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世交(2 / 2)
在朱三爷的主动和孟过裆的配合下,这外来户与本地帮的利益冲突,还没有升级到动干戈就已经化玉帛了。
要说这陵江码头帮躁性是躁性,可也真够仗义。自从朱三爷主动拜码头,付费用,孟过裆不但在自家媳妇娘家附近帮朱三爷他们买到了建厂的地皮,还连负责搞建设的工人也都很快给招齐。使得朱三爷他们的厂子不但很快建了起来。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民用还是军用也没人过问,卖什么价也无人干涉。连遇上了摩擦什么的,朱三爷一托人给孟过裆带个话,立刻就有大批人马赶过来扎场子。真的是做到了一通百通、不分什么外来户还是本地帮,大家就亲如一家人。
要知道当年陵江的情况,也是从内地一个并不被国家看重的水陆码头,因天降大任于斯人,一下子就人潮如织的争相涌入,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指挥中心。
方寸之地骤聚万众,物资自然出现短缺,可以说是一夜之间,买啥东西都既难又贵。更何况是置地建厂这等大事!
要不是外来的朱三爷也是帮会头面人物,深黯个中门道灵活了一把,得到了本地码头帮管事的孟过裆仗义出手支持,真要去依靠政府回过神来管他们,那还真就是想哭恐怕都没力气哭得出来了!
再回看当下受国家重视而直辖的陵江,为做到名副其实当然就要大干快上的拓展城市,加上库区移民虽然决定了就地往后靠,但迁移上山也总得要加快安置,不能拖了三峡关闸蓄水的后腿吧?
陡然间出现的弃旧迎新状况,实际上与当年那种陡然出现的下江溯水大迁移场景,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对老百姓来说,这一次不管是在原来的城乡结合部建了厂的朱三爷后代,还是在码头地盘上建了房子的孟过裆后代,也都通通一样的被划入了成立高新区以后的拆迁范围。
十分遗憾,早年在新中国刚建立时,朱三爷和孟过裆哥俩一个是资本家,一个是帮会头,两个都属清算对象。
虽然因为没查出劣迹,最终只是被没收所有资产而保住了性命,但也毫不例外的被划入了“黑五类”之列。
这样的成份,在那些三代产业工人或贫雇农眼里,都是必须要被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被改造对象。最终的待遇,自然是从原有的砖筑小楼里给撵了出来,灰溜溜地搬进了河滩地上的棚户区。
用洪海侠的话来说:“至于办实业的朱三爷和下苦力的孟过裆,是不是真应该被划为【永世不得翻身】的被打击对象,因为是陈年旧事,这里也勿须再争论。只是苦了他们没得到应有教育的子女们。”
在父母亲随着国家政策的变更、沉沉浮浮若干年的煎熬下,没有钱、没有文化,也不被红色社会待见,最终被黑恶势力捡了便宜。是自愿还是逼迫不得而知,反正入伙江湖肯定是事实。
已经染上了恶习的他们,现在突然间因“征地拆迁”发了横财,手里面拥有了父辈们辛苦了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的巨资。这根本就不是德不配位的问题,完全是“病入膏肓吃鹿茸,这身体上敷不住”啊!
这天,朱三爷家长孙朱娃子,一个偷鸡摸狗的混混,正在农贸市场口戴着“红袖套”
值岗,远远看见一陌生汉子挑着一担红苕进市场,就贼吼贼吼的喊:“新来的,一挑担子入场费5块,从明天开始每天2块,给钱就进,不给滚蛋!”
只见那汉子挑着担子,看了看穿着狗屎黄衣服,左臂上戴一红?套的朱娃子,一脸懵逼的说:“老总,我懂规矩,一会卖到钱就给你们,这不大清早挑担就走,身上没带钱,你行行好,让我先进市场去卖,一会凑够了,我自觉的给你补交过来,行啵?”
