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抽丝剥茧(2 / 2)
程金枝灵机一动,眼眸微闪,先行走到了书案前。
“你们现在能确定,这个人就在文武百官或者皇宫之中吗?”
她拿走镇尺,将纸张摊平,认真地看着高珩。
高珩见程金枝一本正经的样子,并不像在开玩笑,因此如实回道:“嗯。朝堂风云莫测,如果这个人没有一定的权力和手段,是掌握不住大局的,所以应当不会是平民百姓或江湖谋士。”
“那好,你们现在把心目中最有可能的人和最不可能的人都分别列出来。”程金枝将笔递到跟前,见高珩和沈钧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便催促道,“别想了,快列呀。”
高珩看了程金枝一眼,接过笔思虑片刻,行文流水之间,很快就拟出了两份名单。
程金枝和沈钧围上来定神一看,只见在最有可能的名单中,从莅安侯赵信之开始,依次是赵皇后,右卫大将军林康,户部尚书魏延,礼部尚书谢韫,共列出五人。
而在最不可能的名单中,自屠灵司长司岑风起始,依次为刑部尚书崔令飞,兵部尚书韩骄,左卫大将军陈复,到靖国公程衍,也一共列出了五人。
“莅安侯刚才你们已经分析过了,那就先排除。”
程金枝说着,拿笔划去了赵信之的名字。
“赵皇后呢?”
“她虽为太子生母,在后宫一手遮天,但毕竟是个妇人,自古后宫女眷不得插手和干预朝政,她纵使有这样的心力,也难以施展。
“林将军?”
“太子手中的兵权,一大半在于他有林将军撑腰。但林康身为武将,常年在外征战,远水解不了近火”
“那也排除。”
程金枝还未等高珩说完,便利索地划去了林康的名字,并没有注意到高珩脸上嫌弃的表情。
“户部尚书魏延?”
“这个人胆小怕事,又喜欢趋炎附势,小聪明或许有,但难以支撑大局。”高珩微微沉吟,面沉似水,“但值得一提的是,三年前毕州平阜县的赈灾官银劫案,父皇罢免了当时的户部尚书李冉,在太子的建议下,才扶这个魏延做了户部尚书。我从屠灵司了解到,此次的刑部劫案似乎与当年这件案子有关,所以李冉很可能是遭到太子陷害,白白成了替罪羔羊。”
“那就更能证明今日之事是太子所为,你说的那个什么赈灾官银的案子,估计也是他做的。”
程金枝划去魏延的名字,敲了敲发疼的脑袋,指着名单中末尾的礼部尚书谢韫道:“这些最有可能的人里,四个都被你排除了,这是最后一个了。”
“谢韫的官职虽为从一品,但毕竟只是一部之长,势力范围有限,应该也不是他。”
“不会吧,都不是啊。”
程金枝划完最后一个名字,放下笔深吸了一口气,将视线移到另一份名单上,神色严峻。
“这么看来,还真应了那句俗话,最不可能的,反而才是最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