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林黛玉游杜甫草堂(1 / 2)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常感内心孤寂,忧愁难遣。这一日,她在睡梦中,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待醒来时,竟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而又充满诗意的地方。
她缓缓起身,环顾四周,只见绿树成荫,小径通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和草木的清新气息。黛玉心中诧异,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正当她迷茫之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姑娘可是迷路于此?”黛玉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蓝色衣裙的女子,面容姣好,眼神中透着温和与聪慧。
黛玉微微欠身,轻声道:“小女子名唤黛玉,不知为何来到此地。敢问姑娘,此乃何处?”
女子微笑着回答:“此处乃杜甫草堂,乃诗圣杜甫曾居住之所。我名唤诗涵,常来此地。姑娘既来之,不妨一同游览。”
黛玉心中一动,点头应允。
二人沿着青石小径前行,路旁花草繁盛,蝶舞蜂飞。
黛玉不禁叹道:“小径幽深花满径,蝶舞蜂飞意自闲。此景虽佳心犹寂,情思难寄彩云边。”
诗涵听闻,赞道:“姑娘好才情,出口成诗,真乃妙人。”
不多时,来到一座古朴的茅屋前。茅屋虽简,却别有一番韵味。
黛玉轻声道:“茅舍虽简蕴沧桑,岁月留痕诗意长。想那杜公居此地,心怀天下墨留香。”
诗涵点头:“正是。杜公之诗,忧国忧民,感人至深。”
走进屋内,只见陈设简单,却透着一股清雅之气。
黛玉缓缓移步,眼中流露出感慨:“屋内清寒墨韵悠,桌前笔砚诉离愁。杜公昔日挥毫处,壮志未酬梦未休。”
诗涵应道:“姑娘所言极是。杜公一生坎坷,却始终心系苍生。”
出了茅屋,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庭院,中间有一方池塘,荷花盛开,荷叶田田。
黛玉驻足池边,吟道:“池塘荷叶映天光,粉荷娇柔暗自香。风动涟漪心波动,相思无尽水中央。”
诗涵微笑着说:“姑娘心思细腻,这荷花在姑娘眼中也有了别样的情思。”
继续前行,来到一处碑林。碑上刻着杜甫的诗句,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黛玉轻抚石碑,轻声诵读:“碑林石刻墨痕深,诗句传情古韵存。千载风骚凝此境,忧思难忘泪沾襟。”
诗涵说道:“杜公之诗,历经千年,仍能触动人心。”
此时,一位老者走来,听到黛玉的吟诵,不禁赞道:“小姑娘对杜诗理解颇深啊。”
黛玉欠身行礼:“老丈过奖,小女子不过略抒己见。”
老者笑道:“姑娘若有兴致,不妨与我一同探讨。”
于是,三人在一棵古树下坐下,谈论起杜甫的诗作和其背后的故事。
黛玉说道:“杜公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短短十字,道尽家国之悲。”
老者点头:“姑娘聪慧,能解其中深意。”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草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