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32:国丈举贤荐皇叔,侍中上章参桓温(1 / 2)
桓温欲伐中原,企盼已久,偏逢参军郝隆献上朝廷回函,桓温看罢,顿时没了酒宴兴致,便直接递于三弟桓豁,“唉......为兄一腔壮志,却不能为大晋效力,令人寒心呐。”
桓豁看了一眼朝廷回函,说道:“莫非朝廷不用兄长?”
“正是。”桓温气得鼻子直冒粗气,说道:“荆州之地,庾翼生前在此经营多年,自我上任,庾氏诸人,多有不服,处处构害。此番不用我,想必是庾希暗中又进谗言。”
桓豁道:“小弟敢问,兄长之志。”
桓温道:“桓某尽忠社稷,欲讨平天下,收复中原,还二京于天子,筑盖世之功。”
“兄长既有荡平天下之心,何不先为朝廷收复西蜀。”桓温脸上泛起一丝诧异,桓豁接着说道:“成汉王李势,自从登基,秉性骄狂,昏庸无能,亡国之兆,只在旦夕,只可惜满朝大臣,偏安一隅,却无尽心之人,使得太后为群臣困扰,难知实事。”
“嗯......三弟之言,果然见识不凡。”
桓豁道:“兄长志在高远,应如雄鹰伏翼,待机而飞。大丈夫在世,志在四海,何必只顾中原。”
桓温听了,深以为然:“我枉怀一身壮志,久无施展之时,如今不可北伐中原,唯有收复西蜀,以展我志。”
依照桓豁建议,桓温开始在荆州募兵备战,打造兵刃,操练兵马,等待时机,伺机伐蜀。
......
桓温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疏,请命讨伐西蜀,由参军郝隆乘快船沿江而下,不日便至京师。这封奏疏,奏疏几经传阅,便送到了太后褚蒜子的桌案之上。
褚蒜子看罢奏疏,奏疏还算写的委婉,多是陈诉西蜀成汉王李势,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大谈伐蜀良机,桓温暗示自己将要西征。褚蒜子道:“灵公公,速去传丞相来见。”
太监灵高道:“回禀太后,丞相昨日就未上朝,据说病的不轻,恐怕入不了宫了。”
“丞相也病了?”褚蒜子眉头一皱,心中莫名一阵无助感,说道:“庾冰、诸葛恢相继病逝,未满一载,如今丞相又病,这几位辅政大臣,哀家还能靠谁?”
灵高道:“若不然,太后去趟丞相府,趁着丞相明白,尽早问计于丞相。”
“也好,传旨起驾,哀家要亲往相府,探望丞相。”
羽林卫出宫开路,凤辇御驾沿街过市,太后褚蒜子驾临丞相府,何府家人拜道恭迎。走到内堂,只见丞相何充僵卧病榻,一病不起,人已消瘦。
旁边太监搬过一把圆凳,褚太后坐到床边,何充一看太后至此,强挣着身子,斜了斜身子,说道:“老臣年迈,不能参拜,有失大礼。”
“卿家何必多礼,得闻丞相病重,哀家特来探望。”
何充道:“生死在天,老朽知命,也就这几天了。”
褚蒜子道:“诸葛恢、庾冰两位老臣皆已过逝,如今丞相病重,亦不能理政,我母寡子弱,难掌天下。昨日桓温上密奏,力主西征,收复西川,让哀家左右为难。丞相若有好歹,谁来主持政事?”
何充摇了摇头,并未答话,褚蒜子心中疑惑,又问道:“哀家欲用四舅庾条,可否任丞相?”
“庾条有勇无谋,长于兵事,弱于政事,难为良相。”
褚蒜子又问:“侍中庾希,江东才子,年轻有为,可为丞相否?”
“庾希年少,恃才放旷,用心功利,只争权术,不识大局。”
“庾条、庾希难当大任,桓温、王羲之可否委以重任?”褚太后问。
“王羲之虽有高才,但寄情山水,无心政事;桓温枭雄性情,心不可测,既要重用、又需慎用。”
“那丞相人选......”褚太后犹豫起来。
何充道:“臣死以后,太后唯有靠自己......”
“哀家一介女流,难辨百官,若都不可做丞相,这大晋江山可该如何是好?”
......
丞相何充病故,晋康帝司马岳给褚蒜子留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两年之间,先后病故,让褚蒜子带着年幼的小皇帝,一时无枝可依。
丫鬟春分进来,奏道:“启禀太后,皇叔、国丈奉旨入宫。”
“快请皇叔、国丈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