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刘备欲往新野(2 / 2)
姜阳心中已经想好了水车的样式——水转筒车。
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记载。
而东汉时候,就已经有水车出现,这是改良,算不得突兀。
“安西将军,你是说不用人力,便可把水提到一丈多高吗?”
公输衡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姜阳点点头,转头道:“先生可知道水车制造之法?”
公输衡轻轻一笑:“将军简直说笑,这水车制造之法,老夫又岂能不知。”
“既然如此,就请先生带人,先打造一架水车吧。”
“可是将军,水车也需要人畜用力,才能把水往高处提啊。”
“放心吧先生,你先打造一架水车出来。”
“喏!”
在几十个工匠的努力下,只用了一天,一架水车便呈现在姜阳的面前。
姜阳看了看,很满意。
公输衡拱拱手:“安西将军,幸不辱命。”
“有劳!”
“安西将军客气,老夫也想知道,将军要如何不用人力,就把水提往高处?”
想了想,姜阳让公输衡对水车进行了改进,在水车的边缘,加了十几块木板。
公输衡大为不解:“安西将军,这些木板有何用?”
“等会你就知道了。”
姜阳也不废话,让他们做好之后,把水车安装到河里。
这却是一个比较费功夫的活。
要先在河中打好基础,并制造一个一丈高的支架,再把水车放上去。
用了三天时间,水车终于安好了,在水流的带动下,快速转动起来。
公输衡看得眼睛都直了。
他没想到,仅仅只是加了十几块木板,就能让水车转动的这么快。
只要装上水斗,便能够提水。
紧接着,姜阳让工匠拿来早就准备好的十几节竹筒,让他们斜着绑在水车上。
随着水车的转动,竹筒先是在河里灌满水,到高处又倾倒出来,顺着一旁早就准备好的木槽,流向高处。
“安西将军心灵手巧,老夫佩服。”
姜阳却摇摇头:“这一切都是公输先生的做的,跟本将有什么关系?”
“这......”
公输衡一时不明白姜阳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筒车,就是公输先生所创。”
公输衡虽然不明白原因,只得点点头。
第二天,刘备在姜阳与丞相的陪同下,到了这里。
只见筒车在水流的推动下缓缓旋转,筒体中的清水如丝如缕般洒向田间,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刘备见状,眼中闪烁着惊喜与赞叹。
“此乃何物?竟能如此巧妙地把水提到高处,连人力都不用,就能灌溉农田?”刘备忍不住问道。
姜阳微笑着解释道:“此乃水转筒车,乃公输先生所制。”
刘备听后,连连点头称赞:“妙哉!妙哉!有此神器相助,我蜀汉农业何愁不兴?”
他随即下令重赏公输衡。
公输衡受宠若惊,正欲推辞之时,却见姜阳在一旁微微点头示意。
他于是恭敬地接受了刘备的赏赐。
紧接着,一群农民在姜阳的安排下,也来到了筒车旁边,他们目睹水转筒车带来的便捷,心中满是欢喜与感激。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眼中闪烁着泪光,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感谢刘备。
“多谢陛下!”一位年长的农民代表颤声说道,他的声音里满是激动与真诚,“以往,我们为了灌溉,日日夜夜辛勤劳作,肩挑手提,苦不堪言。如今,有了这水车,我们再也不用为水源发愁,可以安心耕作,期盼丰收了!”
刘备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扶起几位年迈的农民,眼中满是温情与关怀。
“诸位快快请起,朕乃天下之主,理应为民解忧!”
丞相手持羽扇,面带微笑,率先向刘备躬身行礼:“恭喜陛下,天降吉兆,此乃上天垂青,大汉复兴有望!”
姜阳紧随其后:“陛下,此乃天意所归,吾等将士必当誓死追随,共谋大业!”
马良则温文尔雅,轻声细语:“陛下仁德布于四海,此番祥瑞,正是民心所向,天意难违。愿陛下乘此东风,扬帆远航,一统河山,再续汉室辉煌。”
刘备闻言,心中也是十分激动。
他站起身,环视四周,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诸公之言,令朕心潮澎湃。
此等祥瑞,确是上天对我等复兴汉室决心的肯定。
朕誓要带领诸位,荡平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言毕,周围的将士和农民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备就像有用不完的劲,亲自负责筒车的推广,一直忙到了初冬。
随着第一场雪下来,刘备终于忙完,要回江陵。
归途之中,天象骤变,寒风凛冽,江陵城内外一夜之间银装素裹。
刘备回到宫中,未及暖身,便觉一阵寒意侵骨,咳嗽之声再次响起,打破了宫中的宁静。
姜阳和丞相闻讯,急忙赶来,见刘备面色苍白,心中大骇,连忙吩咐御医前来诊治。
“朕不过咳嗽几下,没什么大碍。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去新野一趟。”
丞相丞相眉头紧锁,忧虑之色溢于言表,看着姜阳,二人相视无言。
“陛下,您身体尚未痊愈,切莫再动前往新野之念。”
姜阳言辞恳切,试图劝阻。
刘备却轻轻摇头,目光坚定。
丞相上前一步,语气温和道:“陛下,新野虽重,然您之安康,乃我大汉之根本。若您不顾身体,强行前往,恐生变故,于大局不利。”
刘备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然而,他最终还是开口,声音虽弱却坚定:
“朕意已决,此番必去。尔等无需多言,只需为朕准备妥当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