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破藤甲兵何需火攻?(1 / 2)
孟获猛地一怔,双手不由自主地再次揉搓着双眼,想看得再清楚一些。
当视线终于聚焦,他清晰地看到了眼前之人——不是丞相诸葛亮是谁?
他一身儒袍,手持一柄洁白无瑕的羽扇,轻轻摇曳间,仿佛能扇动世间风云。
“孟获,我们又见面了。”
孟获的心中五味杂陈,充满了愤怒、不甘与无奈。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四周,只见赵云、姜维等将或立或坐,皆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显然对这场“重逢”早有准备。
孟获的心沉了沉,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身影。
那人躲在人群之后,低着头,似乎不敢与孟获的目光相接。
孟获瞬间锁定了那个身影——朱褒。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与失望,原来,自己竟是被这个信誓旦旦要共治南中的“兄弟”出卖了。
“朱褒!”孟获怒喝一声,声音中带着难以遏制的愤怒。
朱褒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雷击中一般,躲得更靠后。
原来,那日故且兰城一战,朱褒早就被吓破了胆,根本没有再反抗大汉的意志。
后来在夜郎城的反叛,完全是得了姜阳的密信,故意为之。
在夜郎城放姜阳进城的,也是朱褒。
姜阳之所以能处处占先机,就是因为朱褒一直在给他传递信息。
这次让他找到了机会,便擒拿了孟获,前来邀功。
“朱褒,本大王哪里对不住你,竟然如此对我!”
孟获的声音如雷鸣般在营帐中回荡,他的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直视着那个曾经的“兄弟”。
朱褒本来还有些畏畏缩缩,听到这话,再也按耐不住,一步跨出道:“孟获,你还有脸说,王副将是怎么回事,你不会不知道吧。”
听到朱褒这话,孟获也开始支支吾吾起来:“我……我……”
原来,朱褒早就知道王副将与孟获之间的眉来眼去,也暗中将王副将的亲兵策反了一队。
那日在夜郎城,便是他将计就计,让王副将的亲兵开门,然后趁机把王副将杀了。
丞相直视着孟获,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孟获,这已是你第五次落入我手,你可曾心服口服?”
孟获抬头,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略显沙哑却坚定无比:“丞相,此番被擒,非我孟获无能,实乃朱褒使诈所致。
我孟获一生征战无数,从不知‘服’字怎写。
今日之败,不过一时之挫,他日我必卷土重来,与丞相一决高下!”
丞相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手中的羽扇轻轻一顿:“孟获,你屡战屡败,却仍不知悔改,更以‘使诈’为借口,岂是英雄所为?你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无情!”
孟获见状,心中虽有惧意,但更多的是不甘与愤怒:“今日本王落在你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本王就是不服。”
丞相猛地一挥手,营帐内的刀斧手立刻上前,准备将孟获押出营外处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姜阳站了出来:“先生且慢!
孟获虽屡战屡败,但其在南中威望甚高,若今日贸然杀之,恐引起祝融夫人、木鹿大王等人心生反意。
这都抓了他五次了,届时我军将前功尽弃,得不偿失啊!”
丞相闻言,目光微转,看向姜阳。
他缓缓放下羽扇,沉吟片刻后,终于开口:“仲贤所言,也有些道理。
孟获,你且记住,今日我放你回去,乃是念及南中百姓,不愿多造杀孽。
如果下次被抓住,还不降,那就别怪本相不客气!”
孟获闻言,抬头望向丞相,然后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道:“丞相,我孟获虽非智者,但也知恩图报。今日丞相不杀之恩,我铭记于心。若我下次再被丞相捉住,定当心悦诚服,归顺大汉!”
