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1集《》(观照篇)

第1集《》(观照篇)(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越七零做娇妻,禁欲兵王放肆宠 渣男娶庶妹?我趁机嫁世子得诰命 我的妖物衍生技才是正统的 神迹:长夜难明 无职转生:魅魔剑神?我不认! 成仙修千年,成魔一刹间 小可怜是白月光,江医生意外捡回家! 神君,那是你的崽 神印:圣女过分内卷,爆改魔神皇 重生之官鼎

《禅观与净土》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这一次的主题,是跟大家谈一谈《禅观与净土》的《观照篇》。这个主题的主要意思就是说,当我们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除了我们对净土功德的忆佛念佛之外,我们还要多一份智慧的观照。

为什么除了皈依净土的功德之外,还要多一份智慧的观照呢?我们先简单地做一个说明。

净土法门,印光大师给它两个重点:第一个它是“他力门”;第二个它是“果地教”。他力门,指的是我们平常的念佛,它能够使令我们消除灾障,增长福慧,这是约平时来说;果地教,指的是约临终,我们能够启动弥陀的本愿,而带业往生到净土去。也就是说净土宗不管是我们平常的消除灾障,还是我们临终的往生,其实都不是靠我们的力量,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转他成自”。所以念佛的人,只是把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功德,成功地转化到我们的生命里面,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其实只做了这件事情而已。

那么转他成自的关键在哪里呢?就是必须要感应道交了,就是我们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我们那一念的心跟弥陀的功德,它必须是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个是最重要的标准。所以感应道交是整个修行人共同的目标。不管你今天是念一千声佛号,念一万声佛号,重点在于感应。感应道交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要顺从本愿。我们在临命终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整体的身心世界跟弥陀的功德是相随顺的。

其实顺从本愿,把它展开来应该包括两个重点,就是我们今天谈的两个重点:第一个,“业力的顺从”;第二个,“思想的顺从”。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让你的业力,让你的思想完全统一。净土宗的念佛人最怕的问题,就是你临终的时候,你的生命是很多的方向,没有统一。你一部分是要往生净土,一部分是贪恋娑婆。也就是说,你平常没有把你生命的所有力量做一个成功地整合,这个最糟糕!

我们跟弥陀的功德有很大的距离。不管是从业力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思想的角度来看,佛是一个高高的,无上的法界,我们是一个凡夫法界,当然有所不同。但是起码你必须把自己的磁场跟佛陀的磁场调整在同一个方向,同一条道上。就是说,没有人要求我们跟佛陀完全一样,但起码我们两个必须要走在同一条道上,走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身心世界的业力跟思想,跟佛陀的弥陀功德是同一个方向,这很关键!也就是说临命终的时候,不管你无量的业力,不管你很多的妄想,它的方向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我们的树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往西方倾倒,这个时候它才可能倒下去的时候趋向西方。

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修智慧的观照,其实我们的业力跟思想是很难顺从本愿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是经历过无量无边的轮回才有今生。而每一次的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很多的生死业力,也留下很多的颠倒妄想。而这个业力跟妄想,我们今生会在三界投胎,合理地推论,其实它是随顺于生死轮回的。所以这两个东西如果不调整,就即将变成临终的障碍。

因此净土宗,我们在临终之前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你必须处理好你的过去;第二个,你必须好好地规划你的未来。我们不能否定我们的过去,我们过去留下的业力跟思想,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不管它是好的坏的,你一定要概括承受。就好像今天的你,要继承你的昨天。你昨天的很多行为,一定影响到今天的你;你昨天很多的思想,也一定影响到你现在的思考。所以在无量流转当中,我们在考虑规划未来,忆佛念佛之前,你必须处理好你的过去。你没办法处理你的过去,你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你被过去牢牢地控制住了。所以一个人不能走出过去,你就没有资格谈规划未来。

我们今天来谈一谈,怎么面对我们的过去。至于怎么规划未来,那是我们第三个主题——《念佛篇》,跟第四个主题——净土的《往生篇》,我们那个时候才来谈未来的事。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如何透过一种智慧的观照,来处理我们过去生留下的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使令它临终的时候不障碍我们。先好好地面对过去,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谈谈规划未来。这个就是我们《观照篇》的主要宗旨。

我们看讲义。

观照篇,入文分三:

