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王家有女初长成——王朝云来归(2 / 2)
据说是苏轼一次游览西湖的过程中竟在浓妆艳抹的群伎中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生得冰雪之貌,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遂当即做出决定,买下这名女子。
王朝云虽然是苏轼买来的,却没想到倒是成就了这一桩千古绝佳的恋情。
王朝云陪伴了苏轼二十多年的时光,而这二十多年里,苏轼基本处于被贬谪的境况里。在贬谪的岁月中,苏轼过的往往荒凉而苦寂。有着王朝云的陪伴,对于苏轼的贬谪生活,应该说是一个极大的慰藉。苏轼仿佛与王姓的女子有缘,如果说王弗是在仕宦生涯初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上给予了苏轼莫大的帮助,王闰之是在苏轼后来的贬谪生涯中给他以家庭的温暖与慰藉,那么的王朝云则是以其独具的艺术气质和对佛教的由衷膜拜与苏轼达到了深深地默契。也就是说,王朝云能够真正地懂得苏轼的内心世界,在理解程度上能够直抵苏轼的心灵深处,可以说算得上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此处先略去,关于王朝云我们以后再谈,现在单说苏轼离杭前的一些往事。
临走前,苏轼给寺僧居则建造的大殿题了梁柱,还着人把仁宗朝时皇家专门为老百姓编写的医书《简要济众》刻石,并立于各州的通衢要冲之地,让贫病的百姓传抄。苏轼还在医书的最后郑重地写下一篇声明,一是强调了十二年前仁宗皇帝的恩德,同时也要求老百姓互相监督,见到破坏石碑的歹人,一定要到官府去揭发。
在杭期间,明州(今浙江宁波育王寺怀琏(大觉禅师曾以罗汉木相赠,苏轼就借花献佛地转赠给了慈华大师种植。育王寺大觉禅师怀琏,是一位苏轼极为推崇的高僧,苏轼曾把父亲苏老泉一生珍爱有加的《禅月罗汉》画捐赠给怀琏所在的育王寺。
怀琏所赠的罗汉木原为树的根部长的奇特的木质突起物,它们长短不一,而且形态也各不相同。其中多数像人形,略似十八罗汉,故被称为罗汉木。其实罗汉木就是落羽杉的呼吸根,由于落羽杉生长在溪塘边,土壤潮湿而缺乏空气,根部有窒息死亡的危险。为了适应环境而存活下去,它们学会了生存自救的特殊技能,从受窒息的根部长出一批反向细胞,向上生长到地面上来呼吸空气,故也被称为呼吸根,是一种南方特有的树种。
抱着对佛教的浓厚兴趣,除了怀琏,苏轼还与杭州当地的明雅照师和释显忠(祖印相交,并把亡母程夫人的簪珥施舍给了净慈寺,还让画工画了幅佛像,用来追荐父母在阴间得到福祐。在净慈寺,苏轼向一位叫聪药王的僧人讨了一个服用生姜养生的方子,这位年过八十仍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的寺僧竟是常年服食生姜而得以延年益寿的。
在杭州期间,苏轼还常会收到范镇、文彦博等老臣的书信,知道了司马君实老先生的身子骨还不错。还曾梦到过自己被神宗皇帝招入禁中,可见苏轼此时潜意识里还有着求进的强烈意图。不好的事也有,那就是曾因没有举驳王文敏盗官钱被罚铜八斤。
再有就是,杭州自古都是一个繁华的所在,因此朝廷各部均在杭州设置有分司(类似于办事处,所以一旦有了公事,当地的知州与通判就得整日陪同游宴,由于苏轼的名气较大,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员都希望他能陪同,按说一同出游对于苏轼那自然不在话下,就是喝酒这件事难倒了“不胜杯酌”的苏轼,因此,疲于应付的苏轼就将杭倅(通判形象地称为“酒食地狱”。
不过,苏轼在杭期间过的总体上还是颇具诗意的。与陈述古所谓交情自不必说,还在杭州通判庭上题写了“隐秀斋”匾额,访僧问道的过的不亦乐乎,以至于像苏轼自己所说“山水穷绝处,往往有轼题字”。倅杭近三年,苏轼在这里写下的诗词被人编辑成书,命名为《钱塘集》,这是一本流传甚广的集子。
至于弟弟苏辙,在杭州期间,除了书信来往外,还有与苏辙一次有意思的文章互动。
某一天,苏辙将自己写的得意之作《孟德传》寄给了哥哥,苏轼读后发现,这里面讲的是宋仁宗嘉祐年间的禁军神勇营逃兵孟德,年少时喜好山林生活,当了兵愿望不能实现。于是休掉妻子,把儿子也给了人,独自逃到华山的深处去了。然而他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总结出,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自己因为不怕死,所以没有被它吓住。再试之其它猛兽,也都是一样的。
苏轼看后在弟弟的文后写道,自己曾听说,巴蜀有个妇人白日里在溪水中浣衣时把两个小孩放在沙上玩耍,一只老虎突然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两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婴儿们不是有胜过老虎的地方,而是赤子之心的气势盖过它罢了。在早期古人眼里,幼儿不过尺把高,故称尺子,也就是所说的“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