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提升业绩(2 / 2)
随后,杨邵文又简单的给他讲了讲什么是统筹学。这问题比较深奥,杨邵明听得似懂非懂,杨邵文也没强求他搞明白。
“原来做买卖有这么多学问啊!大哥你可真厉害!”杨邵明由衷的感叹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也是为什么你和邵宽虽然年纪还小,但我还是带你们出来的原因。”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陆陆续续走完亲戚,开始一年的劳作,织户们家中的纺车织机又开动了起来。杨邵文的买卖开始一点点的恢复,他的几个弟弟妹妹也还是依次上船跟她学做买卖。
这一天,轮到的是大妹杨玉华,幼妹杨玉香也嚷嚷着要一起跟来。
杨玉华主要是熟悉业务流程。船靠岸后,也要去村中调查织户们的生产情况,记录下来后,交给杨邵文计算路线之用。此外,她还要学习如何平稳操舟。
此时,操舟的正是杨玉华。她还不太熟练,小船行的摇摇晃晃的。坐在乌篷下的小香香被吓得小脸煞白,一双小手紧紧攥着杨邵文的衣角,两眼紧张兮兮的看着姐姐手中的船橹,生怕出意外翻船。
“玉华,你单独经营一条船,我别的倒不担心,就怕你在外面遇到歹人。”杨邵文颇有些骄傲的说道:“瞧我们玉华,那么漂亮的姑娘,肯定会遭人惦记。你记着,万一遇到坏人,千万别逞强,要赶快拉着邵明跑,只要跑到船上,你就安全了。”
杨玉华觉得这个主意不怎么英勇,不过大哥拳拳爱护之情她还是能体会到的,点了点头同意了。
“大哥,我们为什么不一起经营日用品买卖啊?”她看船上给村民们带的日用品很多,就起了干脆一同经营日用品的心思。
“要是这么一来,可就乱了主次了!”觉得说得有些笼统,杨邵文更加细致地解释道:“经营日用品我们只能减少村民们赶路之苦,经营花纱布,我们还能免除村民现金积压的苦恼。我们运营资金有限,船的空间也有限,势必要选择利大的买卖。你也看到了,我选择的日用品,一是占地小,二是价值低。说到底,这不过是个促销的小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花纱布的买卖服务。”
“促销?”这对杨玉华来说,是个新鲜名词。
“对,促销。我们每匹布的毛利为三分钱,大约是一成的毛利率。玉华,你觉得咱们这个毛利率怎么样?”
“当然是很合理啊!咱们撑着船,走村串户,就赚个一成的毛利率,那还不是很公道吗?”
杨邵文听了哑然失笑:“你倒是角色转变够快的,马上把自己看做花纱布店的老板了。以前花纱布店收货价低个一两分,我可是经常听见你背后骂娘的。”
杨玉华有些不好意思,想一想还确实如此。事实上,杨邵文一开始也觉得10%的毛利率很低了。但深入了解后,还是对织户们为区区三分钱的犹豫感到了部分理解。
“织户织成一匹布,原本只能卖3角钱,去除棉花的价钱,每匹布只能净赚1角3分。这当中祛棉籽、松棉花、除杂质、搓棉条、纺棉纱等等到最后织成土布,历经数道工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在他们看来,我们只是撑船过来运一运,就要走三分钱的利润,很多人觉得太贵,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玉华默默点头。几天前她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每天起早摸黑,就为了每月几角钱的收入。三分钱的利润,她绝对会锱铢必较的。
“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要想打开局面,就必须打消她们被占便宜的心理。怎么办?只有让她们觉得,她们也赚了我们的便宜,这才能让她们心理平衡。说起来,这些日用品只是占了我们船只微不足道的一点地方和些许流动资金。但却打开了这些保守的织户的心,又增加了我们花纱店的口碑,何乐不为呢?”
杨玉华细细咀嚼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与增加的花纱布买卖比起来,这点日用品的小利润又哪里需要放在心上。促销,果然是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杨邵文其实也是生意场上的雏儿,但他来自于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商业技巧多少听过一些。他人也不算愚笨,花点心思琢磨一下,买卖自然做得顺当。
随着农村织户的陆续开工,更主要的是,杨邵文每天根据织户生产情况而精心规划的行船线路慢慢发挥作用,杨记花纱布店每天的交易量节节攀升。
光绪二十一年,杨邵文在新年第一个月的收入达到了28元,真正做到了淡季不淡。而且,他每天的交易量增加的相当显著。小小的杨记花纱布店注定会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