一、安乐道;二、解脱道;三、菩提道。

我们这次有三种观照:

第一个,安乐道的观照:就是透过业果的观照,先调整我们的业力,使令我们生命能够趋向安乐。我们很难在极度痛苦、极度受伤害的时候往生,很难!所以假设你的生命的道是走在痛苦道,尤其临终的时候,你是所有的罪业起现行,你很难往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祈求“愿我临终无障碍”。你临命终的时候,第一个条件,安乐道要现前。所以我们必须处理我们很多重大的罪业,这是你要处理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个,解脱道。我们临命终必须从贪恋娑婆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虽然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是你不能使令它活动,它必须在调伏状态。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第二道观照,我们临终的时候解脱道要现前。你临终的时候安乐道解脱道现前,大概往生就没问题了。

但是为了让往生的品位更殊胜,我们再谈第三个——菩提道。就是成佛的心要现前,这是最好的。我们不是为了自身的解脱,我们为了一切法界众生的成就,为了度化一切有情而往生,这个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往生的心,能够跟成佛的心成功地结合,这个是一个最好的心态。

我们今天来谈一谈临命终的时候,如何让我们生命的三种道现前: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现前。这个时候提起佛号“万修万人去”。当然这三个,都必须要做智慧的调伏跟引导。

乙一、安乐道,分三:

一、总标;二、别明;三、结示。

我们今天先跟大家谈一谈安乐道。如何让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是一种相对安稳快乐的状态。

我们把它分成三段:第一、总标;二、别明;三、结示。

先看总标。

我们请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丙一、总标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因:心中的思想;缘:善恶业力;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我们讲安乐道之前,先了解三个观念:

第一个,生命是怎么来的。佛法把生命分成两块:一个是有相状的,一个是没有相状的。有相状的叫做缘起,没有相状的叫做空性。空性这一块我们就不谈了,我们先谈谈有相状的。

首先,这个相状是由因缘而生起的。所以我们今生的生命,并不是父母给我们的,是由很多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因缘组合而现出来的,这第一个,就是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条件的。谁能够掌握因缘,谁就能够掌握临命终的状态。

那么什么是因缘呢?看第二块。“因”,就是我们心中的善恶的思想;“缘”,就是我们过去生所累积的善恶的业力。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第一个业力现前,第二个思想现前,这个很正常。因为临命终它一定会把我们今生所有的因缘做一个总结:“腊月三十算总帐。”因跟缘,它管的状态不一样:福德是管的安乐,智慧管的是解脱。也就是说我们今生当中,你的业力是决定你的快不快乐,临终的时候你是在很安稳的状态,身体没有病痛,是很安稳地在床上躺着,还是在一种很吵杂的状态,身体插满了管子的状态,这个就跟你的善恶业有关系了。你临终的时候,是在一种非常大的刺激伤害下往生,还是安稳的情况之下往生,这个由业力决定。

第二个你临终的时候,是在一种很正念解脱的情况下往生,还是在一种对娑婆世界贪恋不舍的情况之下往生,就影响到你的解脱了。

所以业力管的是快不快乐,思想管的是你解不解脱。从净土宗的角度,从临终的角度,这两个都必须要。

一个净土宗的人,你平常有痛苦不障碍你往生,你平常打妄想也不一定障碍你往生,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不可以。你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让你的善业起现行;你临命终的时候,必须要正念起现行。这两个因缘都必须要成就,你提起佛号才能够顺从本愿,才能够把你的佛号统一方向,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没有障碍。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说,你怎么样能够透过你平常的修行,重新调整你过去的业力,重新调整你过去的思想,让你临终的时候是善业起现行,让你临终的时候是正念起现行,这个是可以做到的。一切法因缘生,你把条件具足了,它结果就出现了。当然你什么都不做,你什么都不想做,对不起!那就由过去的业力跟过去的思想来决定。

合理地推论,一个人不调整业力;不调整思想,很难临终是安稳解脱的状态往生,就算你提起佛号也很难往生。因为你念佛的力量是今生才开始栽培,而你过去生留下的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是多生多劫的熏习所成就,它是熟境界,你念佛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你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去抗拒你无始劫留下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不调整你的过去,你就会被过去的业力思想破坏,这就是很多人不能往生的原因。因为你忽略了你的过去,它不会放过你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临终之前,虽然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感应道交的正行是忆佛念佛,但是忆佛念佛这种强烈的皈依心,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下:一个身心安稳;第二个正念分明不起颠倒,这个忆佛念佛才有意义。所以调整我们的过去,勇敢地面对我们的过去,调整我们过去的业力跟思想就变得很重要!