朱娃子踢了一下箩蔸,那汉子赶紧把担子放下,可朱娃子反倒被吓了一跳!他本就长得五大三粗,不但个头一米八几,体重也不轻。平常就仗着力大,才敢无事生非。
他这一踢少说也有百十斤劲道,居然没踢动。他感觉特没面子。抬脚又踢,这一下用力过度,另一条支撑腿没站稳,眼看就要滑倒。
关键时刻只见那精壮汉子抢上一步,伸出手抓住了朱娃子随着身体失衡下意识扬起的手臂,顺力一带然后立刻放手,恰好让朱娃子站稳了没滑倒,要不然这200来斤仰儿八叉的躺在地上,这脸就丢大了。
朱娃子本是个练家子。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不经意的一过招,朱娃子马上明白遇上了高手。
再加上人家明显是在向自己示好,就刚才自己一托大,眼看马上就要出丑之时,人家不但没有袖手旁观,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以德报怨,出手相助,才使自己免去了当众丢脸的尴尬。
陵江汉子最大的特点不仅是讲义气,更懂得敬英雄,朱娃子刚开始见是一没打过照面的陌生汉子,长得还挺结实,就故意走上去挑衅,拦住人家踢箩蔸,想仗着在自己的地盘耍一下威风。
他第一脚踹的是汉子挑着悬空的担子。由于他用力忒大,箩蔸自然晃动会有很大惯性,稍微桩子不稳的就会连人带担摔跤。
而那精壮汉子却没有被这力道不小的一踹给带翻,照理说他应该有感觉。可他楞不服气,还以为是自己发力不够,这才使出全力踢出第二脚。
他不知道这筐红苕少说也有一百多斤,放在地上的重量就像砣石头一样没有两三百斤的力量休想踢得动。
朱娃子好歹也是这帮愣头青中最能打的,知道轻重。见状顺势接话说:“好说好说,兄弟在哪混的,真好身手,怎么你还在家里卖红苕?”
只听那精壮汉子说:“这不刚退伍嘛,替我爸来摆摊,这红苕都是自家种的,绝对有机肥产品,营养丰富,要不要尝尝?”
朱娃子听见这精壮汉子说刚退伍,又是替父亲来摆摊,一下子就来了劲了。他说:“好兄弟,既有来头,又是孝子,你这朋友我交了。你先挑进去,你爸以前是在这里摆摊吗?固定摊位是几号?”
那精壮汉子说:“谢谢老总,我爸以前就是在这里摆摊的,要不然我刚回来,怎么会知道这里已经成了集市?不过我早起赶过来走得匆忙,倒没有问我爸是几号摊位。”
“这没关系,你说你爸叫什么名字?我们这里有登记,我帮你查查!”
朱娃子边说边回头冲着桌子边的另一个年轻人喊:“鸡贼,你把登记簿拿过来,我用一下。”
听见他喊,一个长得贼头贼脑的精瘦小子,拿着个“随手抄”走了过来,递给了朱娃子。
“哥,怎么啦?是朋友?”这叫鸡贼的从来没见过朱娃子对人这么客气过。很不识时务的多了句嘴。
朱娃子今天心情特好,也没在意,接过登记簿摆了摆手,示意让鸡贼从哪来回哪里去。然后回头盯着那精壮汉子。
那精壮汉子这下意识到朱娃子是这里的头了。随即答话说:“哦,对了,我爸叫孟柱子,大名叫孟冬生。”
“哇,你是冬生叔的儿子?我是看着有几分像!我们是兄弟!我爸同你爸指肚子的那种!我叫朱娃子,大名朱江渝,我爸叫朱秉清,是朱三爷的儿子,你爸是孟过裆的儿子,我们两家是抗战就开始的世交啊!”
朱娃子说完这一大版,一把将本子甩向了桌子。“鸡贼,我兄弟没登记在上面,他不用交钱,是我冬生叔的儿子。”
再转回头对着那精壮汉子说:“兄弟,你挑着走,我带你进去,摆到摊位上我叫人帮你卖,咱俩兄弟去我办公室喝茶,给我讲讲你部队上的故事。哦,对了,还没请教你的大名呢?”
我叫“孟鸿飞,小名猛子,十七岁就去当义务兵,三年满了转志愿兵一共干了七年,这才刚回来几天。”(未完待续)
恭喜你又欣赏完了一段书。欲知后事如何,请接着欣赏《枭雄的权谋》第91章: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