说完,孟获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
孟获离去后,众人商议下一步的动向。
姜阳率先打破了沉默:“孟获此去,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手下人马虽已大减,但凭借其在南中的威望,仍能号召起不少部族的支持。
然而,仅凭他自身的力量,恐怕难以与我军抗衡,因此,他必会寻求外援。”
“外援?”丞相闻言,眼神微眯。
姜阳点点头:“南中之地,尚有诸多部族未归顺我大汉,其中最为棘手者,莫过于乌戈国主兀突骨。孟获若要反击,乌戈国无疑是他最大的依仗。”
李恢闻言,主动站了出来,他是南中都督,对南中各族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于是接过话茬,详细解释道:“左将军所言极是。
兀突骨此人,性情刚烈,自恃拥有藤甲兵,便视天下英雄如无物,故而不愿向我大汉称臣。
那藤甲兵,更是他的一大依仗。”
“藤甲兵?”
赵云等人都很好奇。
李恢微微一顿,继续道:“藤甲兵之所以厉害,全在于其藤甲。
这藤甲乃是用山间野藤制成,先选上好的野藤,经过火烤、水浸、油泡等多道工序,最终编织成甲。
此甲轻便坚韧,既能防箭矢,又能抵御刀枪,且藤甲上涂抹有特制的药水,遇水不沉,实在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
赵云等人闻言,皆是面露惊异之色,他们虽久经沙场,却也从未听说过如此神奇的甲胄。
赵云更是忍不住问道:“如此说来,这藤甲兵岂不是无敌之师?”
马岱也眉头紧锁,沉声问道:“既然藤甲兵如此厉害,那我们可有破解之法?”
李恢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在南中之地,藤甲兵确实未有敌手。
其藤甲之坚韧,加之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寻常兵器难以伤其分毫。
更兼藤甲兵勇猛善战,往往能以一当十,令敌人闻风丧胆。”
大帐内陷入一片沉默。
丞相轻摇羽扇问:“你是说,那藤甲乃是浸油制成?”
李恢点点头。
丞相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从容:“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藤甲兵虽强,却也并非无懈可击。”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
姜阳想到火烧藤甲兵的典故,于是,他在手心写下一个“火”字,然后伸到丞相面前,低声问道:“先生,您的计策莫非是……”
丞相微微一笑,看了姜阳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仲贤果然聪慧过人,一点即通。不错,我的计策正是如此。”
姜阳暗道:火烧藤甲兵肯定有用,不过《三国演义》中曾提及,先生因火烧藤甲兵而心生愧疚,甚至有折寿之说。
虽然这些多是后人的附会之辞,但姜阳也不愿让先生背负这样的心理负担。
于是,他来到丞相身边,压低声音耳语了几句。
丞相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
随后,丞相给赵云、姜阳、马岱等将领一一安排军令。
孟获败退而归,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懑,他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与诸葛亮抗衡。
于是,他果然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乌戈国。
孟获跨上战马,率残部穿越崇山峻岭,直奔乌戈国而去,抵达之后,他未及喘息,便直奔兀突骨的宫殿。
“孟获大王,你为何而来?”兀突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孟获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屈辱与不甘,缓缓道:“蜀汉丞相诸葛亮,智计无双,我屡战屡败,南中危在旦夕。特来求助于大王,望大王能伸出援手,共抗强敌。”
兀突骨野心勃勃,久有称霸南中之志。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等这一天已久:“孟获大王,若要本王助你,你需承诺,日后南中之地,以我兀突骨为尊。”
孟获闻言,踌躇起来,不过,他一想到自己在诸葛亮面前颜面尽失,那份不甘与愤怒再次涌上心头。
他咬紧牙关,目光坚定:“好,我孟获在此立誓,若得大王相助,日后南中,自当以大王为尊!”
“好!”
于是,兀突骨召集了两个将领,一个叫土安,一个叫奚泥,他们带领了三万大军,都身穿特制的藤甲,从乌戈国出发,向着东北方向挺进。
大军行至一条江流边,这条江名叫桃花水,江边两岸生长着茂密的桃树,多年来桃树落叶不断飘入江中。
兀突骨率领的大军抵达桃花渡口后,便在那里扎下营寨,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汉军。
与此同时,丞相也命令探马去侦察孟获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