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节 老朋友(1 / 2)
未央宫,清凉殿。⊙,
此刻,这个汉天子的夏季避暑寝殿,已经成为了一个贴满了地图的大殿。
在过去一年,汉室的细作以及匈奴内部的内应,几乎耗尽了一切心思去察看和绘制一切河套地区的地理地貌。
现在,汉室基本弄清楚了整个大河套地区匈奴控制区域的详细情况。
虽然可能做不到,像侵华日军那样,连一条山区小路也标上地图。
但主要的河流、湖泊以及山脉和平原,都已经搞清楚了位置,也弄清楚了深浅。
更重要的是,汉室还弄清楚了,匈奴的整个河套防区的虚实。
出乎刘彻的意料之外。
匈奴人将河西走廊的一部分,也划进了河套。
其中,就包括了乌孙的祖居地,昆邪地区,以及休屠部族控制的牧场。
也就是日后汉室的酒泉、朔方、武威等郡。
在现在,是匈奴人默认的河套的一部分。
这或许是出于历史的原因。
在匈奴的崛起过程中,发源于河西的月氏和乌孙,都曾经与其为敌。
甚至,在匈奴的历史上,他们与月氏为了争夺河西进行的战争是最残酷最漫长,同时也最具挑战性的。
经历从冒顿到老上,匈奴人用了两代人的时间,才驱逐了月氏这个大敌。
但是,在广袤的河西走廊上,依然残留着大量的月氏残部。
这就是所谓的小月氏。
这些躲在山沟沟里的小部族,时不时的出来骚扰和掠夺一番。
另外,河西走廊两侧山峦之中的羌人部族,表面上看上去很好欺负。
但实则也很滑头。
这些放羊的部族,也常常会闹出些幺蛾子,让匈奴人难受。
所以,在匈奴人的眼里,河西和河套,基本是一体的。
两地的部族,也常常会互通消息和情报。
甚至会进行联防。
这也是匈奴的特性决定了的。
匈奴帝国的双头鹰政策,由四柱组成。
左右贤王,作为东西方向的大脑,单于庭是神经和中枢,而左右谷蠡王则是匈奴的四肢,左右大将和左右大当户是匈奴人的血管和肌肉。
剩下的部族,组成了匈奴的细胞和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全盛时期的匈奴帝国,能在半年之内,就征调出一支规模超过四十万的骑兵来应对他在任何一个方向遇到的危险。
而在同时,匈奴人有足够广阔和辽阔的战略纵深来适应和反应强敌的攻击。
讲道理的话,幅员数万里的辽阔帝国疆域,足以让匈奴人哪怕放弃了整个幕南,也不会伤筋动骨。
对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在春夏的时候,前往北方,而在秋冬回到南方,这是正常的事情。
但,有一个地方例外。
这就是河套和河西。
河套,自不用说,滂湃的大河,滋润着这个塞上天堂,这里,除了冬天,其他季节不缺青草。
而匈奴也早就学会了在盛夏和秋天晾晒干草和储存草料的技能。
这又不能。
而且也不需要匈奴人自己动手,奴隶们会帮他们完成这些工作。
至于河西
此时的河西,可不是后世的河西。
青藏高原的隆起,虽然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但,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却在河西走廊,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山区降雨。
更重要的是,祁连山脉的隆起和冰川时代遗留下来的强大冰川,年年岁岁,都在为这片热土,提供着永不枯竭的雪水。
后世甘肃最大的内陆河黑河就发源于祁连山脉。
整个祁连山脉上,共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沿着峡谷蜿蜒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