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永恒地脉机和灵魂熔炉(2 / 2)
这个已经破碎的世界反倒是让天谴这个缺点消失。
当然更让林默生感兴趣的是后面一部分没有验证的狂想,那才是‘永恒地脉机’被取名永恒的原因。
在建造出这台机器之后,地精的天才们突发奇想,那就是世界是从虚空中汲取能量和物质,那么虚空中的能量和物质从何而来?
他们提出的一个猜测就是从古至今,奔流不息的时光,这是万事万物因果,运动的交汇形成的事物,不会衰竭,不会干枯。
既然世界可以从时光和虚空中汲取能量,物质,那么永恒地脉机自然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到达那一步,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永恒。
当然这更近乎于狂想,中间有太多的技术难题还没有攻克,而现在地精一族奇金王国已经濒临灭亡。
林默生初略消化了‘永恒地脉机’的知识之后,又看向另外一本书籍。
这本书籍他看的时间更久,远超‘永恒地脉机’,足足过了六个小时,林默生才意犹未尽地合上书籍。
他转头看向地精大长老,“带我去灵魂熔炉那里去看看。”
地精大长老坚定地摇了摇头,“那是我们族最后的底线,除非贵客可以拿出让我看到希望的东西,不然恕我无法带贵客参观。”
“这很合理。”
林默生坐在原地,他周围的时空向着他开始坍缩,本来就幽暗的书阁内,一时间光辉消失,难以言喻的沉寂之感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好在这种沉寂之感没有持续多久,一滴滴明净的三光神水如同彗星般从林默生坐的地方喷涌而出。
每一滴三光神水凝聚日月星三光,以紫微道韵凝练,除了紫微帝宫,很少有地方能够找到这种神物。
一滴滴三光神水悬浮在空中,凝而不散,与林默生观想的一尊尊身神结合,化作一方星域。
这方星域之中,有诸多普照诸天的大能业位之力,虽然这些业位之力并不完整,但如果能够投影到这个星辰完全消失的世界碎片之上,有很大概率接引根本界照耀诸天的群星光辉,帮助这个消失在诸天世界中的碎片重新定位时空。
地精大长老凝望着这片近乎真实的星空,眼中涌出浑浊的泪水,过了半晌,喜极而泣说道,“这就是书籍中记载的星空啊,真是美丽。”
随后他以手按在心脏说道,“尊贵的客人,请随我来。”
林默生将三光神水收回体内,跟着地精大长老打开书阁的暗门,继续向下而去。
越往下走,死寂感越发浓郁,周围的温度也在迅速降低,终于,走了接近一个小时之后,众人来到了一片茂密的地下丛林。
这是一处高大的地下洞穴,上面垂下的石钟乳如同天穹上生长的密林,周围一株株奇异的植物茂盛异常,它们散发出或紫,或幽蓝,或暗红的光辉,如同夜色中眨巴的眼睛。
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座茂密的丛林之中,没有一点虫鸣兽叫,生机与死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到了这里,林默生没有跟着地精大长老直接贸然走进丛林。
他念诵着金光咒,眉心之中青金色的莲花绽放,一道视之不见的光辉笼罩他和三十多位茅山弟子。
地精大长老看到这一幕,并没有多说什么,等林默生做完这一切,才领着林默生继续前进,来到密林中间,这里的植物迅速减少,中间露出一大块死寂之地,裸露的黑色岩石之上摆放着一尊巨大的,如同大鼎一般的机器,这枚机器连接着上万个金属密封罐。
这些金属密封罐就像是棺材,里面摆放着一只只地精的尸体,不少尸体在半透明的密封罐之中已经完全消融,化作液体,这些液体重新注入到机器之中,似乎在炼制着什么东西。
地精大长老一番操作,机器发出轰鸣声,周围原本安静的植物们开始高歌,如同动物一样唱着歌谣,那声音古朴苍劲,摄人心魄。
涂子言心中大惊,如果不是自己身上有着星辰法袍,有着道子的金光咒庇护,恐怕仅仅只是歌声,就足以让自己完全失去抵抗能力。
他看向仍然兴致勃勃的林默生,小声问道,“师兄,他在干什么啊?”
“提取灵魂源质。”
林默生目光灼灼地回答道,“你可以理解地精们在残缺的世界中,制造了残缺的六道轮回仪器,从而保证他们还会有新生儿降生。”
涂子言倒吸一口凉气,他总算明白自己的师兄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地精部落了。
地精大长老的制造也进入了尾声,他打开一个导管,拿出准备好的容器,导管之内流出灰色的,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流体。
足足装了一导管,地精大长老才小心翼翼递给林默生。
林默生接过容器,认真查看里面的灵魂源质。
虽然他凭借系统,凝练出了六道轮回泉眼,但就相当于一个管理员,只知道用,对其中很多的奥妙根本无法理解。
而眼前,地精们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达到了一小部分六道轮回的效果。
不说多的,仅仅只是这台仪器,就足以幽冥之中大量没有六道轮回泉眼的鬼朝们发疯了。
“可惜,即使我们提取出了灵魂源质,但是新生儿诞生,也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是技术上有错误吗?”
地精大长老目光灼灼地看向林默生,他直觉这个外来者知道答案。
“不,不是技术错误,是源头出错了。”
林默生肯定地说道。
“源头?”
地精大长老带着些许困惑。
林默生一边观察手中的灵魂源质,一边回答道,“灵魂源质是注入地精体内,帮助胚胎受孕,诞生出高智慧生命,但生命不只是由灵魂源质构成,随着北欧世界彻底毁灭,伱们地精整个种族,就像是没有了根系的植物,血脉正在慢慢枯萎,即使有灵魂源质注入,也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