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目标(1 / 2)
1981年,4月。
李锋的一部分建议,开始被国家力量开始推动执行。
国内媒体忽然大肆吹风新政策——《改善人民居住问题的几点建议》,实际上,也就是鼓励搞房地产市场化的政策。
过去职工改善住房条件主要是依靠企业和单位分房福利。这得看企业和单位的经营状况了,一些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工人更早的享受到了分房福利。但是,大多数经营很一般的企业,只能给工人提供面积十多平米的单人宿舍。
因为,指望福利分房,可能一等几十年都轮不到自己。
与其这样,不如大力发展商品房市场,让职工自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一次性付全款买房,价格几千上万的,大多数职工估计也是拿不出来。但倘若是分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支付,那么,绝大多数有工作的人都可以买得起,立即就可以改善住房环境。
这份吹风文件,仿佛急人民之所需,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告诉大家,如果大力推行商品房,那么,就不是几千块上万块钱一套房了,未来多半是几千上万才能买一平米。
当然了,一旦开始搞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那么,越早买房肯定是越占便宜,越分享到改革红利。越迟买房,不仅仅不能分享到红利,还有可能成为高价房时代的接盘侠。
虽然如此,地产还是必须要搞。
毕竟,房地产市场可以当作是一种拉动经济增长的杠杆。
这个杠杆,在地产价格很低能够有上涨空间的时候,尤其有效。房价上涨,地产行业景气的周期内,可以拉动很多产业的高速发展,极大的刺激钢铁、水泥、玻璃、家电、装潢等等很多行业的产能扩大。
当然了,等到地产行业增长乏力的时候,相关的工业产能也会因为缺少市场而开始过剩。
不过,muv世界就怕产能不过剩,如果产能过剩了,求再过剩几倍吧!
“所以,先定一个小目标,一线城市房价逐年上涨,逐渐涨100倍!”李锋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完全没站在未来哀号买不起房的小资产阶级那一边。
……
商品房政策暂时采取试点,圈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作为商品房改革试点城市。
这些城市,允许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地产公司,而且,为了深化改革,地产公司要采取股份制,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股东不少于100名,股东身份仅需是共和国合法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即可发起。
首批商品房开发公司,不超过10家。其中,大多数是一些国营的建筑公司发起,也有少数是私人的企业。
深圳特区,某个下海经商,倒腾进出口贸易的青年王九,拿着《参考消息》向着自己的员工和合伙人,激动的表示:“地产大有可为,绝对赚钱。试想一下,深圳和对面香港房价相差近百倍,就知道,绝对有搞头!”
“但是,老板……我们是前线国家!没有大海作为天险,谁敢买房子?”一名员工说道。
“beta在西北地区,要打到这边来,欧亚大陆,差不多都完蛋了,随便做什么生意都是完蛋。”王九说道,“更何况,我们的卖房子,房子到时候脱手,换成钱,兑换成黄金之类硬通货,欧亚大陆完蛋,可以逃到美帝吗!要逃跑的话,我们这边靠海,逃的最快!”
众员工想想也是,共和国跟beta打了十年了。
目前,防线还撑得住,对比其他国家,一触即溃,共和国的军队,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更何况,即使要逃跑,也得赚够了钱,才有本钱去后方国家,醉生梦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