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纸翻花(1 / 1)
惊铜一棒响锣开,
撂地圈成七尺台。
郭氏翻花随手变,
枣枚扣碗任君猜。
一番把戏千般巧,
神州大地处处开。
这首歌谣唱的是纸翻花,纸翻花是一门传统的技艺,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纸翻花,这种小玩意儿你玩过吗?
此乃我国一种传统纸制工艺品,“小玩意儿,大智慧”还是一种传统益智玩具,老人玩纸翻花能够锻炼手腕,幼儿玩纸翻花能识色彩,年轻人玩耍纸翻花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脑力,老少皆宜的纸翻花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遗产。
有位民间手艺人玩转纸翻花,一沓纸两根木棍在他的手里有着72般变化,手艺人所在的村庄每年制作纸翻花消耗10吨纸张,150万根竹签,一天最多的时候卖掉4000多个,一年售卖二三十万个。
纸翻花乃我国传统纸质工艺品,也是民间艺术品,又称之为“变花“、“十八变“、“十八翻“、“纸翻花”。
这里面所说的翻花,就是指通过横翻、竖翻、上翻等多种玩法,让纸翻花在手中变换出多种花样。翻花玩起来,花中有花,花姿多变。有十八变和七十二变之称,“多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态的变化,二是颜色的变化。
玩翻花可用两手配合,熟练后可单手翻转。可按上下左右顺序,翻花朵,单手撵转双杆使花朵盛开。
玩转方法,任你琢磨,这也正是翻花开发大脑的魅力所在,翻出的花型任你想象——哎哟,不错哦!
“彩虹桥,芭蕉扇,蘑菇花,花中套花,含苞欲放,斗色争妍,开花结果,羞羞答答,舞动青春,雄鸡独立,母子相抱,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团团圆圆”等等。
纸翻花制作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粘,纸与纸之间,先后粘连,纸翻花的蜂窝形状大小需要统一,容易变化。一支完整的纸翻花作品,工匠人需要用12天左右的时间完成,由此可见,纸翻花的制作工艺也十分繁杂。
纸翻花起源于清朝昌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皇宫贵族公子哥们的玩具,后在民国时期传入了百姓家。
咱们今天要说这位民间手艺人,乃是纸翻花的十六代传人,名唤郭远峰。
因晚上摆摊卖纸翻花成为网红,郭远峰的祖辈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在北京经营这么手艺,居家搬迁至福州,遍地开花成了好多人童年的回忆,白天的郭远峰在房屋中介上班,晚上摆摊售卖纸翻花。晚上郭远峰的摊位围满了看热闹的游客,只见他两手拉,一撮一顿,倒着变是彩虹桥,顶着变是石拱桥,对折一变就是芭蕉扇。郭远峰大哥还是一位80后帅哥,手上不停的变化着各种造型,嘴里说着妙语连珠的贯口,迎来周围游客的一阵喝彩,瞬间俘获了小朋友和家长的心,彻底爱上了这款传统的玩具。郭远峰说,这门手艺的传承光是制作就十分讲究,全程都得是手工制作,选用的纸张原料具有拉力好、吸水性强等特点,在经过粘贴、凿切、造染、制壳和制棍等20道工艺手序制作完成。粘贴所以排在纸翻花工艺的首位,纸与纸之间都是要先后粘连,纸翻花的蜂窝形状大小需要统一,才会容易变换,一张完整的纸翻花作品,一个工匠需要12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郭远峰的纸翻花品种已达几十种,一款金刚葫芦娃翻一下是向日葵,一甩变成小灯笼,黄颜色的外表一翻变身绿颜色,还有一款复杂的纸翻花一甩一朵鲜花盛开,一甩满是硕累果实,还有一款18变。
郭远峰相比其他纸翻花传承人,他的特点是表演时贯口是一大特色,引来一大批嘻哈演员争先学习,甚至还引起德云社的关注。
作为中国的传统益智玩具,纸翻花已记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中,让我们一起保护与传承,让小物件显现大智慧,走向日常生活。一种民间手艺的传承,还要不断地创新,才会衍生出新的生命,郭远峰的纸翻花不仅融入了贯口的特色,还将其与福州传统文联相联系,打造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创产品,他设计的一个外形似“福扇”,寓意“福善”,扇面上绘有“朱熹讲学”图的文创作品。
郭远峰作为16代纸翻花民俗文化传承人,他的目标是将技艺发扬光大,他的父亲为纸翻花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郭氏的家族里男童都要熟悉纸翻花制作流程,他13岁就学习了印浆,14岁学习凿切,15岁印染,16岁学习粘贴,17岁走上销售一线,郭远峰已将纸翻花益智类的“18变”,“36变”,“72变”系列产品申请了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们说,这种玩具神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