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援助罗马(1 / 2)
从141年开始,张棣和他的后裔,带领着八旗已经控制东罗马将近半个世纪。相比东方的稳定,西方的战争连绵不断。张棣不仅在西面的巴尔干不断与欧洲诸国鏖战,在北面还不断受到金帐汗国的威胁。特别是金帐汗国,是仅存的蒙古人国度,对于自称蒙古大汗的张棣极为仇视,时常与他统治的东罗马帝国开战。
持续的战争导致张棣的损失极大,他的基本盘是来自中原的汉人门派三旗,以及波斯的汉人、汉人与波斯人混血的五行旗,总人数不过五万人,繁衍了半个世纪,才增长到十万。这些人不仅要与西面和北面的敌人交战,还得控制整个东罗马数千万人口,压力极大。
而张棣又不能贸然吸收本地的希腊人,否则会遭遇到西罗马一样的下场,为了扩大基本盘面,张棣持续地前往中原招兵买马。无论是张无忌还是张允炆,都乐见桀骜不驯的武术家跑到万里之外,永远别回来,因此非常支持张棣的做法。
武术家在国内会被可怕的皇帝镇压,跑到异域则是建功立业,成为人上人,任何智商正常的武术家都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也有一些犯罪分子在明朝无法生存以后,想方设法逃亡到东罗马。天长地久,在武术家和明朝的民间,大秦国就成为了人渣、恶棍以及所有无法在大明混不下人们的天堂。
146年,张棣的孙子张瞻基薨,世子张祁镇即位。张棣在明朝声名不显,在西方却被称为“帝国毁灭者”,因为他接连消灭了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张祁镇即位以后,对西方自称蒙古大汗、罗马皇帝,对东方则自称大秦王,并且派遣世子张见深返回国内,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门派支持。
张文奎接见了张见深,发现他貌似胡人,拥有浓厚的罗马血统。张文奎不希望异域的张氏皇族失去汉人血统,于是要求东罗马的后妃均要来自国内。张见深表示可以接受,但是必须效仿明朝皇室,后妃来自某一门派,这样可以获得该门派的支持。考虑到峨嵋派已经垄断了大明张氏皇室的后妃,张文奎不允许峨嵋派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就指派武当派成为了东罗马张氏皇族的通婚对象。于是张见深迎娶了武当七子之一殷梨亭的后裔殷氏,并且接受了一部分武当派武术家随行,返回东罗马建立西武当派。
张见深的东行刺激了无数武术家的野心,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武术家前往东罗马想要建功立业。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大部分的武术家都埋葬在高加索和巴尔干的寒冷森林之中,只有少数才得到了东罗马皇帝的册封。
密集的人流往来,同时刺激着经济的往来。从应天一直到大明堡(君士坦丁堡,上万里的路程全部被张无忌的后裔控制着,保证了道路的通畅,新的丝绸之路再次开启。每年都有无数瓷器、丝绸从东方运抵西方,又有无数象牙、珠宝从西方运抵东方,巨大的交易量促进了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发展到了巅峰时代。
不过沿途各国过高的税收也令张文奎和张祁镇稍稍有些不满,而且陆路的运输量有限,无法促进更大规模的贸易。无论是连年战争的东罗马,还是穷奢极欲的大明,都需要开拓更大规模的税收渠道。于是,海上交通被两国提上了日程。
张文奎极力推动到海上实现两国的交通,他在接见张见深并了解了东罗马的实际情况以后,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既可以彰显武功、满足内心渴求,最重要的是又可以避免被皇后殴打的事情,那就是援助东罗马。
从道义上而言,东罗马皇室出自太祖张无忌,和大明是兄弟之国,援助东罗马在战乱频繁的西方生存下来,天然属于政治正确,无论任何人都没法指摘张文奎。
从军事上而言,蒙古余孽金帐汗国迄今为止没有被消灭,与东罗马鏖战不休,成为了大明的心腹之患。大明以消灭蒙古立国,只有死的蒙古帝国才是好的国家。
好在张文奎脑子非常清醒,知道从陆路上援助东罗马千难万难,绵延万里的长路,会拖垮一切军队和后勤。
最好的方法,是从海上援助东罗马。海运可以满足巨大的军队运输量,顺便发展海上经济贸易,维持援助东罗马的战争,毕竟谁都不想白干活。
于是在1461年,也就是张见深带着他美丽的妻子离开应天返回东罗马的那一年,张文奎下令派遣三艘军舰,顺着海岸航行,探索前往东罗马的海路。
一年之后,只有一艘军舰返回,汇报说并没有直接前往东罗马的海路,他们从应天出发,沿途经过交趾、满剌加、苏门答剌、狮子国、古里,一直抵达海水泛红的海洋,登陆以后,再走几百里地,就到达了东罗马国的东面领土。他们拜见了大秦王张祁镇,后者大为震惊,因为军舰几乎与世子张见深同时出发,却比他要早半年抵达东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