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吐蕃百姓无归属(2 / 2)
吐蕃的百姓一边种棉花,一边也干点杂活,把去年的干草编成帘子,把麻放到水中沤,然后拿出来*绳子,再有就是打猎,把这些东西准备好,等大唐的商队过来时就用来交换。
百姓们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边,说是大唐的,大唐不承认,说是吐蕃的,又不受吐蕃管,这种最终的归属问题实在是太过深奥,百姓们弄不清楚也就不再多想,只要日子能好过,那就行了。
商队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过来,上一次因为吐蕃的百姓刚刚安顿下来,没换到太多的东西,这一次商人们觉得吐蕃的百姓手中的货物能比上次多不少。
这时就围在火堆的旁边商议给什么样的价钱,有的人说可以比上次稍微给的再高一点,毕竟换回去的东西真的很值钱,草帘子和麻绳都被翼州张王两家要去了,给的价钱高,药材则被当地的药铺收走,同样不低,皮毛那更不用说了。
所以多给点钱,好让吐蕃的百姓更努力去做。
有的则是说再压压,就说货物不好卖,能够有更多的赚头。
开始时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还好声商议,说着说着,酒也喝多了,就开始大声争吵,有的甚至准备动手。
就在这时,一直不愿意去猜测张家小公子具体做法又总是放不下的小虫不高兴了,大声叱呵道:“嚷嚷什么?真以为这里成你们的地方了,就算给你们,你们谁能守得住?做事儿的时候不先想想张王两家的意思?”
还在争执的商人被小虫一喊都老实了,他们知道小虫当初亲自和张王两家的那两个小祖宗见过,能说得上话的那种,刚才确实是想钱想傻了,此时被人一说,反应过来,这条路是张王两家的,准确地说是张小宝和王鹃用鲜血铺就出来的。
从这条路赚到的钱,每年还要拿出来一笔专门给埋骨在此地的大唐勇士家人,不是自己这些商人能够控制。
“小虫,那你说,该给什么价钱?”一个商人不想弱了气势地高声问道。
“那你们得先弄清楚,小宝和鹃鹃是如何打算的,为什么这里留下吐蕃的百姓,为什么只让他们种白叠子而不让种粮食。”
小虫提出来两个问题。
商人们也想要知道为什么,一个个看向小虫,等小虫继续说,但小虫却不敢说,他觉得小宝和鹃鹃是打算有一天把弱水河东边直接并入到大唐,只要当地的百姓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以后想并就能并。
见众人看过来,小虫心中合计了一下说道:“因为这条路很赚钱,如果把吐蕃的百姓给吓跑了,以后谁还来种白叠子?我的想法是,把他们的东西能卖多少钱告诉他们,并把我们愿意给出的价钱也告诉他们。
他们觉得我们给的少,就自己去卖,觉得耽误工夫,还不好进彭州,那就卖给我们,不要总把眼睛盯在额外的小钱上面,沙漠中的钱才是大钱,那里湖泊中的鱼虾味道好,药材也多,还有肉苁蓉。
不会让我们少赚,真把事情做错了,惹小宝和鹃鹃生气,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后果,真打算让他们亲自从京城那里赶过来解决?”
小虫的话起到了作用,很多商人都做缩脑袋的动作,觉得脖子冒凉风。
就在众商人决定按照小虫的说法去做的时候,从彭州的方向追过来两匹快马,马上各有一人,到队伍近前,翻身落地,当中一人对着众人说道:“商会决定,遇到吐蕃百姓时,让其亲自到彭州贩卖货物,并告知其大概价钱。”
商人们心中有点不高兴,真按照这样做的话,那他们岂不是少赚钱?难道加入了商会,就不能在额外做买卖?
“至于你们的损失。”来人或许也猜测出了商人们的想法,又接着说道:“你们在这方面的损失,会禀告小公子和小娘子,由小公子想办法补偿,张王两家做买卖,不会可以让合作的人损失。”
商人们这下高兴了,又纷纷说着无伤大雅的话,来人也不想在外面多呆,重新上马准备离去,这时小虫突然说道:“能不能帮我带个信,就说我是否可以帮上忙?”
以下字多点,但不算文字数
换了地方,感觉确实不错,这里其实是我小时候住过的村子,二十年都没有回来看过了,今天上午到处走走,有种特殊的感觉,原来的河,原来的树,原来的田,原来的路全没啦。
转了一大圈,才寻找到曾经依稀的记忆,爬到一个学校后面的山上去,这一块地方竟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二十年前的松树还活着,只不过被人家贴上了标签,山路上长了很多的杂草,应该是走的人少了。
但小时候天黑的早,让我在放学的时候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跟着的那一段路上的坟包还没消失。
小时候能够看到的日俄交战留下的战壕被岁月填平了,以前路边长的叫刺梅果的东西竟然没有人吃,我在一个坟包的旁边摘了几个,也不洗,随便擦擦就吃了,不好吃,没有小时候少水果当零食吃的那种甜。
山被挖掉不少,盖楼房了,我以前山坡上的家也找不到丝毫痕迹,但还有很多的山没人动,估计是承包出去了,明年开春我又可以去山上采山菜,恩,还能拣蘑菇,因为放羊的人没了。
有不认识山辣椒秧子的可以在群中给我留个信,我采到了给你寄过去,至于猫爪子猴腿蕨菜还有松树丁也就是松磨就不要想了,我自己还吃呢,很贵的说,顶多给你寄点当地叫黄泥团子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