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 第120章(1 / 2)
对于莫、安两国联手出兵玉国的事,风国朝廷要比唐寅分析得透彻。
莫国作为出兵的主导一方,当然是担心风、玉两国合二为一,对莫国形成包夹之势,要想削弱风国,先攻实力较弱又无天险可守的玉国也是最为合适的。至于安国,只是辅佐的一方,之所以肯出兵,也是看中取胜后可瓜分玉国所能得到的利益。另外,两国的出兵还有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无人肯去帮助玉国。
唐寅和灵霜成亲,等于让风国和玉国的关系变得比结盟还要亲密,而放眼列国,基本都是风国的敌人,所以莫安要攻打玉国,非但无人会谴责两国,反而还会对其声援。
其次,莫国本是风国的盟国,有莫国在,想攻风难上加难,上次伐风联盟的惨败就是个教训,现在,莫国与风国公然决裂,川、贞等国自然乐观其成,甚至还会想方设法的去讨好莫国,为日后的第二次伐风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为有这些种种的因素存在,使莫国出兵玉国变的有恃无恐,也料定无人肯出兵援助玉国。
这时候的邵方,又表现出雄才伟略的一面。事实上的情况和他料想的一模一样。
当莫安两国大军*近玉国边境的时候,玉国举国哗然,朝廷也是乱成一团,灵霜紧急派出使者,去往莫安二国交涉。前去安国的使者倒是见到了安王越泽,不过越泽对退兵之事只字不提,只是一再表示安国与莫国向来交好,而玉王当众羞辱莫王,出于安莫两国的情谊,安国无法袖手旁观。
玉国想劝安国退兵的打算以失败告终,不过这还是比较运气的,至少使者是平安无事返回了玉国,而去往莫国的使者则没那么好运了,邵方连见都未见,直接下令,把玉国来使凌迟处死,最后切下脑袋,送回玉国。
劝不退莫安联军,玉国朝廷只能退而求其次,向其他公国求救。川国、贞国、桓国对于玉国的求援都以种种的借口推托掉了,就连神池也是以不插手列国之事而拒绝援助玉国。
强敌压境,玉国本身无力抵抗,又劝不退敌兵,还拉不到援军,整个国家的形势业已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到了这个时候,玉国的大臣们再忍不住了,向灵霜提出最后一条路,向风国求助。
灵霜听闻大臣们的建议,面露苦色,她最不愿意求助的人正是唐寅,而且她和唐寅的婚事根本就是一场闹剧,岂能当真?现在去向风国救助,风国也未必肯帮忙,很可能还是去自取其辱。
她在唐寅面前所受的侮辱已经够多了,她可不希望再受一次羞辱。
灵霜现在的心情大臣们都能理解,他们也不想向风国求助,但现在玉国真的是再无其它的退路,但凡还有一线机会,他们也不会出此下策。这时候,玉国的右谏议长史周忠挺身而出,向灵霜拱手说道:“君上,臣愿出使风国,此行必能让风国出兵援助我国。”
右谏议长史相当于右相门下的参谋,品级比丞相长史还要低,属四品到五品之间,在朝堂上,这也是最低级的官员了。听周忠说一定能请风国出兵援助玉国,人们都不以为然,即便是君上亲临风国,也没有十成的把握能请得动风国出兵,他区区一个从四品的右谏议长史能做到?
右相崔腾沉声喝道:“周大人休要口出狂言,快快退下!”
周忠正色说道:“君上,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不能请动风国出兵援救,我提头回见!”
崔腾吸气,眉头大皱,灵霜亦是露出沉思之色,想了半晌,她方问道:“周大人真的如此有把握?”
“是的,君上!”
“好吧!我派你去风国,能不能请出风国的援军倒还在其次,但务必不能丢我玉国的脸面。”
“君上尽管放心,微臣必不辱使命!”
玉国的右谏议长史周忠出使风国,当他到达盐城的时候,唐寅也正好从提亚返回。在王府内,唐寅召见了周忠。
周忠年岁不大,三十出头的样子,长的相貌堂堂,气质出众。唐寅对他的第一印象不错,心里也大致清楚他的来意,不过还是问道:“周大人来我风国不知有何贵干?“唉!”周忠长长叹了口气,反问道:“现在刀锋已架到风王殿下的脖子上了,难道殿下还不自知?”
唐寅以及在场的风国大臣们同是一愣,没想到这个玉国来使会讲出这么有震撼性的开场白。
很快,唐寅回过神来,仰面大笑,还特意向自己的上方看了看,问道:“不知周大人此话怎讲?刀在哪里?又是何人架刀?”
“刀就是莫安联军,而架刀的人,是列国!”周忠面色一正,说道:“列国纵容莫安两国出兵玉国,原因何在?就在于削弱风国!我玉国向来忍让,从不与人结怨,口碑甚佳,这次莫安敢出兵玉国,皆因我家君上和风王殿下的婚事。在列国看来,玉风联姻预示着两国要合二为一,为了削弱风国,首先就是除掉玉国,而玉国一旦灭亡,下一个出兵的对象必是风国,到那时,列国联手,共同伐风,风国岂能不步玉国后尘?现在的形势,又岂不是刀已架到风王殿下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