我们看第二段。过去到底给我们的生命留下了什么样的力量必须要去调整?现在我们来好好地了解我们的过去。因为你不了解过去,你就很难去调整它。你不了解它,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们的过去有三个重点留下来了。我们先看我们过去的第一个,“第八识异熟”,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业力;第二个,“第七意识的思量”,我们心中的一种自我意识,一种我法二执;第三个,就是“第六意识”,对不起!这个“第”请改成“前”六识,这个前六识的感受跟思想。这个就是我们过去生在无量劫的流转当中留下了三个力量。

首先我们先谈谈异熟。其实“异熟”它讲的就是一个因果业力跟果报。这个异熟识,它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第八识这个仓库,它负责储存我们的业力,就是我们每一期生命的造业都是生灭无常的,你看你去布施,一下子就过去了,十分钟做完了;你去拜一部八十八佛,五十分钟拜完了。业力是无常的,一下子就消失了。但是这个行为消失以后,有一种功能被纪录下来了,被谁纪录呢?被第八识记录了,你每一个动作,剎那剎那的形成一种善恶的功能,所以第八识它是非常精准地把我们过去生所有的业力都保存下来。当然有些已经得果报了,那就消失了,但是有很多还没有得果报的,这个就是要注意了。第一个就是它储存业力。

第二个,当这个业力储存到一定能量的时候,它会变现果报。净土宗的人面对第八识,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你要让第八识从业力要变成果报这个情况,你要阻止它发生,所以你不能把自己的业力变成非常地炽盛。比方说有些人临终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始助念,这个人就走了,他连助念的时间都没有,他连助念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把业力弄得很炽盛。所以一个生死业很重的人,他基本上连临终的时候要准备提起佛号的时间都来不及,就得果报了,这个是不好的。因为他业造得太强烈了,他连临终助念的时间都没有机会了,所以你必须要检讨你的第八识不能让它有强大的业力。这个待会我们会说明,如何把业力降低,降低第八识的势力,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因为当第八识得果报的时候,那你就去投胎了,你怎么跟弥陀感应道交呢?所以这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去处理我们的异熟识。

第二个,处理我们的思想,就是第六意识。其实凡夫的思想是受感受的牵动。这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会去取外境,眼睛取这个色尘,耳根去取声尘……这个外境就是由业力变现的,它把这个外境可乐不可乐的果报取来以后,交给第六意识去想象分别,就创造一个思想出来。所以这个思想,临终的时候不能起颠倒。

一个业力,一个思想,其实业力它是一个个体,思想也是一个个体,在唯识学讲,一个人为什么会启动我们的生死轮回?单有业力不可能,单有思想也不可能。一个人只有生死业力,没有打妄想,他不可能去投胎的;一个人只有打妄想,他没有生死业力,他也不可能投胎。当你的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这个是生命中最可怕的事情出现,就是你启动了生死轮回的力量。

为什么业力跟思想能够结合呢?它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个第七意识,这个自我概念。比方说我们今天看到一个人,他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他有一个行为的业力在那边活动,但是跟你没有关系。如果你执着这个人是我的儿子,你执着开始取这个相的时候,他的行为就会影响到你的情绪了,因为你产生执着了。所以他好的行为会让你快乐,他不好的行为会让你痛苦,因为你把业力跟思想之间产生一个成功的桥梁,就是执取。

业力它为什么会进入到你的心中?因为你执着它。圣人为什么他在承受快乐痛苦的时候,他能够如如不动?因为他不取于相。所以第七意识的可怕在于,它把你的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结合在一起了,所以这个第七意识,我们也要谈一谈。

我们过去生留下了三个问题要处理,如果你临终无障碍的话,第一个你必须要透过拜忏、发愿、忏悔、皈依来处理你的业力。你必须让你的生死业力轻薄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始祖龙裔 灵武帝尊 从海贼开始的噬魔 爆魂秩序 十灵传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高武:一人一刀,镇守星空十万年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绝世仙王 星际:绝嗣指挥官被撩的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