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日罗战争(2 / 2)
议会是西方各个利益阶层斗争的妥协产物,然而大明国内并没有类似的经历,这不妨碍门派利用议会。从195年开始,各个门派就开始鼓噪,宣称大明之所以累败于西方,非军械不足,乃制度不足也。
显然,门派找对了方向,依旧处于封建时代的大明,短时间内是根本无法追上西方列强。但是他们的目的别有用心。门派宣传,大明必须开议会,启民智,利用人民的力量来抵抗西方列强。
如果这时候在位是明朝任何一位皇帝,都会对门派的举动嗤之以鼻,个别残暴的君主,甚至会怀疑门派试图争权夺利,毫不犹豫地清洗门派。但是目前在位执政的是慈禧太后,身为女人,缺乏男人一般对权势的把控方向,她在门派的人员的劝说下,决定召开议会。
这简直是一场闹剧,各地乱哄哄地开始了筹备会议。他们照搬西方的制度,按照每个省两名议员的数量,应天特选一位,在全国产生65位议员,然后集结在应天的练武堂,召开所谓的全国议会,然后制定了一套《大明宪法》。
在这套宪法中,规定一切权力归属于议会,由议会选举产生国家的执政官员,税收、交战等一切权力,也都归属于议会。而皇帝只有批准颁布的权力,等于将皇帝置于君主立宪的地步。
明朝是一个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度,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议会如此作为,等于造反谋逆。
慈禧太后即使再蠢,也不会放任手中的权力,她拒绝了议会的一切提议,宣布议会是非法的,强行解散议会。不过出于名声的考虑,慈禧太后并没有杀戮各个议员,而是将他们驱逐出应天,返回各自的家乡。
回到家乡的议员等于老虎回到了山上,他们依仗各自的门派,发表了一系列荒谬的言论,试图用舆论逼迫朝廷将权力归属于他们。软弱的慈禧太后并没有足够的应对方法,造成了大明内部的事实分裂。她只能紧紧抓住新军,犹如刺猬一般地防卫应天。
慈禧太后心力憔悴,199年她卧病不起,自知寿命不长,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11岁的皇帝是否能够承担大明这副重担。糟糕的是,由于近三代张氏皇族子嗣艰难,张成守没有皇室近亲可以在慈禧太后之后辅助,如果一切都托付给官僚,那将会变得非常糟糕。
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指定新军大总统袁世凯的长女袁伯祯为皇后。
按照明朝皇室的传统,为了保护皇子的身心健康,都在2岁以后结婚生子。如今皇帝才11岁,不符合规矩。然而慈禧太后无可奈何,只能急病乱投医。她考虑到,一旦新军大总统成为皇帝的国丈,必定会竭力维护皇帝。同时,袁伯祯年长张成守9岁,是个成年人,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丈夫。
1月,皇帝匆匆迎娶袁伯祯,国丈袁世凯加封国公,麾下所有军官都加官进爵,以此笼络新军,维护皇室。
11月,慈禧太后驾崩,这个可怜的女人终于不用承担重任了。接下来,皇帝亲政,皇后辅政。一对年轻人成为了这个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四亿人口庞大国家的新统治者,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艰难崎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