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精准分析(1 / 2)
“方才你想说什么来着?”
李浔试着缓和尴尬的气氛,开口询问着卫汐。
正沉浸在幼时回忆中的卫汐,被李浔的话语打断,略显慌乱的收回情绪问道:“你说什么?”
“你方才不是说有人不希望看到我们成亲?”李浔询问着宫内小道未说下去的话题。
闻言,卫汐先是恍然大悟,随后神情立马就暗淡了下去。
有些往事,或许已经尘封在时间长河,但在为家人眼里那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卫汐祖父卫云中乃是梁洲将军身边的副将,李家起兵夺取天下时战死沙场。
随后卫禹城继承父志,为维护大渝的安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毫不夸张的说,大渝数十年的安宁,卫家也有着极大的功劳。
十二年北周寇边,举兵进犯北境葭阴山,卫禹城据守葭阴关天险阻北周大军两年之久。
陈录在武兴殿将蒹葭山之战一题,基本是还原了当年的情景。
当然,只是当年未有破袭鹿儿山小道一说。
北周正面久攻不下,不得不采用阴谋传播卫禹城谣言。
当时年轻的李无畏起了疑心,直接下旨将其裁撤。
表面上卫禹城接旨回京赋闲在家,实则当时还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当裁撤的圣旨到达葭阴山时,跟随卫禹城多年的副将一听当场震怒,若不是被其他人拦着,恐怕宣旨的公公就横尸当场了。
确实此事导致卫禹城手下将领怨言挺多。
蒹葭山守军日夜提防,随时要应对北周可能的偷袭。
两年来,守关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眼里,都到达了一个临界点。
手下有将领说,咱们在北境出生入死,朝廷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就要裁撤主将,这是要寒众将士的心?
也有将领说,朝廷根本不管蒹葭山将士死活,补充兵源一事申请不知多少次,朝廷是能拖就拖,拖不过就送些歪瓜裂枣来。
长此以往,这蒹葭山还怎么守,关破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对朝廷失望至极的将领,更是口出悖逆之言。
将军,朝廷如此不信任咱们,不如咱们反了吧?
临阵倒戈自然算不上什么君子行为,不过若是此举能帮助北周夺取天下,怎么也算立下了些许功劳,想必待遇定是不会比在大渝差。
当时这种论调不在少数,似乎都支持倒戈北周。
闻言,卫禹城当场大怒呵斥众人:尔等身为大渝将领,如何敢说出此等大逆不道话来,要是谁敢再言及此事,不如现在就将卫某的项上人头送给北周做礼。
卫禹城身为主将,众将士就算心有不甘,也不敢再言其他。
就这般,卫禹城以一己之力将众人压了下来。
随后轻车简从返回京城,自此赋闲在家。
北周此时一见计划成功,立马挑起大渝东南境叛乱。
如此大渝首尾不能相顾,这才导致了十年前的蒹葭山之殇。
而卫禹城也因此国难,旧疾复发吐血身亡。
身为军人,当战死沙场,方才是军人荣耀和归宿。
卫禹城如此窝囊的离去,原本那些心有不满将士,此刻再也没有了束缚,当即就有了反叛的心思。
消息走漏,李无畏惊慌不已。
可那时又要应对东南境叛乱,根本无暇他顾。
结果思来想去,竟然将主意打到了年仅七岁的卫汐身上。
七岁的孩子能做什么?
李无畏当真还是离谱之极。
直接派人将其送到军营,将那些将官召集了起来。
皇帝使臣只带了一句话:即今日起,卫汐就是长乐郡主。
这就很是让人奇怪了。
卫禹城长卫辰已至弱冠之年,该被敕封的啊他才对,为何偏偏要封赏卫汐?
因此,当真是封赏吗?
跟随卫禹城的将官,自不是傻子,如何又看不清当今圣上的想法。
但凡这些人敢对大渝不利,首当其冲的就是卫汐兄妹。
所以,圣上是用卫汐兄妹的命来要挟他们啊。
卫禹城待他们如何?
亲如兄弟啊,谁人没有受过他的恩恵?
好些人的命都还是他救的啊。
他们能眼睁睁的看着卫汐兄妹受难?
多番思量下,众将官不得不服软。
随后,朝廷虽未刻意为难众将官,却是将这些人打散充入其他军队。
操作也是极见手段,明升暗降。
自此不久之后,长乐郡主府传出卫辰疯癫的消息。
一时之间,京城震动。
卫禹城长子卫辰自
小才智过人,兵法策皆有不俗造诣,被喻为最有可能接替卫禹城之人。
如此之人,说疯就疯了?
世人再不相信,可自李无畏派出太医前往诊治确诊,而不得不信。
最终徒留下世人感叹。
十年来,卫家在朝堂上随再无有过发声。
按理来说,如今卫家应该已不足以圣上忌惮,为何世还要传卫汐克父克兄?
其实也很简单。
卫家旧将虽已被打散,但总有些人仍然忌惮着卫家。
想想,卫禹城欲谋反一事传言,并非只是北周造谣,大渝朝堂就会相信为真,肯定有朝堂之人推波助澜,方才会导致事件的发生。
所以啊,卫家如今遭遇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浔远在北周,听得最多肯定多为外界传言,自是不知其中真相。
如今听卫汐说来,也是吃惊不已。
说来啊,卫汐这些年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