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中国馆 (求订阅)(2 / 2)
“它是否没有地域性?是否钢筋混凝土?只是工业化的、冰冷的?”
“我想我的答案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一次巴塞罗那博览会的主题是世界艺术,那么属于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是什么,该如何在当代以适宜的形式表达,这是我此次所主要考虑的方向。”
白珙桐手搭着演讲台,浑厚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内。
“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人们所习惯于围合式的空间,不管是南方的庭院亦或者是北方院落。”
“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都是产生出安全感与归宿感”
“在我的中国馆设计中,即是以庭院为核心,想要探索出属于当代的中国庭院、建筑形式。”
珙桐又一次微微停顿,沉声说道:“如果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望各位前辈及时斧正!”
简短的开头完毕,白珙桐向一侧黑川雅之做了个手势。
后者点头,点开了电脑中的视频动画,动画在前方的投影幕布上显现。
会议室中,住建部的部长、薛老、吴老以及一位位专家、评委纷纷凝神向动画看去。
他们实在好奇,好奇眼前这位搅动了整个美利坚的青年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卷。
画面徐徐展开,一方四米青砖高墙出现,似乎将天地围合。
中国院子讲究四方围合,中间藏气,气息直通宇宙,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庭院精神所在。
人常道,无墙不成院,无围合不藏气,墙体确定院子的范围,区隔内外。
视角不断拉近,迈入院门,进入门房,穿过影壁,最后才至了庭院
经过了层层的过渡,只迈出一步当即豁然开朗,整个一方庭院展现在所有人眼中。
满座的领导、设计师们瞳孔骤然收缩,立马深吸了口气,继续看向画面的变化。
庭院不大,风格看似是江南庭院园林,它所运用的手法、文化都属于那片土地,可再仔细一看却分明不是,仿佛经过了承接,它不属于过去而独属于现代。
园林中央是浅浅的水景,以水景隐隐有一条中轴线,左侧以围廊将视角观者不断引向前方,右侧是外景有小桥、岩石、乔灌木,而这外景的终点同样是通向最前端
动画不断前进,可以看见的是屋子内不管是八十一岁的吴老,还是三四十虽的中年人,眼睛都越张越大,越张越大。
踏上连廊,连廊蜿蜒在适宜的地方正布置着属于中国的艺术作品,自连廊向外望,间隔着的柱子仿佛是相框正巧框出一幅幅如画的景色。
而从外景走去,则路经的是树木、岩石、天空、土地
一沙一世界,它们似乎就天然的流露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只一看就知道这属于中国。
“不管是长廊,还是其它的建筑”
吴老面色严肃,眼睛竟显得格外犀利:“它并不是照般照抄咱们老祖宗的东西。”
“是将当代人们不需要的东西、元素乃至美学舍弃,保留它的核心、内涵用现代的习惯、工艺与新审美再将其重新表示。”
“整个庭院自然的就蕴含出一种中国的文化底蕴”
画面继续,两条道路一同到达终点,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做为主展厅存在。
建筑被人字形的屋顶所盖着,看起来象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它的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
这座建筑在引入众人眼帘的那一刻,所有人眼睛第一时间睁圆了,纷纷屏息凝神。
它似乎是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是超越时间的质地。
进入建筑内部。
白珙桐开始向众人展示他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仿佛大自然的光线都是任其拿捏。
内部空间的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光线流动于厅堂的东,南,西三侧,有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楼梯侧部。
而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有特殊用处的展厅,则相形之下较为暗
“这应该是中国住宅建筑在现代的一个形式。”
会议室里,有一位中年妇女喃喃自语。
“白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太深了,这座庭院,这个建筑,似乎一沙一石都有着属于老祖宗的东西。”
有一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点头,跟着道。
“没看懂,我没看懂。”
吴老眉头蹙着,也沉声道:“它的文化内核到底是什么?”
动画结束,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白珙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