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火力全开(1 / 2)
第158章火力全开
因为来得比较早,所以李暮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熟人,比如王绶觉、张教授、叶朱培等人。
发现李暮在这里,他们也会上来说两句话。
这就让一些从各地前来参加会议的专家和教授,以及四机部那边的人有些疑惑了,心想:“这年轻人谁啊,怎么这么多人和他打招呼。”
……
待参会的人员基本都到齐后,会议的男主持站在发言台上,用洪亮有力的声音道:“经过七天激烈的讨论,本次工业产品出口创汇讨论会也即将接近尾声。”
……
“在此次会议中,暂定有13样工业产品,适合出口创汇,接下来将由每个产品的提出人上台,作最后的总结报告。”
……
男主持先是说了番套话,然后便很快引入正题,让这几天经过激烈讨论后,“通过”的工业产品的提出人上台。
第一个上台的是个四五十岁,穿着中山装的教授:“出口低价元器件,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产品廉价优势的方案……”
第二个上台的稍稍年轻些,三十多岁,带着圆框眼镜,头发稍稍有点乱:“大力发展服装、手工制品等轻工业,是发挥我们国家历史优势……”
第三个是个老教授,干脆开始说继续加大原料出口。
……
从做报告的开始起,下面就一直响着嗡嗡嗡的质疑声,不少专家和教授更是大摇其头。
他们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但至少知道这些办法实在是不怎么样。
坐在后面的李暮心中做出判断:“这样下去不行。”
他在来之前,其实已经预料到了恐怕讨论会的结果会十分糟糕。
但也没想到能遭到这个地步。
不仅没能跳出旧有的认识框架,还有点越搞越回去的意思。
继续加大原材料出口,不一定有功,但总是没错的。
终究是目前的学界,对于什么是市场需求,太陌生了!
其实别说这个时代,就算在后世,能做出市场需要产品的学者,又能有几个?想到这里,李暮“唰”地站起身,举手向台上的男主持示意。
本来正准备喊下一个人上台发言的男主持愣了愣,道:“这位小同志,你有什么意见想说吗?”
随着他的声音,原本闹哄哄的会堂稍稍安静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看向了李暮。
坐在前面几排的董华兴、郭默、丘领导几人,看到他起身发言,眼中俱是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抹笑意。
望着突然站起来的李暮,半导体研究所、化工冶金研究所,以及京工院和五道口技术学院一些认识李暮的专家和教授们,脸上都满是欣喜。
不过和李暮不熟的专家们就莫名其妙了,一个年轻人能进这种级别的会议就罢了,竟然还敢在这个时候开口。
甚至有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表情和眼神明显满是质疑。
男主持先看了看领导们的反应,才道:“那我们就有请这位小同志上台发言。”
不等他说完,李暮便大踏步向着台上走去。
和董华兴等人点头示意了下,他转过身,深吸一口气,道:
“诸位领导、专家、教授,我是李暮,目前于半导体研究所、化工冶金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农研所、外贸委员会、一机部担任顾问一职。”
“首先,我要对于贸然打断讨论会的进程表示抱歉,但有个建议,实在不吐不快,请求各位能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下面也不出意外的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
即便连那些认识李暮的人,此时都不禁有些震惊。
同时担任多家研究所和政事机关的顾问并不奇怪,很多有能力的教授都能做到。
但同时担任这么多不同领域的研究所顾问,就十分罕见了。
台上的主持人见状,及时道:“讨论会本来就是大家共同交流的地方,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出来嘛。”
李暮点了点头,继续道:
“我的建议是,本次大会讨论的焦点,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工业产业上。”
“除了传统工业产业之外,当今世界,新兴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蓬勃向上,是一片全新的蓝海。”
“在半导体的技术上,我们有超越世界10年的领先,如果能够深耕半导体产业,必定大有可为。”
他的话刚刚说完,下面就有个专家扶了扶眼睛,起身满脸严肃地发问:
“半导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即便有一两件产品,体量也比不上传统工业产业。”
“而且它目前对国力的增幅效果,也远远不及后者。”
李暮答道:“半导体渗透到传统工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你凭什么这么认定?在场那么多人都没看出来的问题,难道只有你看得清楚。”有人立刻接话,言辞犀利。
其实李暮来的时机有些不凑巧。
最后一天,讨论差不多都快尘埃落定的时候,有人突然杀出来说伱们的都不行,我的才可以,当然会让人有意见。
尤其是他的年纪还这么年轻,说得话更是没有任何说服力。
“怪不得领导让我‘少说多听’。”李暮这会儿后知后觉,不过却不后悔站出来。
他笑了笑,面对质疑处变不惊,继续道:“各位专家和教授可能不太清楚,半导体在我们国家最近工业产品出口创汇中所创造的巨大价值。”
“过去的我就不提了,就拿我们半导体研究所最近正在研发的两款产品举例。”
“其一是电子手表,运用最新的集成电路技术,能够以数字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当下的年月日,且具备计时和和闹钟的功能。”
“其二是掌机,是一种和我国的鲁班锁、九连环等玩具的效果相似的益智娱乐工具。”
“我今天带来了电子表和掌机的模型和简单资料,感兴趣的专家和教授们,可以看一看。”
说完,李暮便拿出挎包里的资料,一共21份,全部分发下去。
这么多人,一个个看完显然不可能。
拿到资料后的专家和教授们,飞快浏览过后,紧张地讨论了好一会儿。
嘈杂的声音在大会堂内嗡嗡响起,好一会儿才逐渐趋于平静。
没过多久,有人便开口道:
“国外的手表都是老牌子了,无论是精密程度,还是技术工艺,都要强过我们,咱们竞争不过吧?”
李暮微微一笑,答道:“大家刚才都看过了电子手表的模型,它和机械表虽然作用相通,但无论是工作原理还是外观等等,都十分迥异。”
“最关键的是,传统的机械表制作工艺复杂精密,耗时长且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但电子表利用集成电路重新开辟出一条道路,工艺上我们处于绝对领先,制作时长短,且价格能低至15-20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