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内政(1 / 2)
颜真卿带着平原镇投效复夏军以后,复夏军正式一统整个玉山县。
一县之地,人口超四万五千人。
这就是于洪飞来到这个世界半年时间创下的基业。
以玉山县为根基,复夏军的对外扩张之路才刚刚开始。
不过,在这之前,复夏军内部还有很多事物需要处理。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整合各方势力。
就在最近短短一月的时间里,复夏军就先后收降了鲜于修礼部、段文鸯部、耶律偶思部、两千晋军、平原镇五股势力。
从表面上看,复夏军的实力似乎一下就增强了许多。
可内部的各方势力若是处理不当,甚至可能直接断送复夏军的未来。
这一点,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已经有过无数的案例。
为此,在正式一统玉山县以后,于洪飞就开始着手整合势力内部的各方势力。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军队,只要于洪飞能够牢牢掌控住军队,复夏军的内部就能稳如磐石。
飞羽营、铁骑营、神武营、龙武营这新编组的四营兵力就有了五千四百人。
这还全都是可战之兵,若是算上辅兵的话,其总兵力将超过七千人。(注:正兵和辅兵的比例7:3)
当初在收降上述五股势力时,为了尽快收拢军心,于洪飞几乎都是让原势力的领军人继续领兵,且一直没有往其中安插自己的心腹。
可这样的处置方式明显是留有隐患的。
收揽军心一事虽无法急促而就,可尽可能地在军中提升自己的威望还是能做到的。
于洪飞于是在接下来的半月时间里,将飞羽营、铁骑营、神武营、龙武营四营的军队全都聚集在了临河城外进行集体训练,练兵事宜一律由于洪飞亲自主持。
而且,在练兵的期间,于洪飞还特地组织了不少军中比赛,比赛中获胜者也可积累军功,有表现突出者甚至能当场得到提拔。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于洪飞也算是变相在军中提拔了一批自己的心腹。
这些新上位者会自动成为于洪飞的拥趸,因为他们的权力合法性就来自于他。
当然,这样的提拔肯定也是要让军中众人心服口服才行。
军中的事情于洪飞凭借着个人的武力和威望还能妥善安排,
军府内部的人事安排则需要多费许多精力了。
在这方面,于洪飞的经验不多,许多事情都只能与孙伏伽、颜真卿商量着来。
所幸,孙伏伽和颜真卿在这方面的能力都还尚可。
孙伏伽曾在隋末的官场混过一段时间,来到这个世界后又曾先后在乐安镇和复夏军中主持内政大军,其行事手段已越加纯熟起来。
颜真卿在来到这个世界前则更是已经在大唐官场混迹多年,虽因性格刚直等原因遭受过杨国忠的排挤,但其对官场的各项门道却是门清了。
在与两人多番商议后,军府的各项人事安排也基本走上正轨了。
仅仅半月时间,整个复夏军内部就基本弥合在一起了。
虽时日尚短,但一致对外求发展的心还是拧在一起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耶律偶思曾主动找到于洪飞辞去了铁骑营都尉一职。
于洪飞挽留不得,只得应允,铁骑营校尉改由萧敌鲁接任。
作为补偿,于洪飞直接提拔耶律曷鲁为军府军师,待伤势痊愈后随侍在于洪飞身边参谋军事。
第二件事则是对玉山县河东、河西两地的大开发。
玉山盆地四面环山,南北仅有一条大河从中贯通,内部环境相对平稳,只要扼守住了中间的河道,几乎就能完全避免来自外部的攻击了。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玉山县就可以长久持续地进行大开发。
在于洪飞未来的规划里,玉山县就将作为复夏军的根基和心腹,为大军的对外扩张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资源。
为此,农业和各种手工业的齐头并进就成了必然。
农业方面,复夏军如今已经开发出566块系统农田,占地面积高达28300亩,按照50亩农田月产1000单位粮食的产量计算,一年可产粮56600石。
这些粮食基本已经足够养活4万人。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在持续建造系统农田的同时,于洪飞还与孙伏伽、颜真卿伙同六司的官吏制定了河西、河东的农田大开垦计划。
此时正值春季,正是进行农田开垦的最佳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