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清理奸细(1 / 2)
姜阳猛的抬头朝人群看去。
这个时候会发出这个声音的,有可能确实是老百姓,但更有可能是敌人。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自己人。
到这时,姜阳心中明白,之前突然引发骚乱,肯定是有人推波助澜。
他试图找出说话的这个家伙。
可惜,这人说出这句话之后,再也不吭声,姜阳看了半天也没找到。
让姜阳揪心的是,老百姓开始慢慢讨论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刚刚平静下去的局面又会一团乱麻。
“各位父老。”姜阳上前一步,“本将说的是不是真的,大家很快就能验证。
最多五天,第一层的房子就能修好,到时候就直接分给大家。”
听了姜阳的话,直接有人大声问道:“将军,万一到时不分给咱们又如何?”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
如果说一定会分给大家,等于没有回答。
如果顺着他的问题,真说不分又怎么办,又会加深大家的疑虑,让现场陷入恐慌。
想了想,姜阳大声道:“昨天晚上,大家睡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家睡在汉军的军帐里。”
“我们一家睡在汉军帮我们搭的草棚。”
“……”
昨天,姜阳去追杀曹军水师的时候,丞相带着余下的汉军,帮受灾的百姓搭了草棚。
有些实在来不及搭草棚,汉军便让出了自己的军帐,让百姓住在里面。
“既然如此,大家为何还不信本将的话呢?”
就在这时,一个妇人站了出来:“将军,奴家信你!”
姜阳一看,是那天夜里阻挡他拆房的妇人,没想到,现在她竟成了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的人。
“将军,老夫也信你。”是儒衫老者。
“将军,我们也信你。”是泥瓦匠。
“将军…”
百姓七嘴八舌,表达着对姜阳的支持。
姜阳不停拱手,心中大定。
不过,万一百姓中间还会有曹军的奸细,或者有其他不怀好意的人,再使劲煽风点火,他这土楼也就别想修了,能不出乱子就不错了。
想了想,他上前一步,又大声说道:“那天晚上点火的是谁,大家都见到了,是曹贼。
那天晚上灭火的,大家也看到了,是汉军。
为大家遮风避雨的,大家也看到,是汉军。
如今,最不希望大家修房子的,就是曹贼。
所以,接下来,有任何人胆敢质疑,胆敢闹事,直接以曹贼奸细论处。
格杀无论!”
最后这四个字,姜阳说的极重,就是要以此震慑宵小。
果然,这句话一出,整个城内鸦雀无声。
很多百姓这才想起来,这可也是一位将军,刚才没杀他们,已经是祖上保佑,如果再闹事,只怕会凶多吉少。
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也始终没有再跳出来。
见场面震慑住了,姜阳便挥手让大家继续开工,他一边往城楼上走,一边把何勇叫到身边:“百姓之中,有可能还会有曹军的奸细,让隐卫也穿成百姓的衣服,去把他们找出来。”
“喏!”
快上城头,姜阳又转身嘱咐道:“另外,再多派五千军士过来,注意,分批过来,不要让百姓惧怕。”
“喏!”
何勇领命而去,丞相等几人周围绕过来:“仲贤,以你之见,是何人使坏?”
不等姜阳回答,傅肜便急切道:“要么是曹军的奸细,要么是城内的大族。”
姜阳点点头:“那一夜,大量的曹军没能逃出城去,弟子认为,多半是曹军的奸溃兵。
城内的大族倒不可能,他们没有那么傻。”
丞相也点点头,以他对这些世家大族的了解,这个时候,拼命巴结汉军还来不及,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使坏。
随着工地附近的汉军逐渐增多,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想要使坏的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汉军看起来是很好说话,可他们手里的刀枪,也是沾了血的。
工程进行的很顺利,第三天的时候,城外的石块便运了进来,把地基全部做好。
这几天,准备夯土墙的土,也堆得老高。
而筑墙用的工具,木匠们早已准备妥当。
可谓万事俱备。
夜里,一处汉军的军帐里。
几个汉子正在窃窃私语,渐渐的,他们似乎起了冲突,越说越激动。
“明天,汉军就要开始垒土墙了,等他们垒起来,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逃出去。
都怪你们几个太怂,那天要是跟我一起发难,那姜阳小儿,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镇住局面。
如果那天事成,咱们就跑出去了,哪像现在,整天被围在这里。”
另外几人都低下了脑袋,不过有一人还是小声嘀咕:“你不是也只说了一句?”
男子过去直接给嘀咕的人一巴掌,显然他是个小头目。
“我只说一句?不要再说就暴露了。
如果你们胆子大一点,在其他地方也出声,把这些黔首都调动起来,怎么会出现后面的情况?”
帐篷里的几人,一个个低着头,再也不敢出声。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我要是你,就不这么大声!”
男子大惊:“谁?”
“你爷爷。”
话音刚落,支撑军帐的几个木棍突然被砍倒,军帐一下子坍塌了下来,把几人裹在里面。
在帐篷外面,已经围了一圈人,看装束,分明是汉军。
他们挺盾持枪,挎着刀剑,一看就是精锐。
男子不停挣扎,想要破军帐而出,可他连剑都拔不出来,只得不停大骂:“小人!敢不敢放爷爷出来,与你大战三百回。”
“哼!等大爷满足你,来,打!”
那帐篷外面的人,抡起手中的长枪,便冲帐篷里面的人使劲拍。
惨叫声四起。
不一会儿,建帐篷里的人不再挣扎,汉军才把他们拖出来。
这时候,里面的人一个个鼻青脸肿,鲜血直流。
有些人分明已经被砸断了骨头,哀嚎不止。
这一幕,在整个襄阳城里四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