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铁矿进展(1 / 2)
炼钢炉的大型构件制作,并没有其他人想象中的快速或急迫。
一方面是因为高炉所生产出来的铁水,大部分都用来制造矿场使用的矿车系统。
这些东西的需求量,可不是满足现状就够了的。因为会随着开矿的进展,矿坑愈来愈深入,需求量也随之上升。哪怕矿车数量不用增加,轨道还是要往更深处铺设的。
所以在带人操作两回如何制作大型构件,林文理就将图纸一丢,让那几个铁匠科的弟兄自己琢磨去。即使做出废品,林文理依旧让弟兄们继续尝试。
因为他现在的重点,还是在提升铁矿产出的效率上。炼钢炉当然也很重要,但他负责最后的把关就好。
再说锻炼人手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跟高炉点火的作业不同,大型构件的浇铸在未来会有无数回,但高炉点火的作业,一座高炉只需要一回。
点火作业,林文理还可以自己来,随便搞,反正结果是大家要的就行。但大型构件制作,要是培养不出其他人手,那岂不是每回都要自己来!
作为一个立志坐办公桌的总经理,而不想在第一线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林文理可说是毫不藏私,并让人大胆去尝试。
就算真的没有灵性或悟性,按照操作规范照表操课,该不会出错吧。
假如这样还有错,那就是工班的班长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假如是因为大家不熟操作规范,那就是识字的工班班长没有尽到讲授的职责。
技术文件都丢一本下来了,还示范过两回。再不行,那就只能换其他工班的人上,眼下这一批去摇碎石机的手柄吧。
把狠话一放,林文理就跑到了大志铁矿躲风头去了。任凭他再有耐心,也遭不住被人用一样的问题一回回重复地问。
那玩意儿又不是埋地雷、拔引信的安全插销,一个弄不好就原地爆炸,把自己送上天。浇铸大型构件才没有那么难,不就是用数量可以把技术喂出来的东西。
而跑到大志铁矿的林文理,当然也不是单纯为了躲人而已,在这里也是有重要任务。
原本订下的计划,是希望每周至少来一次大志铁矿视察。除了解答弟兄们的问题外,还要看看有没有什么隐患需要改进。
但前一阵子因为炼焦炉与高炉点火的准备作业,之后又是为了大型铸件,已将近两个礼拜没来大志铁矿了。
再加上矿车系统的布建可是新的课题。虽说下发了操作规范,但没有来看一看,光是用电话联系,林文理还是有些担心的。
第一要点就是如何合理分配轨道,其铺设位置与矿车使用范围的关系。虽然尽可能在操作规范的文件上载明了,但从铁矿矿区的电话回传,矿区的弟兄还是有不少疑问。
所以林文理这回过去,除了现场亲自讲解外,还需要调整那些已经布下,但位置不合适的轨道。
因为人在挖矿时的习惯,除了跟着矿脉跑以外,还会无意识地以轨道、矿车这种人造物为主轴来发展。只要轨道铺到的地方,自然而然成为了’主’矿道。
也就是说假如轨道铺设在不适合的地方,很有可能成为误导的线索。虽然不至于挖掘者会丢失矿脉这最主要的追踪点,但还是有可能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力气,从而影响矿石产量。
其次在不需要的地方铺设轨道,多少也有浪费材料的顾虑。尽管林文理大手大脚地让铁匠科的人不要怕做坏,但也不是说在其他地方就能纵容浪费。
第二要点就是每回来都会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弟兄们的工作进展,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可以加快一些开采效率的。
煤矿那边有当地的老师傅带着,不太需要林文理去关心。
再说供应煤矿的主力还是联合体内其他矿主的矿场,汉津钢铁厂在平乡煤矿插旗的主要作用就是宣示存在感的。只要不犯大错,损失人命,效率是不太在意的。
相较之下,大志铁矿这边可也跟钢铁厂一样,是从无到有开始建立的。
一堆没有经验,只有力气的矿工,林文理是恨不得亲自带着、盯着。但是钢铁厂那边的事情更重要,所以他只能拨空过来。
这点时间,他只有在一开始弟兄们连挖掘矿石的动作都还不熟的时候,才有拿起铁锹或十字镐,一同帮忙挖矿。
到后来在矿区内的主要工作,就是各种帮忙收拾善后。包括但不限于指正一些挖掘时的坏习惯,在稳固矿道的工程上拾缺补遗,还有救援上的演练。
尤其是最后一项,更是包括工具摆放、矿道设计与轮值班表等一系列的学问。要如何做才能在发生紧急危难事件的时候,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展开有效救援。
