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多方反应(2 / 2)
郑芝龙同样也感受到了危机正在朝郑家走来。
这次四国联合舰队。对丁云毅是个挑战,对郑家来说也是一样如此。
郑芝豹却似乎感觉到了机会来临,他兴冲冲的对郑芝龙建议道:“大哥。泰西人攻击台湾,咱们郑家水师何不突然偷袭?丁云毅遭到两面夹击,岂有不溃败的道理?到了那个时候,咱们的心腹之患便也算是解决了......”
“你放屁!”郑芝龙一声怒骂:“你怎么脑子里整天都在想着这些事情?你也不想一想,击溃了丁云毅,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夺回台湾?泰西以得胜之师,气势正声,我们能夺回台湾吗?这还是小事,万一被泰西舰队胜了,连我们郑家水师都有危机!”
“啊?为......为什么......”郑芝豹一脸迷茫。
一边的郑芝凤笑着摇了摇头:“四弟。你仔细想想,无论是红夷、佛郎机人还是干腊丝人,我郑家都不惧怕,他们要想正常贸易,都得看我郑家脸色。都得向我郑家交银子,一两也都不能少了。可这次若是他们打败了虎贲卫,则看到了联合起来的力量何其巨大,若他们胜了,则将来他们也会联合起来对付我郑家水师,到那时候。我郑家威严则可能荡然无存了那!所以这次我们非但不能袭击丁云毅,反而还要给予他适当帮助。”
郑芝豹摸了摸脑袋,只觉得这事情实在太复杂了些。
大哥也真是的,和丁云毅当敌人就当敌人吧,怎么又莫名其妙的联合到了一起。难不成还要帮着丁云毅打仗不成?
郑芝龙也不和他多做解释:“老三,你和莽二率领战船,游弋于附近海域,一旦开战,千万不要参战。丁云毅若胜,则趁势夹击泰西舰队。若败,也同样出击。我料以丁云毅的性格,就算败了也不会让泰西人好过,四国联合舰队大战未停,我郑家水师忽然袭击,一则可以让他们畏我如虎,二则也可以窥视台湾。”
“是!”郑芝凤和郑芝豹一起应道。
“总之只有一条!”郑芝龙声音猛然提高:“台澎二地万万不可落到泰西之手,不然,整个福建的局势都要变了。”
福建的天,是要变了。
巨大的危机,正在降临到丁云毅的身上,降临到台湾澎湖,也同样降临到了福建。
这,是泰西国对大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而此时在福州,福建巡抚张肯堂也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四国联合舰队的到来太突然了。
“我身为福建巡抚,名义上节制台湾、澎湖,但实际上丁云毅才是这两个地方的主人。”张肯堂一脸忧虑:“丁云毅把台湾澎湖打造成了自己的地盘,水泼不进,针插不进,朝廷的手根本就无法伸进去......这且不说,自从他收复台湾之后,福建大小官员人人都有功劳,一个个对他都感激得很,纷纷说他好话。郑芝龙这段时日态度也忽然大变,似乎隐隐然也站到了丁云毅的那一方,丁云毅的势力已经成了......”
“抚帅,现在我等应当如何。”他的心腹黄谷山小心问道。
“静观其变。”张肯堂来回走了两步:“无论如何,不能让千辛万苦收回来的台湾澎湖重新落到泰西人的手里。万一丁云毅败了,则不顾一切,起福建全部之军,连同郑芝龙的水师,再强行把二地夺回来!”
“郑芝龙?他会听命令吗?”黄谷山有些担心。
“我是福建巡抚,也是逼也要逼他出兵!”张肯堂厉声道,但随即又叹息了声:“丁云毅虽然有野心,但镇守台澎二地还是颇为有方的,只希望他这次不要败了才好......”
黄谷山一怔,没有明白抚帅意思:“既然如此,那大人还......”
“我和他没有私人矛盾,甚至对这人我还是很欣赏的,但我当的是大明的官那。”张肯堂苦笑一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谷山,你稍等一下,我写一份密折,你立刻快马启程,带到京城去亲自呈交给皇上。”
张肯堂落笔如飞,很快写好。
密折上大略说了下四国联合舰队进犯台澎之经过,然后又写道丁云毅这个人本事是有的,目前看也是忠诚于朝廷的,但此人野心太大,和郑芝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随着他的权势逐渐增大,台澎二地简直成了他的私人王国,旁人不容染指。长此以往,便没有人能够控制他了,还请朝廷引起警惕。
又写到了丁云毅和郑芝龙最近态度上的变化,似乎已经走到了一起,这成了福建最大的一个隐患。万一二人真的联手,自己这个巡抚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这次泰西四国大举进犯,还需要靠丁云毅和他的虎贲卫抵挡,暂时不宜动他。等到此次危机一过,朝廷当想办法削减他的权利,甚至将其调离台澎......
这份密折一旦落到崇祯手里,那么对丁云毅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张肯堂将密折封好,交到黄谷山的手里,嘱咐其务必快马送到京城,不得耽误。
黄谷山小心翼翼收好,辞别了张肯堂,飞马离开福州。张肯堂这才略略放心,但让他没有想到的事,事情远远非他所想的那样......
......
福州城外。
“这便是张肯堂给皇上的密折吗?”
“是。”
“哦,知道了,这份密折留下,把这份送给皇上吧。”
“大人,这可是掉脑袋的罪那!”
“你换密折被发现不过是自己掉脑袋,可是不按我说的去做,却是全家死绝,你说哪个重哪个轻?”
“是,我明白了。”
“不用害怕,我都帮你安排好了,一旦有变,便把你全家暂时送到爪哇去,我保你全家一世衣食无忧。”
“是,小人多谢大人,小人这就去了。”
“去吧,到了京城小心从事,不要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