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谁是谁的木偶(1 / 2)
接下来看战略层面的分析:
赵光义这次北伐的战略目的毫无疑问是夺取燕云十六州,但最为关键的是幽州,幽州是一切问题的核心。
而此时宋辽两国的实力与决心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之前的几场战争,宋朝应该清楚辽军的兵力和战斗力不比宋朝弱,而且保卫幽州的决心是极为坚决和彻底的,宋朝若要发动北伐战争,将是一场双方将国力倾注到底的综合较量。
那么作为宋朝一方,负责任的态度就是要首先抛弃一切投机取巧的念头,要尽可能的防范化解战役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采取自己最有把握的方式来决战。
目标既然是幽州,就要把作战重点和兵力尽可能的集中在幽州方向,既然最担心辽军的支援和己方的攻城能力,那就要立足于在幽州附近打歼灭战,击败辽国的野战主力,为攻城减轻压力。
把战线推进到幽州附近,逼迫辽国舍弃自己骑兵的机动优势,在幽州附近我方的预设战场打会战,这就是最稳妥的策略。
实际上抛开作战时机、现场指挥和赵光义的个人因素,高梁河一战是一个比较容易发挥宋军优势的攻取幽州模式。
可是这次雍熙北伐呢?
宋军在山后地区分兵的目的是什么,收复山后的9州之地,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紧要性上能否与收复幽州相比,又是否会对幽州方向的力量投送产生削弱?
幽州方向打不赢的话,山后的地盘打下来了又有什么意义,你守得住吗?
那赵光义为什么还要分兵?
难道是认为自己的实力远远超过辽军,可以一边歼灭幽州辽军收复幽州,同时又能拿下山后,从而一把抓的拿回燕云十六州?
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
本来宋军在兵力和战力上就没有绝对的优势,分兵更是将失败的危险无限放大。
三路大军,曹彬被从头到尾牵制,田重进一路没有兵力的优势,攻打飞狐和灵丘的时候就是靠着将领精彩的发挥才吃掉辽军大鹏翼带领的重兵,到了拿下蔚州马上就遭遇了辽国派到山西方向的第一波援军。
仅仅是这第一波援军,就要迫使田重进以5个军校死了4个这样近乎兑子的方式来保住蔚州的战线。
可与此同时呢,潘美一路从头到尾在演习拉练,看着是挺拉风的连下4州,却没有对整体战局形势带来丝毫的加强。
反而是在五月辽国开始反击之时,面对辽国已经集中起来的绝对优势兵力,在蔚州被耶律斜轸狠狠地叨了一把。
宋军分兵的结果,就是处处受制于人。
辽国的兵力不弱于宋国,差距是在动员集中的时限上。
这是辽国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不可能始终将兵力都集中在幽州方面。
宋军作为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就应该利用这种时间差狠狠地盯住幽州来打,若能把辽国的援军打成添油战术,一点一点的吃掉更好,最不济也应该是重兵集团决战。
可是赵光义自以为是的分兵策略,却主动交出了战役初始阶段本方在兵力上的优势。
这之后辽国从容的调集援兵,从容的实行内线作战,萧太后一会儿跑到驼罗口一会儿跑到幽州北郊,山前山后哪里冒头打哪里,生生的靠着骑兵的机动优势进一步放大了因宋军分兵主动送出来的兵力优势。
我们来看看举世公认的近代最伟大战略家、军事家***是怎么说的: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儿。”
他又是如何评价赵光义的呢?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醒。”
中原政权进攻草原政权,在正面决战有优势的情况下,最担心的就是出兵之后找不到敌人主力决战。
草原民族从不以撤退逃跑为耻,天生没有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的概念。
好不容易有了幽州这个敌人无法放弃的据点,揪着幽州就能确保决战,赵光义可倒好,来了一出既要拿幽州、又要得山后之地。
“这也要、那也要”,你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吗?
知道啥叫务实吗?
邓肯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人家整个职业生涯再牛逼的时候,都是一心一意练打板进筐这招,虽然动作死难看但赢了就行。
飞人乔丹到了后期不也是落在地上、无解背打吗?
知道自己强在哪里,又足够的谨慎和敬畏,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光义采取分兵的这个策略,就是因为战略层面不清醒、不明确,自以为是的想当然。
那么我们再往下来设想一个问题,假使宋军这次采用了重兵攻击幽州的方式,在幽州城下和辽军决战,是否就有必胜之把握?
我认为不见得,原因还是之前所说,此时的宋军在战斗力和兵力上,对辽军没有绝对优势。
胜负估计乐观一点也就六七成,谨慎点就是五五开。
但是现实发生的事情不是打游戏、也不是计算机精准却生硬的兵器推演,只要是真实的人参加,就一定要考虑人的因素。
如果从这一点来推断结果,我认为宋军毫无胜算,因为那个人—赵光义。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三个问题:
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