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什么才叫计划书(1 / 2)
第一百九十六章什么才叫计划书
两个珍珠的事情只是小事儿,张小宝和王鹃不会把精力放在这种奢华的东西上面,对他们的处世理念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们相信,毕老头四个人也同样不会在乎珍珠究竟值多少钱,大珍珠的质量不错,小贝到现在也没有把它给弄碎了。
随便说上两句,小的那个就决定给李隆基送去,估计到了京城也是入药用,都说年头久的珍珠药力足。
拣起小贝扔下的珍珠,在大理石地面上使劲一转,两者的光辉就相映在一起,经久不停。
张小宝和王鹃见小娃子们玩的都不错,好找四个老头商量关于长江大桥的事情。
“毕爷爷,您说大桥那里能不能收来往的过路钱?平时走渡船同样需要花钱,走桥方便的情况下,少交点也不算过分。”
张小宝提出了第一个事情,要钱,大桥需要维修,现在走的账是望江楼,并入到望江县的财政当中,属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毕老头四个人也不再是当初见张小宝和王鹃时候那样对经济不算太懂的人了,听张小宝提钱,犹豫了下说道:“小宝,大桥上人来人往,必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让税收增加,取一部分维护似乎应该,何必再收钱?”
“既然如此,那便不收了,希望以后的望江县官员不会把这笔钱给贪墨了,每年都会支出,第二件事情是长江摆渡之人,有大桥了,远处的依旧走渡船,近处的全从桥上过,摆渡的人不好生活了。”
张小宝又提出一个事情,在一个新的行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必然会对相关老旧模式形成冲击,干了许多年摆渡的人,再让他们自己找其他事情去做,这不是当权者对百姓应该做的事情。
以牺牲一部分百姓利益而获取地方某项经济发展的官员是无能的官员,不要把百姓当成纸上的数据,那是活生生的人。
四个老头几乎是同时把眉头皱了起来,能修桥就必须修,有桥比摆渡来回运送货物和人方便多了,不能因为摆渡的人就把桥给拆掉,直接给摆渡的人钱似乎不行,那要给他们安排什么事情做呢?
张小宝也不用四个老头自己想,他提出来的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毕爷爷,我家想到的是把这一部分的百姓分成三方面来解决,一方面沿桥墩拉出铁索,两条铁索让渡船挂在上面,省去了被水冲翻船的危险,河中间的桥墩上再用木头修建观河的之处,有人喜欢在那里欣赏景色,就会拿钱让人摆渡到地方。
第二个方面是在分流河上做游船,让摆渡的人联合起来,买或者是先租借给他们大船,分流河水流不是那么湍急,又能解决一批人。
第三方面与望江楼合作,每天在江中捕渔,卖到望江楼,或直接听命于望江楼,三管齐下,原来依此段长江生活的人就有了新的活路。”
张小宝把失去工作的人安排办法说出来,就等四个老头在那里琢磨了。
刘老头等人都不傻,一听张小宝的话就明白,这种事情其实用不着跟他们来说,张家自己做就可以了,既然郑重地提了出来,就只能说明一个事情,让他们把这样的方法记住,以后别处想要发展,不能忘了依靠原来方式生活的人。
姚老头点了下头,说道:“小宝说的我等已知晓,今年春耕早,当地有几处不好的地方似乎没有中白叠子,难道是这里不能种?”
去年冬天棉衣和棉被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年已听说许多原本种植麻的地方已改种白叠子,比起粮食作物的娇贵来说,白叠子对土地适应性非常强,榨出来的棉油又能用来点灯,非常好的经济作物。
除了刘老头之外,剩下的三个老头已经习惯了张家做事的方式,张忠每年一开始,就会做规划,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有清楚地图表描述,舒州今年的规划图文他们看过,每一个地方都详细地分出来应该干什么。
里面没有种白叠子的事情,这点让他们想不透,故此才会询问。
张小宝做的规划,那是最清楚为什么了,他的规划不是瞎做的,是地方官员先依据那里的具体形式送上来一分计划,并且把详细的各项数据同时送上来,通过修改,认可和否定来完善。
听人问了,张小宝就回道:“姚爷爷,我家也知道白叠子更赚钱,能让百姓的收入提高,但舒州现在绝对不能种植,舒州是粮食产地,又有长江与运河交接的水运,京城那里估计今年的粮食依旧不够,需要从这一条线来调。
白叠子好是好,可种在这样的地方就浪费了,舒州不只追求经济发展,还必须要保证京城一线的粮食紧急供应,在苦寒之地以及盐碱地上种种就行了,这里地不好的就种大豆,以豆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