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十八弯(2 / 2)
打工比在山里强,这个意识,可能领先别的山里人二十年。
“你爹就是不在了,我也要送你们去上学,”她说的骄傲又坚毅,“今年收成好,等秋过来,你们三个去上一冬天的学去。”
熠明把鞋上的石子抠下来,又在地上摔打鞋底子,落下来板结的泥块儿,笑嘻嘻的看着俊俏到不行,烟雨蒙蒙的像极了烟雨一样的江南,“我不去哟,我以后都不去了,我在家里帮工,种地。”
三个孩子去上学,那是不可能的,要是两个人种地帮工,两个娃娃去上学,就已经是抽皮扒骨了。
正好牛熠熠端着荠菜回来,他拉着妹妹的手,“冰凉的,去烧火去,我来做。”
蹲下来就那么小小的一团,黄毛儿丫头一个,自从爹走了,那点生下来之后的奶膘也跟着一起走了,雪白雪白的脸,眉毛稀疏,头发也稀疏,这是营养跟不上。
熠明悄声跟她说,他跟二姐一般大,双胞胎一样的,因此知道二姐在家里欺负人,最小的吃苦多一些,掏出来一块馒头,“悄声吃了,给二姐听见又要闹。”
闹了还没你的份儿。
牛熠熠两腮给火光熏出来一抹红色,这馒头不一样,里面是加了五香粉跟葱油的,香的很,被塞了一块在嘴里,腮帮子鼓着嘴巴包的严严实实,就跟个撅嘴鱼一样的。
熠明看了实在是有慈父心,摸了摸她散下来的羊角辫儿,拿着锅铲子在锅里就一阵地翻。
爹走了,长兄为父,这是他爹交待的,他爹就这么一个亲生女,活着的时候拿着他当亲儿子一样疼,应该说,比人家家里的亲儿子还疼,一口气养他到十一,今天这样的活儿没教他沾手过。
疼孩子疼得不行,有人说他是累死的,那样一个憨厚老实的能干人,牛熠熠后来几十年之后,才明白过来人真的会累死,那个年头的人干活仿佛你说累,也不知道累一样的。
她爹在的时候,跟不在的时候,她感觉少少的,就是少个人,哭几个月就忘了,以前在的时候她怕她爹,总是板着脸,那是累的,早出晚归,到家吃完饭就歇了,逢年过节会跟她好好说话,给她分零食,这就是对父亲的印象。
对母亲的印象也是这样,就比如现在,她不会说话,熠明听着屋子里面的说话声,看着她吃完半个五香馒头,心里偏疼她更多,“下次等妈回来了,你也凑上去,给她端水喝,说几句话,就问她累不累。”
多子女家庭,会来事好脾气的孩子才混的开的。
牛熠熠就只是笑,指着屋子里,“有二姐呢,都这样了,怎么干活的。”
熠明就更疼她,她跟爹一样的脾气,他记性好,有时候想爹了,就格外地疼这个妹妹,王守香再疼二姐,也疼自己亲生的,看她跟老大端着饭进来,放下来荠菜饼子,又给老大拿锅圈垫着热锅。
最后摸勺子给盛饭,熠熠才坐下来吃,当娘的有心想说什么的,最后只冒出来一句,“歇冬的时候你跟你姐都上学去。”
牛熠熠低着头喝粥,心里喜欢的不行,抬起头来看着王守香,重重地点点头,“嗯!”
嗯什么嗯?
后面呢?
喝完一碗粥了,牛熠熠就去给她妈第二碗,王守香接过来,使劲地看这个孩子,直眉瞪眼的,到吃完饭都没等到这个孩子有第二句话。
她也明白,有的孩子就是勤快,你说她没眼力劲儿吗?
那她细细碎碎的活都是她干的,让你舒舒服服的。
但是你跟她说话,是真的能吊死,半天吊不到你想要的一句话。
只有一句,收拾了碗筷,躺着睡觉的时候,王守香给她盖被子,看孩子眼睛乌亮的,“妈,我好好上学。”
这心里也熨帖了,罢了,都给去上吧,她嘴上说送三个孩子去上学,也知道供不起,就想着送两个大的去,小的还小,等两年也不晚。
结果就看见这孩子这样高兴,“等着秋了,妈给你缝个书包,别天天用筐子了。”
那是她的小筐子,八岁的她拿着正正好干活,挖野菜,洗菜篮子,装书本的,去找蝉蜕卖中药的,都用这个,她觉得好用,“我不用,布留着,你给哥还有姐做鞋子,他们脚长得快。”
今天看见顶着脚趾头了,等过了冬天,肯定就挤破了。
牛熠熠再把生活有滋有味地想一遍,明儿不行,地里面不干,等着后儿天晴了,野菜就跟冒出来的浪花一样,一茬接着一茬儿,她多挖一些,细细碎碎地攒着晾晒好,等着草药贩子来,甭管是一分钱一斤,还是两分钱一斤,她都能换钱。
过了春天,入夏的时候,就找杏儿,掉地上的烂杏儿,她捡回来果肉去了,里面核儿晒干了砸开,还能卖钱呢。
攒着攒着,就到了秋天,她去地里捡花生,黄豆,家里怎么也要多几篮子口粮。
日子一点点攒起来,冬天她就进学屋去了,要是她再勤快学一些,只要书看完了,字学会了,她还能多省学费的。
想完了,又用手贴在肚皮上,把前天学的字儿,一笔一划地在肚皮上写出来,手冰凉的,肚皮暖暖的。
一会儿手指头暖了,她也睡得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