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术业有专攻(1 / 2)
从演员升任到制片人这个进步,属于是质的跨越,绝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很担心自己对莫非这家伙动心,林清霞还是很在意的,而不是像对待其他电影公司的制片人职位那样无所谓。
尤其是在港台这样的小环境内,想要走出这一步的困难比起美国的同行来会大很多,别看有些人也打着制片的旗号,其根本上也就是个跑腿的而已,完全没有制片人的实际性质。
例如原先卲氏的片子,制片人基本都是卲艺夫和方艺华,别人根本插不上手,他们也不会放权。而在新艺城这边,黄柏鸣等人都有监制或者制片的名分,但实际上的大权很多时候都掌握在雷爵坤手里,至少制片人的权利是不完整的。
更多的小公司里,制片人就是一个名字而已,整个剧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导演一个人包办,只要下边有几个狗腿子帮着招呼一下,依旧没什么问题了。
原因很简单,香港电影的发展蓬勃没错,但这繁荣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再加上香港电影的发行范围其实并不大,最大的市场就是港台地区,渠道再广一些也就是亚洲范围内了,能发行到欧美的电影少之又少,且基本不赚钱,所以很多剧组职位也没什么难度。
但是凤凰文化就不一样了,香港对与凤凰文化来说只是一个起步的点,真正的市场则是在全球范围,随着公司出品电影数量的不断增加,莫非一个人肯定不可能总揽一切,这种公司的制片人是要接触很多实际业务的。
从剧本的选择,到剧组的筹备。再到演员的选择,以及拍摄进程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后期的发行等等,全部都要亲自上手用来操作。
还有一点就是,凤凰文化玩的明显是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走的是传统好莱坞八大公司的那种路线,公司内部就是一整套的电影市场,可以施展手段的地方太多了。
也就是说,到了这个程度的电影公司里,制片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制片人。一部电影的制片人,就是这部电影的老板。几乎可以决定片子的一切。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你功力够深,老板又对你放心,甚至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参与一些公司大局的事务。如果能长期担任制片人,几乎就是公司高层了,一个演员做到极致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实际上并不比一般电影公司老板的权力和面子小。
如果凤凰文化能良性发展若干年,达到好莱坞八大公司那样的规模,作为其中的一个制片人,那是要比卲艺夫、邹文淮这样的电影公司老板还要更具实力的。
凤凰文化现在已经很受关注了,就以一部比较重要的电影来说吧,《芳心窃贼》是凤凰文化准备推出的新电影,经过开会讨论后选定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许鞍桦来执导。接下来就要开始一些列的工作了。
如果莫非完全把权力放下来,那么这部电影的制片人首先就可以从公司内部或者外部,选择合适的剧组班底。因为凤凰文化和许鞍桦的名气太大了,参与这样的剧组肯定会提升自己的名气与实力,所以每一个职位都会有好多人竞争,就算是一般的剧组,也会有大量为了赚钱的人来竞争。
在这个时候,制片人的地位就表现出来了,他可以选定所有的人选,包括所有演员的使用。导演都要听制片人的意见,如果制片人不同意,那这个演员就没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娱乐圈,很多女演员会给制片人潜规则,而不是被导演潜规则的原因。那张试镜的沙发更多时候也是摆在制片人的办公室里。
而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所有的主要环节都要制片人参与,后期和发行方的工作,以及广告赞助商家的选择等等,都是制片人的权力范围,电影的影响力越大,制片人的能量就越大,凤凰文化先人不是小公司,其作品更不是小作坊的产品。
当然,林大美人还不至于借着制片人的权力去潜规则那个演员,人家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在更多方面的能力罢了。
林清霞走后,莫非也开始考虑这部《时尚女魔头》到底该和哪个品牌合作,是原本历史上二十一世纪那部的合作方,也就是原作提到的普拉达,还是重新选择一个其它的品牌来合作。
这个选择的困难并非来自于莫非的挑剔,或者这个时代品牌问题上,甚至在莫非看来,普拉达的品牌风格才是最适合这部片子的,即使路易-威登、夏奈尔、迪奥等品牌在历史、内涵很多方面都比普拉达更优秀也比不了。
让莫非真正难以决定的,是如何通过这次的合作,来配合自己接下来的更多大布局,完成自己对大娱乐圈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