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奇幻 > 瑜伽菩萨戒 > 第5集《本》

第5集《本》(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神豪:最强榜一,姐无限打赏 魔法校园之星辰崛起 诡道神话 死后我弃夫虐茶,独美不原谅 绑定昏君系统后,我靠作死当明君 玉骨沉沙 让你当宗主,你量产大帝? 恶雌沦落阶下囚,雄性轮流哄出狱 年代假千金下乡,撩汉搞钱样样行 霍总,夫人的十个哥哥又来催离婚了

第一个理由、因为你受菩萨戒,你次第一定先受过声闻戒法,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一定先受过五戒,你如果是出家众,你一定受过沙弥或沙弥尼戒,在前面的五戒跟沙弥沙弥尼戒已经有四重戒了,所以《瑜伽菩萨戒》就不再重复,只提到菩萨增上戒不共于声闻的地方就可以,所以它只列出四种他胜处法,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菩萨行者「若顺若逆」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就是说杀盗淫妄在利益众生的因缘之下是有种种的开缘,后面也会讲到四重戒开缘的情况。但是《瑜伽菩萨戒》所安立的四种他胜处法,是一切时一切处都不可以开缘,不管你是自利、不管你是利他,这四条戒法都不允许开缘,这四条戒法只要有所违犯,就会严重的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在《瑜伽》当中但安立这四条戒,因为这四条戒是绝对不能开缘的,所以安立四种他胜处法,是这样的一个因缘。好,我们再看下一科:

丁二、征释戒相

戊一、征问

这以下是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四重戒法的戒相,先有一个问,先看征问:

何等为四?

这是一个问,以下回答。

戊二、辨释

己一、自赞毁他戒

回答当中,先看戊二、辨释,分别的解释。解释当中有四条,先看第一条戒:己一、自赞毁他戒。这一条戒事实上具足两种过失:第一个过失是自赞,叫做自赞己德,你自己赞叹你的功德,你向别人宣扬你自己有布施、持戒、忍辱的种种功德;第二个过失是毁他,毁他之短,你毁谤他人的过失。当我们的身口意出现了自赞跟毁他这两种条件,就正式的犯到这条戒,这叫自赞毁他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欲指的是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整个犯罪的动机。说这个人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希望。什么希望呢?贪求利养恭敬,他要贪求更多的利养、财物资具,或者是要博取种种的恭敬,得到别人的尊重赞叹。有些人比较重财物;有些人对财物很淡泊,但是对名声看得很重,他比较资深、你比较资浅,你站在他的前面他就不高兴。总之,他内心当中对利养恭敬有所贪求,他就采取了自赞己德、毁他之短的过失,这个就是第一他胜处法。这个地方的他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的他有二个他:第一个、从自赞己德的角度,这个他叫做贪欲的烦恼,你对三界的果报有所贪求;第二个、毁他之短所带动的烦恼是嫉妒心,不耐他荣:所以这个地方的烦恼,是贪欲跟嫉妒这二个烦恼所构成的,叫他胜处法。

这条戒对我们整个佛教的兴衰基本上是有关系的。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貌不是很明显;这个魔王要是看到两个住持正法的菩萨互相的毁谤斗争,魔王起大欢喜。为什么呢?譬如两虎相斗,一死一伤,这就表示佛教即将要衰亡。因为自赞毁他很容易造成人事之间的不和,佛教的推广就会产生障碍,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倒是要注意。

这个自赞毁他,我们应该要修随喜功德来对治。整个佛法的事业其实不是单一的因缘,诸位如果慢慢思惟整个众生的因缘是多元化的因缘,所以我个人经常用一个偈颂自我勉励,这个地方提出来给大家作参考,我经常想的一个偈颂就是:「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就是说佛教的事业,有很多人会创造很多的功德,能够住持正法、续佛慧命,这个功德不一定是我要去做,我也可以扮演一种次要的角色,乃至于我根本没有参与都可以,我们在生命当中不要把这个我看得太重要。当然佛法是讲无我,但是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刚开始不要这么高的标准说是我空,就是把这个自我意识压低一点,压低一点就是说成事不必在我。世间上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出现,这个功德不一定要我去做,很多人去做都可以。这个功德出现在别人的身心上,我是用什么心情呢?随喜一切功德,只要我发出我的随喜,我对这个功德就有一种参与感。

