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急报(1 / 1)
同时在鲁国的鸥辟疆也不比于庙差,鲁国是诸侯国中公认的文化大国,就连周朝的国史都是由鲁国编写的。鲁国更是礼仪之邦,举国上下无人不遵守周礼,这也是鲁国文化大盛的主要原因。鸥辟疆带到鲁国的草纸比起于庙在齐国的更多,但这一个无论是国力还是疆土都不如齐国的鲁国却比齐国更加疯狂。
鸥辟疆不过是七天时间就在曲阜将草纸卖光,鲁国国君和鲁国的实际掌权者三恒更是希望鸥辟疆定期为鲁国提供草纸,加上稍微高一点也没有所谓。
为此在奴隶价格上做出了一定的退让,让鸥辟疆在鲁国轻易购买了六百名奴隶,雇佣到八十名门客。另外还有三十多名士子希望可以到汉国看一看,这一个神奇到制造出草纸、一年建国却击败了老牌大国越国的国度。
甘蔗也差不多,在齐东来的代为销售下,成为了中原诸侯国的佳品,杨子璐的黄糖都经过纱布过滤其内的杂质。而且杨子璐将之制成砖状更加容易运输,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比起楚国小打小闹的黄糖输出更加得到中原百姓的喜爱。
特别是齐东来还带了几份杨子璐编写的食谱,这些食谱里面无一例外都是要用不少糖,当然味道也上佳。虽然材料不怎么样,但在食文化中比较简陋的春秋时期,却是得到不少的贵族青睐,赚取的金钱也不少。
而此时的杨子璐浑然不知道他已经赚取了不少钱。他现在正脚不沾地的忙着巡视各地的春耕,以表示他对于春耕非常重视。为此地方官吏更是下了死力,严格遵守杨子璐明文规定的法规,每个庶民、公民家里面最少都要耕种有十亩地。
这还是因为汉国的土地少,可以说是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想句邑这样适合耕种的盆地可不多,否则杨子璐就想让每个人最少耕作三十亩地。但即使耕作如此稀少的土地,对于杨子璐这个命令不少人都有抵触。平民百姓就不用说了,任何人一下子改变了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但平民百姓的抵触也就是说几句牢骚,可没有搞什么示威、告御状之类的事情,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影响是有,但很小。
最大的抵触却是来自阚平田、句孤、黑熊这些大夫。就连一向紧抱杨子璐大腿的大夫鸥离也表示沉默,既不反对也不赞同,但恐怕他心里面是反对的,不过怕失去杨子璐的宠信这才保持沉默。
他们反对的理由很简单,一旦生活方式改变为农耕,汉国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就会大减。黄土朝天固然是辛苦,但胜在安稳,一户人家只要有百亩田地就可以过上温饱日子,这样也造成农夫性格比较温和。但山越人则不同,得每天出没于山林间。和野兽搏斗,经常见血,不同于农夫,第一次上到战场见了血就吐,根本没有多少力气战斗。
但山越人也并非没有缺点的,打猎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就汉国的辖地而言,每年死在野兽口中的山越人绝对不少于十人,而伤残的更加多,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恐怕也难养育出彪悍的山越人。
但杨子璐也有他的想法,汉国人口太少了,依靠收购奴隶,对于汉国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情,如何奴隶对于他身处的国家也不会有任何归属感,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人口。
一个国家的百姓再如何彪悍,人口太少,也很难成大事。就元朝而言。蒙古铁骑够强大了吧?国运不过百年,而且除去开国初年的征战和后期的动荡,真正安稳的统治时期不过是数十年罢了!
清朝国运虽然长,但多亏了元朝和八股文阉割了文人的血性,加上大肆拉拢地主阶级才勉强巩固了政治地位,但也仅仅是勉强而已!辫子党鼓吹的康乾盛世,却一点也不安稳,康熙时期对外就不说了,三藩、台湾,一直都在鼓吹反清复明,西藏和蒙古也闹独立,不就欺负你满清人口不过数十万,国家不稳定!乾隆也比康熙好不到那里去,苗疆、大小金川、西藏、新疆就是明证,到了乾隆的儿子更是闹起了白莲教起义,可以说清朝每一个皇帝都经历几次大规模的起义。
所以杨子璐才一力推行农耕,否则日后你如何征战天下啊?当然尚武也是要的,但不一定要打猎,可以让老兵传授上阵杀敌的武艺。更重要的是汉朝、唐朝都是农耕为主体的国家,君不见其建立赫赫武功?
为了防止下面的胥吏得到上面大夫的指示或者暗示敷衍了事,杨子璐这才亲自巡视春耕。还真让杨子璐找到几个不长眼的胥吏,杨子璐哪怕不是嗜杀的人,为了杀鸡儆猴,杨子璐也将之杀了。让一众官吏为之凛然,杨子璐在汉国内可算得上‘仁慈’。
当然这是因为大环境造成,这个时代犯罪的人有钱则是用武器抵偿,没有钱则是割鼻子斩手劈腿是正常。一个身体正常的人,猛然残缺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很大的打击,去自杀也并非没有的事情。而杨子璐则是用劳役来到代替,更加重要的是在城邑的中心都会树立一块巨石,简单的记载一些重要的法律,比如杀人、偷窃等比较经常出现的犯罪。
杨子璐这一番作为自然最后得到了成功,但人高兴的时候,似乎老天爷会看你不爽,显然杨子璐现在就是这一类人。四月杨子璐刚刚巡视春耕完毕,还在返回九夔城的半路上,就接到大臣的急报。
ps:感谢夜空之泪的打赏!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了一个打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