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乎其技针灸术(1 / 2)
众人目光齐聚。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王太医赫然转身,双眼滚圆:“你读过《黄帝内经》?虎哥儿知道如海老爷的病症?”
“我将先生的病称为肝硬化,而且是曾经慢性中毒所致。”
中医所谓望闻问切,唐伯虎仅凭“望”便猜出八九不离十,因为前世在医院见过太多的病人,就属肝病患者最易肉眼辨认。
如海、黛玉相互对望一眼,顿时身形一震。
肝病,而且曾经中毒,是除了御医,他们爷俩才知的秘密。
尽管抓出了投毒之人,却已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肝硬化?如此称谓,倒也形象!”王太医颤声道,“唐小友可知,连我等都束手无策,你可有法子妙手回春?”
“说个大不敬之语,师父如果不能对症治疗,最多还有半年寿命,绝对挺不过九月份……”
“轰隆隆…”
唐伯虎的话语如同投下了一颗撼天惊雷。
这是太医院联合宫廷御医会诊的结果。
唐伯虎显然是第一次来林府,而林如海的病症如同绝密般,丝毫没有泄露。
这也是林如海着急收徒,收林家继子,实为安排后事。
请来两江总督,已抱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死志,哪怕鱼死网破,玉石俱焚,也要趁有生之年打掉两淮八大盐商。
“子畏真的懂医术?”看唐伯虎神情不似作假,林如海颤声道。
“所谓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唐伯虎一脸肃然,“学生先针灸之术为先生大泄排毒……无任何毒副作用。
内心也是有些紧张。
毕竟,是重生后第一次做如此大的“手术”,好在针灸术最大的风险是火候的掌握,火太大了关火就行。
“唐先生读过全本的《黄帝内经》吗?”王太医面色变得恭敬无比,垂手站立,颤声问道,“准备用何术施针?老朽能否在一旁观摩?
不知不觉中,王太医的称呼从“虎哥儿,到唐小友,现在已变成“唐先生”,前倨后恭,态度如好学的稚子。
“王太医没有读过《黄帝内经》?”唐伯虎讶然。
“这都是隐世药门镇派之宝,老朽有幸读过残本……”王太医腼腆道。
唐伯虎呼吸一滞,为华夏的中医莫名的伤感。
《黄帝内经》等国粹源于先秦,却只有极少人掌握了医术,缘何?
如同各个武林宗派,谁会将自己的武林秘籍贡献出来?
而且,资讯、交通远不像后世传播发达。
所以,一个中医系哪怕是本科生,就理论知识而言,可横推古代太医院的太医。
而悲催的是,后世倒是将各种秘籍高度集成共享了,时过境迁,环境污染,效果已然大打折扣。
“肝病属火,我用透天凉施针,先大泻体内毒素。”
唐伯虎边说边从褡裢取出一套银针,放在烛火下烤炙一番,心中暗道,“看来需要提炼一批酒精了,这才是大济苍生之神物啊!”
“透天凉?”王太医一个趔趄,“传说中的透天凉?老朽能亲自观摩,三生有幸啊!”
“这是再给银针加温吗?”王太医死死盯着唐伯虎,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不!这是给银针消毒……因为银针上或许附着了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很多病人之所以会炎症,会脓肿,就是因为看不见的细菌在繁殖。”
唐伯虎高深莫测说着,便把银针放入火烛上。
“之所以炎症脓肿,是因为看不见的细菌……”
王太医顿时浑身颤栗,双眼放光,“大道至简啊!听君一席话,如同晨钟暮鼓,让老朽茅塞顿开!”
“小师姐,你们先出去吧,我马上便要施针了!”唐伯虎斜眼道,“哦,对了!林石去把恭桶取来,稍后先生可能要如厕泻毒!”
“伯虎兄弟,若你能将我义父救治,我林家上下都感激与你!”
林石居然被指挥,顿时无名火起,鹰钩鼻下的薄唇透着刻薄,“若出了意外,管你是不是第一才子,我林石上天下地,要让你抵命!”
一个读书人居然还会医术?他打心底是不信的。
唐伯虎的大放异彩让他妒若癫狂,同时如凶兽直觉产生了浓浓的危机,内心的嫉妒让他怀疑一切。
这要求也太过霸道了吧!
尼玛,又不是神仙,谁能保证治好?
这也是古代医者的悲哀。
治好了,感恩戴德;若治死了,直接棒杀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