换句话说,其实我们采取自赞毁他,对我们自己完全没有好处。诸位想想看,我们今天去毁谤他人,他人的功德不会跑到我的身心上,不可能,你只有给自己障碍,成佛之道自己障碍自己。当然今天一个人会自赞毁他,这个人应该是多少有一点资粮了,有点资粮的时候,你应该压低自己的姿势,不一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去做。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要修随喜功德来对治,这是第一条自赞毁他戒。

己二、悭惜财法戒

前面的「自赞毁他」是对于没有得到的利养恭敬去追求,所以只好采取自赞毁他;「悭惜财法」是你已经得到的财物、或者是佛法,你用悭贪的心情不肯布施出去。前面是没有得到的去追求,这个是已经得到的没有加以布施而犯到这条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这条戒有两个情况:第一个是这个「菩萨现有资财」,表示你内心当中的确是有资财的,但是性悭财故,就是你多生多劫产生了习性,对财物产生一种悭贪的个性。因为你的悭贪,结果「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这个苦指的是残废病痛,这个众生身体有残废、有种种的病痛,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有贫,贫就是说他身体虽然健康,但是物质缺乏;第三个无依,无依是指年老孤独,年纪特别老,孤独没有依靠;第四个无怙,无怙是指年幼无养,年幼没有人去照顾他:这四种人都是属于菩萨所应该要资助的对象。这个时候这四种境界在菩萨的生命当中出现了,「正求财者来现在前」,正求财者是指对方的乞求是合理的乞求,换句话说,他对你的乞求是你做得到的,菩萨本身有能力能够做得到,这叫做正求财者。这个时候菩萨不起哀怜之心而修惠舍,不修施舍,这个是对财物的悭惜。

第二个是对佛法的悭惜,「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正求法者是指众生他具足闻法的根机,要是听闻这个法以后,他能够产生信解、乃至能够依教奉行,他有这种闻法的根机。菩萨性悭法故,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佛法产生悭贪,虽现有法而不加以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这个时候菩萨好不容易栽培的菩提心,就被他内心的悭贪烦恼所破坏了,叫做第二他胜处法。第二个他指的是悭贪烦恼。

悭贪的过失,蕅益大师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我们今天对财富的悭贪是产生贫穷的果报。悭法者,生生愚痴,不可不惧也。对佛法的悭贪,你来生会产生愚痴的果报,所以不可不惧也。

在经论上讲一个小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比丘,老比丘是年轻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也想努力的修学佛法,但是他根性愚钝,虽然努力的修学,但是都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就放弃了学习去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当然这样下去,等于是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心中没有道法的摄受,这样子就空度光阴一天一天过去了,到年纪大的时候戒腊很高。这个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要请僧团去应供,要做一个供僧的修福法会,大众僧团就开会说:这个老比丘的戒腊最高,如果他去参加应供,按照戒腊他要坐在首座,他到时候要为大众开示,但他又不能开示,就有损僧团的声誉。所以僧团执事就决定不让老比丘参加,派老比丘去扫大殿的门口。这个时候大众师都去参加应供了,老比丘去扫大殿前面的广场,他愈扫地内心就起惭愧心,他想:我出家这么多年,真是惭愧,在三宝的加被之下,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这个惭愧心生起以后,他就想要以自杀来谢罪,就找一条绳子吊在树上准备上吊。

