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弘晈出谋划策,纤袅苦学满语(2 / 2)
弘晳急了,直接抓住纤袅的手就开始示范。纤袅看着弘晳苍劲的笔法,随手一写不管什么文字都是书法,不由得惊叹起来。此时弘晳意识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连忙松开手:
“你自己写吧。”
纤袅模仿着弘晳的书法,逐渐开始写出字样了。弘晳很欣慰,认为“孺子可教”,开始教她后面的内容。纤袅很认真,字也越写越好。
“也不难嘛!”纤袅喜不自禁,“等我把这个学会了,到时候就可以惊艳所有人了!”
“学了满语,想必你还不会蒙古语吧?但是满蒙互通,只要会一种,很快就可以学会另一种,甚至不需要系统地学习。”弘晳道,“你且先休息一会儿,我们明日继续。”
“所幸我没有生活在辽宋夏金元时期,否则那么多语言怎么学得过来?”纤袅伸了一个懒腰,“五个民族,五种语言,我可学不会。”
“我大清若想长远统治下去,必须学习汉人的文化。可是如今汉化有些过度,导致很多满洲人都不会满洲话。若非有《清文启蒙》,更多的满洲人都不会满语。”弘晳叹气,“若是能够改一改这风气该多好!我大清入主中原已久,但是民间仍然有许多反清复明的组织。对于汉人,我们满洲人没有赶尽杀绝,也给了优厚的待遇,可是如今我们满洲人开始汉化,竟然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会。我真担心,到了以后,会满语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导致这种语言的消亡。若是真的有那一刻,恐怕我大清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我觉得这种语言我们应该推广,不应该只有我们满洲人‘汉化’,还必须让汉人‘满化’。”纤袅道,“不如在昌平开一间可以学习满语的学堂。若是理亲王您可以派满洲大臣去教,那样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学习了。在学习满语的时候,同时教授四书五经,这样既保证推动科举发展,又可以宣扬满洲语言文化。若是科举考试再加入满文考试,那样想必更有利于‘满化’。”
“你的提议非常好,可惜你只是女儿家,不能上朝堂。科举考试这么多年都是定型了的,我只希望大清能够有一个英明的君主采取你的建议。但是我想,暂时不会有了。”弘晳叹气,“我也是多么希望‘满化’,但是若是真的要推行‘满化’措施,这会非常艰难。因为汉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突然这样推行,会引起汉人公愤,极其不利于我大清统治。如果真的要‘满化’,不能从科举开始,若是因为不懂满语而浪费人才,那会有非常大的损失。但是我觉得开设满语学堂很不错,但是从哪里找那么多老师呢?这是十分不现实的。任何政策刚开始要推动都会十分困难,更何况是‘满化’措施呢?更何况,有钱读书的人并不多。”
“其实那些科举不能过关的,若是满语过关,可以朝廷派去当老师啊!”纤袅道,“考科举的有很多人,可能他们只是为了拿朝廷稳定的俸禄罢了。”
“如今没有这种话题可以讨论,贸然进谏是不行的,只能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弘晳道。
“我相信会有的。”纤袅道。
“对了,刚才我找人商量,可能你不能长期留在我这里。”弘晳道,“如今京城已经找完了,弘昼很快就会找到昌平。我让乌兰图娅帮你在昌平城边找一处安置,你和瑶莞格格去那里住如何?我会给你准备婢女和乳娘的。”
“那也甚好,只是这满语我今日才学,就这么断了,岂不是半途而废了?”纤袅问。
“这样,我会抽时间来教你如何?”弘晳问。
纤袅答应了。乌兰图娅连忙在昌平城边找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安置纤袅,又给她配置好所需要的一切。
此时弘昼正在到处寻找纤袅,他大概猜到了纤袅离家出走的原因。他好不容易把弘历拖到王府与他一起找人——他自己感觉十分后悔,或许找到她之后,由弘历去说情会更好。
“整个京城我都找过了,还是没有找到,如今只能去邻城找一找。”弘昼十分担心,“我担心她跑了就回不来了。”
“你先别急,可有问过吴扎库氏贴身的一些奴才?”弘历问。
“问过,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弘昼道。
“他们或许有所隐瞒,必须要逼问。吴扎库氏若是想要离家出走必须有人帮忙,而她又没有出月不太可能跑远。她肯定不敢回娘家,因为她知道那里会被你想到。既然京城找不到就一定是在邻城了。”弘历分析,“我们瞎找只会打草惊蛇,不如先问问她手下的人。”
弘昼连忙叫来了琅玕、玲珑、雪璎和浸月,可惜她们都表示不知道。琅玕和玲珑都急哭了,毕竟是她们最先发现纤袅不见了。相比其琅玕和玲珑,雪璎和浸月有相当大的自由,不必每日守在纤袅身边,因此对于纤袅始终似乎并不知情。雪璎十分担心,毕竟纤袅是找她帮忙。她只知道纤袅去了昌平,但是并不知道纤袅具体要去哪里。雪璎也十分担心,在弘昼决定放弃逼问她们的时候,雪璎说出来了:
“嫡福晋去了昌平。”
“她去了昌平哪里?”弘昼连忙问。
“我……我不知道,嫡福晋只让我准备车马,也只说让我寻一个熟悉去昌平的车夫。”雪璎低下头。
“那就好办了,理亲王住在昌平,可以让他帮忙寻找。”弘历道,“只是你与理亲王关系不好,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帮你寻找福晋。平常你看不惯他,他倒没与你怎样,如今有求于他,不知是否行得通。”
“我亲自去找他,表明我的诚意!”弘昼道。
弘昼连忙准备厚礼去往昌平求于弘晳。毕竟不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