是韩冬帮其设立的接应之所。到时将会以此为根基,召集营雷分散各处的手下将士,卷土重来。
在韩冬看来,营雷在此经营五年,就是稍有挫折,只要此人不死,薛擒虎一方的势力,在震原城不可能一撮而就。
若是薛擒虎一方失利,以这一方与七杀之间的关系,不管情势如何变化,是遁往薛擒虎处与其汇合,还是留在震原城周围骚扰营雷。可以预知他们也定会借此地休整。
只需分析一下事情发展的各种可能,可以得出方坡是双方必经之地,血杀堡则是双方争锋的焦点所在,这样的一个结论。
既然选择这里作为战场,那么在战场之上争胜的首要之事,就需要所有人等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将士及商队经过周大吴四的梳理,韩冬倒不太担心。但想要留在此地的金大师,却是变数之一。
韩冬就算利用绝对的实力,借助独特的情形,以自己强大无比的心神,在金大师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并且此刻好似已令此人心服口服,但韩冬依然不敢肯定金大师主动留在这里,并无其他心思。
而且韩冬折服此人,只为在救人之时,让对方阵营中有对自己心生亏欠之人,无关其他。
若是在大战之时,己方的阵型之中,突然有一名十大名将层次的高手,反戈一击。这种威胁实在太大,到时造成的伤亡,只怕并不能令人乐观。
虽说以韩冬强大的个人武力,或许并不需要顾忌此人太多。只是韩冬特意选择此处作为战场,本就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
若是因此致使太多无辜之人伤亡,却是事与愿违。与韩冬的初衷背道而驰,反而不美。如果真如此行事,韩冬就成了完全只为一己之私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