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麻烦(1 / 2)
李再兴无奈,只得敲响了杜甫的房门。
杜甫还没有睡,正坐在书案前沉思,面前摆着一大堆的文稿。见到李再兴,又看看虫娘,吃了一惊:“贤弟,你这是……”
李再兴非常不好意思,把来意说了一遍。虫娘不肯和爱尔麦迪睡,他那边又没有多余的床,只好请杨氏帮着照看一夜。杨氏已经带着孩子杜宗文睡了,听到说话声,连忙披起外衣坐了起来,在里屋说道:“李兄弟,你让孩子进来吧。”
李再兴冲虫娘使了个眼色,虫娘有些不舍的看了他一眼,一步步的挪到门口,又眼巴巴的看着李再兴。李再兴挥挥手道:“虫娘,快去,杜家婶婶是个好人,还有小郎君陪你玩,你会喜欢的。”
虫娘撅着嘴,无可奈何的走了进去。杨氏一看到她,就惊讶的笑了一声:“原来是个蓝眼睛的小胡姬呢,真好看。”
“婶婶也好看。”虫娘乖巧的说道。
把虫娘托付给了杨氏,李再兴松了一口气,看看案上的文稿,笑道:“杜兄这是准备读书?”
“还读什么书啊。”杜甫长叹一声:“年近不惑,一事无成。诗文满箧,衣食无落。我正在想是不是该烧了这些诗文,明天正经找个事做。”
李再兴吓了一跳,杜诗圣今天受刺激了,居然要烧掉诗文?他连忙劝道:“杜兄,这可使不得。这都是你多年的心血啊,怎么能烧掉呢?”
“心血,有什么用?”杜甫落寞的一笑:“外不能扬名,内不能养家,留着有什么用?”
“扬名?你杜兄的诗名还弱了?”
杜甫不好意思的笑道:“贤弟,你看得起我,我非常感激。可是说起诗名,我真的不如你想的那么大。今天酒席上你也看到了,我的诗并不出众。”
李再兴想起杨家酒席上的反应,又想韦应物转达的沈仲昌对杜甫诗的评价,一时倒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在他看来,杜甫当然是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的诗圣,但是今天的表现却让他非常意外。很显然,杜甫在世人眼中的名声和李白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沈仲昌夸他格律工整,却又说他不合时宜,倒真是一语中的。
可是,杜甫后来的确是诗圣啊,而那个沈仲昌却没有历史上留下什么名声。
李再兴想了很久:“杜兄,大丈夫当求万世名,流行的未必能成为经典。那个谁不是说吗,古来圣贤皆寂寞,只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成为千古流芳的圣贤。我觉得你应该坚持下去,总有扬名天下的那一天。至于那些人,你又何必理会他们,他们注定是流萤,连流星都不是,更不配与杜兄比肩。”
杜甫看了李再兴一眼,眉头松弛了些:“贤弟说的是曹子建的诗吧?”
李再兴耸耸肩:“好像是吧,我记不清了。”
杜甫笑了一声,又有些无语。李再兴连曹子建的诗都记不清,可是他随口吟的两首诗却赢得了大名,赢得了郑举举的青睐,以至于郑举举、杨妙儿两位名妓为了他争风吃醋。而他写诗作文三十载,却一事无成,果真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吗?
……
第二天一早,李再兴便起来练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看起来并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却不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
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再兴一样练成高强的武功一样。
练完拳法再练枪,李再兴手持大杆子,在院中来回击刺,动作并不复杂,只是重复的练,一直练到大杆子如同延长的手臂一样,随心应手。
李再兴练拳练枪的时候,爱尔麦迪就在一旁看着。她的腿伤还没有好,只能勉强站立,不能行走,更谈不上习武了。不过,她人坐在那里,眼睛却盯着李再兴的一举一动,手也在不停的模拟揣摩,眉头微蹙,似乎有些不解。
“有什么不懂的?”李再兴练完了枪,将大杆子交给陆护,一边擦着汗,一边问道。
爱尔麦迪笑了笑:“不懂的有很多。不过,我想等我腿伤好了,和你交交手,然后再问。”
李再兴笑了:“好,那你就好好养伤,我也希望能和你交交手,看看你的武艺路数,开开眼界。”
两人说了一阵,智远来请。李再兴跟着智远来到武场,武僧们正气喘如牛的跑步。按照李再兴的要求,从今天开始,他们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负重奔跑,绕着武场先跑十圈再说。武场并不大,一圈不到两百步,按李再兴的估计,十圈也就是三公里不到的样子。不过武僧们的体能都不怎么样,一下子跑五公里有些为难他们,只好循序渐近。
几个食堂的杂役僧抬来了早餐,有煎好的鸡蛋,有馒头,还有热腾腾的稀饭。正是这些食物的香气诱得那些武僧一个个口水长流,不用智远逼着,一个个跑得像头发情的小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