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尘世多烟火(1 / 2)
连绵大雨,一直下了两夜一天。冬日里下这般大雨,着实少见。
几日不见太阳,气温降得颇为厉害,便是余长安也觉得颇有冷意,所以在离开寒霜驿的时候,师徒二人又买了一套衣服,置办了些其它物事,花去两枚大钱。
在付钱的时候,余长安突然想起,那天晚上自己应该把那地上的长刀也捡了,这样的话多少也能补贴一些成本。
师徒二人离开时,太阳悬挂在苍穹,地面上水气受烈日炙烤,又受北风照顾,生出些许泥壳,再加上时不时能见到些石块铺在道上,一路倒也称得上畅行无阻。
顺着古道东去,时不时能遇上行人,有的往寒霜驿赶回去,有的与师徒二人倒是一个方向。
中途的时候,还遇见了一个小商队。
这是一群远行的包袱客,大家结伴同行同归,里面多是些挑担背箱的货郎,还有些卖手艺的篾匠、木匠、泥瓦匠。
听他们说,北边又起战事了。
蛮人们也不知发什么神经,今年明明没什么雪灾,它们也频频叩关南下,看那架势似乎真打算冲进关来。虽然蛮人都被边军拦在关外,但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多少也些担心,所以早早南下返乡了,毕竟命只有一条。
得知诸葛小象是个搬血境的武者,货队诸人对他更是热情大涨,邀他师徒二人结伴同行。
诸葛小象是个健谈的人,与那些人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一路上胡吹海侃,颇为惬意。
余长安倒是安安静静的竖起耳朵,听那些老少爷们说着南来北往的诸多见闻逸事,听得是津津有味。诸葛小象偷偷告诉少年,这货队里虽然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但也藏着三五个武者,其中领头的那个身材魁梧的女子,还是个凝窍境的武者。
货队到底是要做生意的,遇到村子也会停下来,进村兜售一些货物。
那凝窍境的女子武者也是一个包袱客,推着一辆小车,车上挂着一面大锣。
遇见了村子,她就会领着队里的货郎们到村口摆摊,待诸人准备妥当,那大锣一连三响,声音清脆悠长,颇为好听。
余长安看得羡慕不已,心想自己以后也来试试。
货郎们的货物倒也不少,什么碟碗瓢盆,什么糖面盐麻,还有那梳钗鞋帽,诸多货品不一而足。卖的最多最好的是什么,余长安不知道。但卖的最欢乐的,一定是孩童们喜欢的诸多玩具。
香包、泥人、拨浪鼓,灯笼、彩旗、小面具,这诸多小玩意儿,引来村中孩童聚集,阵阵欢声笑语跌宕起伏。
那周围的人,不论是货队的,还是村里的,不管男女老少,听着这银铃儿一般的笑声,都露出笑颜来。真是好一派红尘滋味烟火气。
好在这一路没有遇到什么意外,也没出现什么劫匪恶徒,一行人且走且停,一路倒也相处愉快。
几日后,众人抵达了一处叫作慕濡的繁华小镇,众人依次散去。
他们要在这里分别,各自回家了。
同行一路,虽然相处时短,但少年却生出一些不舍。
那女子武者见状,送了少年一个小面具。那面具是个小小的牛头样式,看上去虽称不上精巧,但却颇为可爱。
那少年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连摆手,但眼睛却一直挪不开。
女子一脸阔气的说道:“长安小弟,你且收下吧,他日江湖再遇,你也送我一件,不就好了嘛。”说完之后,女子还顺手揉乱了少年一头短发,最后没给少年拒绝的机会,推着她小货车,一溜烟就没影了。
那武师却有些吃味,一脸不爽,大家都是人,厚彼薄此,太不像话了!
这一路上,诸葛小象倒是时常与那女子攀谈,可那女子总是一脸戒备的看着他,弄得诸葛小象郁闷不已。
虽然对那武师多有戒备,但女子对这少年却是颇为亲近。余长安顶着一张大众脸,身材体格也不出众,但谁叫他年纪最小呢,一路上众人对他自然颇为照顾。
至于诸葛大师傅,这么大一个老爷们,还是个搬血武者(至少众人的认知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别人来照顾?
师徒二人在慕濡镇歇了一晚,第二天找了个一个牙行,雇了一辆马车,打算乘车北上。
找了老半天,却没什么人,愿意接他们这一笔生意。
因为年关将近,大家都不太愿意出远门,他师徒二人的目的地在长兴山,一来一回得有小半个月,年关指定是赶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