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下邳国荀贞得子 广陵郡笮融逞威(六)(2 / 2)
比如赵、王从事是谁?比如陈校尉是谁?比如藏、孙二都尉是谁?比如笮融又是谁?
徐州的民间情况现今是大乱过后、世荒民饥,徐州的政治情况现今则是“三足鼎立”。
所谓“三足”,一个指徐州本地的地方势力,一个是指陶谦本人的势力,再一个是指泰山兵的势力。
先说头一个。
当下因交通不便,同时亦是为保护本家族、本阶层在本地的利益,各州郡的士人、大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或言之为“排外性”,州郡的政治、经济、舆论往往都会被他们把持,在本地,他们是一股强大的势力,是任何外来长吏都不能轻视的,徐州亦是如此。
“赵、王二从事”、“陈校尉”便是徐州本地势力的代表人物中的一类。
赵、王皆本州名士,赵是赵旻,琅琊人,王是王朗,东海人,他两人现在一个是州中的别驾从事,一个是州中的治中从事,——他两人中,在后世名气较大的应是王朗,这个王朗就是早年和臧洪一起被选为县长的那个王朗,也正是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个王朗。
“陈校尉”亦本州名士,即下邳人陈登陈元龙。
下邳陈氏是徐州的冠族右姓,累世二千石。
陈登的曾祖陈亹曾为广汉太守。
他的从祖陈球在熹平、光和年中贵为三公,后因谋诛宦官事泄而与时为司徒的刘颌、时为司隶校尉的阳球等人同死狱中。
他的从父陈瑀、陈琮和他的父亲陈珪俱知名海内。
陈登有同产兄弟多人,他的兄长陈应和他的几个弟弟也各有名於州郡之中。
徐州的名士不少,大族也不少,如论佼佼者,下邳陈氏绝对在其中。
陈登很年轻,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可在州中早就已名声大噪,乃是徐州本地士子们的“后起领袖”,二十五岁那年,他就被举为孝廉,随即出任东阳县长,陶谦到任后,一来因素闻其名,知其有能,二来也是为了拉拢本地士人,遂表他为典农校尉,负责本州的农事。
细分的话,徐州本地的士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赵旻、王朗、陈登这样的,不管是出於自愿,还是因为被迫,不管怎么样,他们出仕州中了,对陶谦的态度都算是较为配合的一类。
——王朗、陈登是自愿接受陶谦征用的,而赵旻则是被迫出仕的。
赵旻本来是不愿轻易出来当官的,想待在家里养志、养望,此前州郡对他有过多次相召,他都称病不应,可到了陶谦这里,他没办法了,最先的时候,他故技重施,也是以疾病为借口,拒绝了陶谦,陶谦先礼后兵,先找了个名士再去请他,他又拒绝,於是陶谦便以刑罚相胁,他这才不得已接受了征辟,出为别驾从事。
再有一类则是坚决不肯接受陶谦的征辟,比如彭城人张昭,不管陶谦怎么召他,礼也好、威胁也罢,他就是不答应,油盐不进。
徐州本地的势力细分的话,大约就是这两类。
徐州本地士人、大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陶谦一个外来者,如果没有自己的势力,太平时倒也罢了,而如现下的乱世,他是万难坐稳徐州刺史这个位置的,所以,徐州的第二个大势力就是陶谦本人的势力了。
陶谦是扬州丹阳人,他本人的势力便是以丹阳人为核心的一支队伍。
丹阳这个地方,山险地峻,民多果劲,当地的百姓好武习战,高尚气力,此地向来是以出产精兵而闻名天下的,前汉的名将李陵曾以五千死士对抗匈奴的八万精兵,不落下风,这五千死士大多便是来自丹阳,中兴以后,本朝亦多次在丹阳募兵。
陶谦身为丹阳人,去年来徐州当刺史又是临危受命,是为了来平定黄巾之乱,他手底下自然少不了由他家乡人组成的丹阳劲旅,这一支义从部队,是他压住徐州地方势力的一个主要力量。
陶谦先后从皇甫嵩、张温讨过凉州叛军,深知三军未动、粮秣先行,明了“粮食”的重要性,所在在手中掌握了这么一支可靠、可信的家乡部曲外,他把徐州军粮的募集、转运工作也交给了他的家乡人,即笮融。
笮融是陶谦的老乡,丹阳人,以好施而名闻乡中,与陶谦是旧识,去年黄巾生乱,陶谦出为徐州刺史,他知道后,就聚了数百家乡轻侠、少年前来相投,——扬、徐接壤,丹阳在扬州的北部,离徐州不远,他来投奔陶谦却是道路不远、行路便利,陶谦重其声名,遂当即委以重用,令他督徐州南部的广陵、下邳、彭城三郡之粮运。
徐州本地势力、陶谦本人的势力,这两大势力之外,徐州还有一股势力,却便是以臧霸为首的泰山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