这时候大智慧光明的佛陀就现前了,佛陀就明知故问说:某某人你要干什么呢?这个比丘就如是如是的报告。这个时候佛陀就善巧的诃责这个比丘: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生生世世这么愚痴吗?佛陀说:你在迦叶佛时代是一个三藏法师,因为你做法师的时候悭法,你内心当中有殊胜的法门,你不愿意宣扬出去,因为悭法的缘故,所以招感这个愚痴的果报。这个时候老比丘就向佛陀至诚的忏悔,佛陀为他宣说四圣谛的法门,苦集灭道的法门。当然这个有善根的人,这个善根佛法说是金刚种子,跟一般善业不同,善业是生灭法,他这个善根可能会被一时的罪业所遮障,但是它不能被破坏;所以他忏悔以后、把罪障消灭以后,佛陀跟他讲四圣谛法,他当下就证得阿罗汉果,启发他的智慧。

佛陀说:你现在去应供还来得及(哈——),他以神通力到居士家就坐在首座。大众师都很紧张:诶,这个老比丘怎么跑过来了呢?但是他吃完饭以后为大众师开示,辩才无碍,他把他过去的善根都表达出来了,大家都听得非常的欢喜。这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财物、不管是佛法,一定要让它流通,流通了以后,我们自己才能够从流通的过程当中产生增上。假设我们加以悭惜,我们对自己就会产生障碍。

当然爱着财物、爱着佛法是我们过去的习性,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偈颂来思惟这当中的道理,宗喀巴大师在《广论》当中讲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思惟,他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我们可能会因为过去的善业,我们今生积集了财富、或者是佛法,对于今生的财富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把它占为己有。一般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安全感,以为「财富是我的归依处,我只有依止财富才能够离苦得乐」,这样的想法可是害了你自己。为什么呢?

「诸未施财无常灭」,就是说你把这种无常败坏的财富占为己有,不管你愿不愿意,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的法会把你的财物破坏,你对财物再也没有使用权,你离开人世间的时候,这个财物就不再属于你的,你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迟早有一天要离开你的财物,你对财物的悭贪,反倒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累积一个悭贪的业,你来生会因为这样子而贫穷,所以「诸未施财无常灭」。

第二个选择,「由施反成有财库」。我们今天可以选择把财物布施出去,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累积一个善业,就是把财物换成善业。因为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能够破坏我们的财物,但是死亡不能破坏我们内心的善业,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把无常的财物转成坚固的善业,你来生会因为这样的善业而继续得一个安乐的果报。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一个譬喻来解释这个道理,他说:在森林当中有两户人家,这两户人家都是有钱人家,这个时候这两户人家突然间起火,火烧得很厉害。有一户人家,他光顾着救火,就拿这个水去泼房子,结果这个房子还是被烧掉了,没有办法救了;另外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看到这个火势如此的猛烈,他知道这个时候救火没有办法,他就赶快利用剩余的时间,到房子里面把价值的珍宝拿出来,到其它地方再盖一栋新的房子。

龙树菩萨讲这个故事是说:世间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就是房子被无常的火所燃烧,就是我们一天一天的面临死亡,我们爱惜这个生命不愿意布施,结果死亡的时候全部都破坏了;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够运用生前的时候加以布施,结果「由施反成有财富」,把无常的财富转成坚固的善业,来生还可以继续受用。我们应该从因缘法上去思惟,来对治我们的悭贪,这个是第二条戒「悭惜财法戒」。

己三、瞋不受悔戒

前面的两条戒都是依止贪心跟贪心的等流所造成的罪;这以下是依止瞋心,瞋心所做的罪。好,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麤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一个菩萨他「长养如是种类忿缠」,长养就是数数现行不修对治,菩萨对烦恼一次一次的活动,他内心当中完全不采取对治的行动,就是放纵它,一次一次的放纵。放纵什么烦恼呢?「如是种类忿缠」,忿是瞋恚心,缠是烦恼,烦恼活动的时候会缠缚内心,使令内心不自在。这个地方制戒的意义有三种层次,种类就是层次,事实上是有身口意三种瞋恚的层次,这三种层次具足了,才构成了犯戒的条件。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清空浊海 极上武皇 泠水操 魔法科技大爆炸 重生最强妖兽 众妙宝经 我有一辆恐怖车 我在异界当骑士 仙道刽子手 断更后,我被迫穿书攻略绿茶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