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说服凌駧(2 / 2)
定王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指了指刚才薛通判坐过的椅子,“凌知州请坐。”
凌駧俯身坐下,朝定王拱手道:“公子是何人?有什么事要与本官筹谋?”
定王没有回礼,依然自说自话,“听闻临清州招募兵马,凌知州意欲何为?”
“今天下大乱,贼兵四起,清虏犯境,大明疆土几近不保。本官暂权州事,当保境安民,以防虏冦。”凌駧一扫脸上的疲倦,言语慷慨激昂。
定王点头夸赞,“知州高义,乃世所罕见。若天下州县都若凌知州一般,何愁大明不能中兴?”
凌駧道:“公子过誉了。只是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事故凌某招募兵马,广纳人才,以壮声势。凌某所行甚难,还请公子指点一二。”言语间,流露出一丝忧心忡忡的神色。
定王也毫不客气,“我以为凌知州忠心可嘉,但所行不可取。”
凌駧和薛维垣神情凝固,紧锁眉头。
定王不看他们的表情,继续道:“临清弹丸之地,清虏若来,即便招募再多人马,也只能固守一城,与大局何益?能坚守多久?不过靡费粮饷罢了。”
“公子以为如何?”
“好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不能燎原,亦很快熄灭。涓涓不壅,终成江海。如不入江海,亦很快干涸。我等都有抗虏复明之志,都是中兴大明的希望。但是,若单打独斗,怎能成气候?都独树一帜,岂不被清虏各个击破?我以为,当汇集天下抗虏的志士仁人,振臂一呼,揭竿起事,先成燎原之势,而后卷土重来。”
“公子要我们放弃临清?”
“鞑子若来,临清必不可守。早些撤离或许还能留一线生机。”
“此话何解?”
“以我之见,鞑子南下在即,南都不图进取,长江以北已然不可守。江南守住守不住,亦在两可之间。山东丢失只是时间的问题。与其在此做困兽之斗,不若早做远图。”
“如何远图?”
“我有个谋划,以空间换时间。到南方去,把山东河南的兵马、人才、钱粮,能带的都带过去,在那里汇聚力量,卧薪尝胆,苦心经营,用五年、十年时间磨砺一剑,再挥师北上。届时,虏必分兵把守江北各城池要隘。我以集中之兵,攻分散之敌,则攻守易位,形势斗转矣。”
“公子何人?反复劝说我等放弃临清,莫不是鞑子的细作?”薛维垣站了起来,高声质问。
凌駧一把拉住薛维垣,“薛大人慎言。”又转向定王,“薛通判心直口快,公子莫要见怪。”
凌駧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参加过殿试,见过崇祯龙颜。李建泰出京之时,凌駧主动请旨去军中赞画。崇祯非常高兴,在召见李建泰时,一起召见了凌駧。这事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
刚才,他见到这个少年感觉很面善。再看到少年说话的神态时,他突然想起来了,是先帝崇祯。这位少年与先帝崇祯长相、神态十分相像。而且刚才的那番话,与先帝崇祯一样的睿智机敏。唉,但愿不要像先帝一样狐疑嬗变就好。
“公子所言极是。坚守孤城确实不是上策,只是民心可用,不敢轻弃。况且,南都无实力北上,凌某亦无明主可投,不知何往。”凌駧态度恭敬,语气谦和。
“我欲南下湖广,凌知州可否愿意同行?”定王平静看着凌駧。
凌駧故作惊讶道:“公子是?”
定王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从献县开始,定王每揣着这个包裹不离身。包裹打开,里面露出一方金印。定王将金印递给凌駧。
凌駧站起来,双手接过,仔细看过,而后又将金印递还。这下实锤了。
他双膝跪地,“臣凌駧,叩见定王殿下。”
薛维垣一听,也吓得双膝跪地,叩拜起来。
定王没有理会他们,将东西收好,对还跪在地下的凌駧道:“凌知州,不要急着答复孤。”又对陈虎大声道:“召集人马,进城。”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