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在外面的人可以掌握坑道内弟兄的位置。那么在有必要施救的时候,才不会往没人的地方浪费力气。
这就要靠严格遵守的班表安排。像是有几个人上工,负责几号坑道等等讯息,不论内外的人都必须遵守与纪录。
幸好铁矿这边会遇到的问题比较少,要是像煤矿那边,随时都有可能挖到煤气层,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矿坑爆炸或矿工窒息等事故。
要不然这样的地方交给一群彻头彻尾的新手来开采,怎么让人放心。这是平乡煤矿有那些当地的挖矿老手盯着,否则林文理还不三天两头就想办法往煤矿那边跑。
所以每一回来到矿区,哪怕会被大家抱怨,但是只要看到不合标准的地方,林文理还是会带着人去改善。
这种要命的事情,可轻忽不得。所以大家抱怨归抱怨,事情却不会放在心上,也就是不方便那么一会儿而已。
要是会留积怨,以林文理怕麻烦的性格,大概会省事事省,睁只眼、闭只眼给忽视了。等以后出问题了,各人造业各人担,没毛病。
所幸这个时代的人都崇拜读书人或是那些手里有本事的人,而读书人又特别通情达理,没有那种穷酸的硬脾气。更妄论他们还都曾是军人的身份,所以只要是有道理的事情,他们都不会抗拒。
又因为矿区这边的宿舍建好了,所以林文理预定会留在大志铁矿三天。除了指导矿车铺设与挖矿事宜外,还要将矿区的规划做出定案,并告知矿场的人。
大志铁矿矿区跟钢铁厂那边的宿舍设计不同。后者的设计是考虑以小家庭为单位,一个家庭独居一间,但前者就是军营式的集体宿舍。
而且林文理也不打算在矿区摆太多人,所以矿区宿舍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建造速度也就比钢铁厂的宿舍快上许多。
除了宿舍外,还有保管枪枝与开矿用炸药的军械室,以及保管工具与管理矿区的办公室等建筑,也都使用从钢铁厂运来的砖,建造起半永久性质的建筑。
就只有存放矿石的仓库比较随意,还是用之前搭好的棚架。这也是因为矿石几乎都是当天马上拉走,没有多少需要保存之故。
而且一般人偷铁矿石,少了不值钱;量大……真以为矿区的人都是瞎子不成?
但这样的布局终究只是暂时的,只要有条件,还是会建设比较正规的仓库来存在。林文理的规划,就是要给这些将来会用上的建筑预留空地,并且告诉众人。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因为铁矿产量的问题,大志铁矿的常驻人数已由最初的两百人,扩张到现在的八百余人。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开采。
虽然有铁路轨道通过,但因为没有火车头可用,所以日常运输都是靠畜力配合人力运送。走一趟回汉津钢铁厂,就需要一天的时间。
其实之前大志铁矿的人数还要更多,因为包含从坑道内将矿石运出来也都使用了大量的人力。这些人原本都是被派来支持建造宿舍的,后来为了加快矿石开采的速度,所以被留下来。
但自从矿车、轨道等零件被送来后,林文理调了一部份的人回去钢铁厂。矿区这边,实在是太拥挤了。
不然想认真开发这处铁矿,恐怕将后备第三师的现有人力全部投放进来也不够。
毕竟在林文理这个大穿越众的记忆中,他曾经生活过的地球,同样地点的这处大冶铁矿在全面开发时期,在矿区生活的人数多达四万人。即使是矿场内第一线的矿工,也有五千人之多。
但那是用破坏性的开采法,整座山都被挖出一个天坑来。而开采矿石的主力可不是什么铁锹或十字镐,更不是什么电动或气动工具,而是挖土机!
可是这个大金朝荆州汉津县石黄镇的大志铁矿,没有那样的开发条件。
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与其他条件下,最大地压榨出大志铁矿的能量,林文理私心觉得,这可是比重建汉津钢铁厂还要困难的任务呢。
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因为钢铁厂对于铁矿石的需求,所以大志铁矿这边增加了挖掘的人手。固然矿石的产出增多了,但也随之增加运输的人手,这样才能确保产出的矿石被送到钢铁厂。
可是不可能无限制地把人力投入在这方面
。汉津后备第三师的人数有四五千人,看起来很多。但要按照林文理的想法把一厂两矿全部运作起来,这点人手是不够的。
诚然现在有相当多人力都放在盖宿舍这项工作上,但其实营造科的弟兄数量已经降低到期望着冬天来临前,所有人都有屋瓦可以过冬都有些危险的程度。
如何调配人手,已经成为林文理这位总经理的一大考验了。所以他必须来到矿区看一看,跟弟兄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