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昔(一更)(1 / 2)
鞑靼当时俘虏宪宗,就是打着要挟大胤朝,争取谈判谋好处的心思。
谁知道大胤朝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萧太后可以狠心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不顾儿子死活,拥立新帝,整顿朝纲,调兵布防,一鼓作气,对鞑靼宣战。
当初鞑靼王耶律非常气愤,在开战前,要抓了宪宗去阵前杀了祭旗,后来还是军师李啸天出面说情,这才求得耶律留下宪宗一命。
耶律对李啸天这位来自胤朝的军师非常倚重。
李啸天是个非常有才的人,不过为人过于孤傲,在胤朝官场屡屡受挫,深受排挤,这才一怒之下,投了鞑靼。鞑靼人彪悍粗犷,生性直接,没有胤朝文人的酸腐和弯弯沟肠,李啸天在鞑靼混得风生水起,凭着自己的实力得到鞑靼王的赏识和重用,并被封为鞑靼国师。而事实证明,鞑靼在李啸天的提倡改革下,渐渐一统,势力也在迅速的扩展。
但鞑靼所占的领土皆在北部,远没有大胤朝的领土辽阔富庶,耶律这才将眼睛瞟向了大胤朝这块让人垂涎三尺的肥肉。
然英宗上台之后,却一改宪宗执政时的怀柔政策,他崇尚武力,知人善任,提拔底下年轻武将,与胤朝打了几场战役,双方皆有胜负,却也是异常的艰难。
那时候耶律才刚刚征服草原部落,兵力本就有所损耗,再面对胤朝派过来的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武将,连李啸天也摸不准那些牛犊子的用兵手法。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最后一战中损兵折将严重,耶律为了保存实力,只能从阴山退兵。以石碑为界,停战谈和。
当时,鞑靼利用了宪宗获取了胤朝送来的一笔赔偿,解决了战争带来的萧条之苦。而后宪宗便随着鞑靼大军回王庭,一直被圈禁在铁牢里,每当鞑靼受灾,他们一准要拉出宪宗送到边关。要挟胤朝送粮草财帛。
战后结束,是英宗君临天下,大胤朝的子民不会在意谁当皇帝。只要皇帝开明,爱民如子,轻徭薄赋就好。因而鞑靼拉着宪宗这个过气皇帝去索要钱财,不过是讨个没趣。谁会去搭理他们?
宪宗在鞑靼人眼中。彻底没有了利用的价值,还要多费一个人口粮,白养着他,这让耶律很来气。几次三番想要杀了宪宗泄愤,却都被李啸天阻止了。
他说,胤朝正强盛,宪宗活着,他们可以不管他过得是否连条狗都不如。但宪宗若在鞑靼死了,他们却有了借口。眼下他们鞑靼内忧未解。不宜动兵祸。
耶律觉得李啸天言之有理,便留了宪宗性命。不过却没有让他再当个囚徒白吃饭,允许他带着手链和脚镣,跟在他身边,除了谈论政事的时候将他打发看守起来,其他时间,就连如厕,也要带着宪宗,让他在外面守着,闻臭味。
耶律的这一举措,是为了打击和取笑宪宗,并以折辱他为人生一大乐趣。他堂堂的胤朝皇帝,最终只能沦为沦为阶下囚,沦为跟屁虫。耶律要让他的子民都看看,宪宗是如何在他面前奴颜屈膝,苟延残喘的。
虽然耶律的折辱让他生不如死,但妻儿接二连三的死讯,却让宪宗生出了求生的,他从未那么迫切的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有一种人,生来就有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宪宗便是这样的人。
他的笑容永远是那般温和惬意,他开口说话时,便让人不自觉的跟着他的思维走。连李啸天也不曾想到,他们在之后会成为无所不谈的知心好友。
宪宗的囚徒生活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发生了转变。耶律不再将他当成身边的一条狗,许是被他的才华感染,竟鬼使神差的让他教导自己的儿子汉人文化,一介阶下囚,一跃成为了王子之师。当然,不可能真的让鞑靼王子拜一个胤朝过气皇帝为师,但王子却是真心实意的将宪宗当成了自己老师,敬重有加。
宪宗在鞑靼的这段过往,说出去,定要被人当做天方夜谭,可这却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事情。
他凭着自己的亲和力,凭着自己的舌灿莲花,凭着自己过人的魅力,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他这十九年不得归朝,不是因为别个,是因为他的子民,他的家国,他的母后胞弟,他的朝臣抛弃了他。
他每一次好不容易有机会与旧部联系,最后却是连累了他们。
他只是想回去故土,可是他们连这样的机会都不肯给
宪宗想不明白,他们到底还在忌惮着他什么?
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还有什么可害怕的,至于将他的所有旧部,都赶尽杀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