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里外上下(2 / 2)
看着觅柔已经呆住,唐慕轻轻将拿出的一包丹药从桌上推了过去。最后留下一番话后,唐慕先行飘然离开。
“美人如玉,君子怜惜也是平常事。男欢女爱,人之常情。或许,今后觅柔姑娘还要感谢我让你得偿所愿呢!将如此世间奇男子收进闺房,也是女子生平乐事!相信你的父母也会满意如此佳婿!”
直到唐慕离开良久后,觅柔眼中神色变幻闪烁,终于还是紧咬银牙,拿起了桌上那包“相思锁”。仔细收好后,转身也自离开。
紫禁城内的唐少哲此刻还在与内阁之中的三位重臣轻声分辨。
“分封天下的好处吾已尽知矣,恢复周制分封,也确是士林夙愿。诚如方才所言,教化天下众生也是儒家圣人之道,此言不假。”金幼孜缓缓点头。
杨荣却又道:“唐真人方才虽然细说了一番火器犀利之宏论。然,未见此神兵利器是否果如真人所言,吾等尚未亲见。所谓墨家一道,年代久远,早已不可考。记载虽有种种神奇,然多半夸大其词,吾实难相信之。”
杨士奇却是双眉一轩,朗声道:“即便果如真人所言,修真界现存墨家神兵利器威力无边、俾睨天下。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今虽天下安宁、风调雨顺,然府库之中未有多少余财,征战天下,岂是易事?恐怕又是百姓空劳困苦而已。”
金幼孜也赞同道:“修德立身才是国之正道。如今大明富有四海,天下百姓不下亿兆之数,其生计已然让朝廷殚精竭虑、不敢稍安。
“若再行分封征战,劳民伤财不说,恐怕更添无数麻烦。且看交趾弹丸之地,如今几成泥潭。国朝治理,何其不易也!那还是中国故地,若是更远,麻烦也是更多。”
唐少哲听着三位总理级别的重臣纷纷各抒己见,他也是头大如斗。征服世界建立日不落帝国,这个计划虽然很棒,可是其中的问题也是很多。
他知道这些人其实对于分封天下并无抵触情绪,恢复西周古制对儒家而言也是一个大诱惑,如今只需要解决了几个大的问题就可以初步说服他们并获得支持。
综合他们的意见来看,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担心唐少哲在朱棣面前侃侃而言所谓神兵利器的犀利火器实属夸大其词,儒家对墨家之术大体视为旁门左道。
第二,朱棣数次征讨蒙古,兵马民夫在钱粮之上的耗费无数。国库再丰厚也顶不住战争这个无底洞,先不说钱财耗费,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
第三,即使武器确实厉害,后勤保障有力打了胜仗,可是如何统治当地又是新问题。金幼孜拿交趾举例,就是想说明汉唐故土现在都难以统治,何况其他。
唐少哲先是点头,一一赞同他们的意见确实切中要害,随后就开始了再一次的忽悠。他清楚的明白,只要解决了内阁的疑问,他的建议被定为国策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诸位的担心不无道理,切容我一一解答。首先,我之前对陛下所言的神兵利器确实不假。这种集合墨家精粹制成的武器,各位心中或许也有一个大概的预料。
“可我要说,真的见到实物之后,你们只会发现即使你们再高估了火器的威力,其实也还是大大的低估了我所能拿出的武器。
“其次,抛开战争的表面不谈,究其根本还是在打后勤和国力。所谓国力,就是一国综合起来的力量。以当今大明而言,放眼世界,只有高处不胜寒。
“而后勤首要问题是粮食。有了好武器,吃饱肚子才能打仗。虽然近些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但是战争一起必然损耗加倍,粮食可能不够用。
“但是,如同兵器一般,我也有良种呈上。在此之前,先敢问几位大人,不知大明如今粮食的亩产数量是为多少?”唐少哲在发言中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几位高高在上的内阁大学士而言,委实有些偏颇。虽然儒家重农桑,可是这几位又不是积年老农,如何会去注意这些?
金幼孜虽然博闻强记,杨荣遍览群书,却都顿时膛目结舌。只有杨士奇自幼出身贫寒,对这些农事颇有印象,虽多年过去,总算还是想了起来。
略一沉吟后,杨士奇抚须道:“以小麦计,若是风调雨顺、用心耕作的话,亩产当能达到1石。南方有些双季水稻,同样条件下亩产或可达到2石。”
唐少哲暗暗换算一下计量单位后,昂首挺胸道:“如若种植我拿出来的高产良种,别的虽不敢夸口,亩产过千斤却是等闲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