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语言艺术、人情世故(1 / 2)
第217章语言艺术人情世故
述职是中国历史由来已久的一种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孟子》中最早记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取陈述职守的意思。
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后,述职成为了下级向上级定期进行工作汇报的行为,明朝时期,需要向皇帝进行述职的人不多,但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封疆大吏。
总督、督师、南京九卿、各省巡抚都是具有述职资格的官员,各省布政使则不在此列。
因为是面圣述职而非向内阁述职,所以陆远入京不需要向通政使司报备,他抵达北京的时候,司礼监已经派人在长安街口等着了。
“奴婢袁亨见过陆大人。”秉笔太监袁亨恭敬迎候,头前引路带着陆远进皇宫。
陆远点了点头:“没想到竟然是袁公公亲迎,真是让陆某惶恐。”
“陆大人是我朝之栋梁,奴婢来之前老祖宗一再强调千万不能慢怠了陆大人。”
袁亨边走边答话:“奴婢虽然久侍宫闱,但也没少在主子和老祖宗身旁听过陆大人的名讳,知道这次陆大人要入京面圣,老祖宗就点了奴婢的将。”
这两句话在陆远脑子里过了一圈,陆远便感慨了一声。
“真羡慕袁公公能侍奉在皇上身边,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无不心心念念想要侍奉君父,可是圣颜哪里是这般好得见的。”
“陆大人这话太谦虚了,您想要面圣还不是一道奏疏的事。”
“太瞧得起陆某了。”陆远昂首阔步走进承天门,人也就进了皇宫内,望着御道两侧的各中央机关值房,人来人往的各级官员转了话题:“这都临近年关了,怎么大内里还那么忙。”
“朝政的事奴婢不清楚。”
袁亨不说陆远也不再问。
而随着陆远走进皇宫,这皇城内忙碌的官员们自然也都看到了陆远,徐阶从吏部值房中走了出来,一脸笑意上前拱手:“徐某见过陆少傅。”
“华亭兄别来无恙啊。”陆远拱手还礼,满脸微笑:“一年未见,怎得感觉华亭兄还年轻了,风采胜过岁月啊。”
“额,呵呵。”徐阶连连摆手:“陆少傅这是拿徐某玩笑呢,今年国泰民安,徐某这个礼部尚书干的自然轻松些,全然是沾了陆少傅您的光啊。”
顿了顿,徐阶又道:“陆少傅今日来京是面圣述职的吧。”
“对。”
“那不耽误了,咱们容后再叙。”
二人话别,陆远继续前行,经过户部的时候驻足看了一眼,并没发现韩士英的身影。
大概是去了文渊阁吧。
果不其然,在经过文渊阁的时候,陆远就撞到了正从其中出来的韩士英,当即面上一笑上前拱手。
“老领导。”
这声老领导喊的不严肃但足够亲昵,开心的韩士英咧着嘴笑:“伯兴来了。”
“对,面圣述职。”
“看伯兴这气色,想来今天述职一定又要在皇上那出彩了。”
陆远哈哈一笑:“我哪有什么能耐,都是靠着皇上的恩泽、同僚们的帮衬出了点小成绩罢了。”
“谦虚了。”韩士英也没过多寒暄,点点头道:“不耽误伯兴你面圣,容后再叙。”
“老领导先忙,等面圣后我再去参见一下张阁老。”
“好。”
两人话别,陆远继续跟着袁亨向西苑行走,后者念叨了一句:“陆大人在京中的老友不少。”
“大家份属同僚,只是有幸某段时间同在南京为朝廷效力,自然有份交情在。”陆远斜了一眼袁亨,微笑道:“袁公公虽然在司礼监当差,但是很关心陆某啊。”
袁亨顿时缄口不言。
眼见如此,陆远这才轻蔑一笑。
从自己见到这袁亨开始,后者就一直在语言上下套挑刺,一而再再而三的可把陆远惹急了。
所以最后拿话怼了回去。
你一个太监,管得着我堂堂吏部尚书吗。
两人后面不再交流直抵西苑精舍,到这里袁亨便停了脚步,陆远一人入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