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丰收的前兆(1 / 2)
余亦然成为生员,这是件大喜事,光耀门楣的大喜事。
余亦凡回来后,余秋雨迫不及待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余亦凡,余亦凡到底是要比他们几个成熟稳重,虽然开心,可是没有像余秋雨那样,险些手舞足蹈。
在余秋雨的眼里,院试已经相当于她们那个时代的高考了,能在高考中中榜,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余秋雨发自内心的佩服余亦然,也发自内心的为余亦然开心。
大家正沉浸在开心的喜悦中时,又有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乌雅影上街买菜,却被几个人给带走了。
原本余秋雨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乌雅影上街买菜回来,可是久久等不到乌雅影回来,她正想出门去寻找,可是一出门她就碰上了匆匆赶来的大伯母。
自从她们家搬到知府后院来了之后,大伯母很少来她们家,除非是有要紧事。
所以大伯母出现在自己家门口,这让余秋雨很是意外。
大伯母见到余秋雨,惊慌道:“小秋雨,你们家的明姜姑娘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啊?”
余秋雨疑惑的看着大伯母:“以前是有的罪过,可是,怎么了?”
大伯母这才告诉她,乌雅影上街买菜的间隙,突然在街上有辆马车飞奔而过,马车经过乌雅影时,从马车上跳下来几个人,他们直接把乌雅影拉上了马车,然后就驾驶着马车飞快地离开了街道。
这一幕发生的很是突然,当大伯母想要阻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马车带着乌雅影飞快地离开了。
余秋雨错愕半秒,她恍然想起,她们送陈文才离开时,乌雅影曾经差点和乌雅昆的人狭路相逢。
她再度的有些紧张。
难道这次带走乌雅影的是乌雅昆的人?
如果真的是乌雅坤的人,她是该紧张呢还是该惋惜呢?
反正乌雅坤是乌雅影的父亲,他肯定是不会伤害乌雅影的,可是会不会强迫乌雅影和亲就不一定了,而且现在她的哥哥人微言轻,官职也不高,就算是乌雅影向皇帝请求能否嫁给余亦凡,乌雅坤都未必会同意允许。
余秋雨这下子开始愁了起来,她要好好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让余亦凡快速的升官。
虽然岭南这一年经历了干旱,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岭南的收成。
岭南的水稻结了粒,沉甸甸的,格外的饱满壮硕。
因为余秋雨在稻田间养殖了螃蟹和鱼的缘故,所以这些水稻什么的也没有遭遇到虫害,远远看上去,收成格外的好。
看到这一幕,余秋雨很放心,如释重负般地松了口气。
已经入了秋,现在她就等着把这些水稻收了,然后知会赵至琛一声,她并没有辜负赵至琛的期望,水稻收成什么的格外的好之类之类的。
临近收获的这段时间,宋哲主动的去找了余秋雨,之前余秋雨信誓旦旦的告诉他们,自己有让水稻增产的办法,现在正好是验证结果的时候。
之前余秋雨告诉他们自己有让水稻增产的办法时,他们并不相信,粮食的收成从来都是天意决定的,让水稻增产这种思路他们是闻所未闻。
可是,当余秋雨带着他来到种植水稻的山头时,看到那漫山遍野的水稻,宋哲着实的被惊了一把。
不用说,今年的水稻确实是个好收成,余秋雨说的让粮食增产的办法,确实有效。
震撼之余,宋哲忍不住再次的问了余秋雨一个问题。
“粮食增产这种法子应该不仅仅可以在岭南推行吧?”
跟宋哲这样的官场之人打交道需要多一个心眼,多动动脑子,所以听到宋哲这样询问自己,余秋雨一下子就猜出来宋哲在想什么。
“这种法子确实是不仅仅可以在岭南推行,还可以在举国上下推行,但是,粮食的增产关系到很多东西,比如说,黄河以北比较干,土壤里边的水不多,所以只能种植一些番薯、玉米、小麦一类的比较耐旱的食物,而黄河以南比较潮湿,可以种植水稻。而且,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决定了粮食是否能增产,反正方方面面都需要注意到。”
余秋雨和宋哲说了很多专业的东西,宋哲半懂不懂,不过他大致能明白余秋雨是什么意思。
粮食增产,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瞧着漫山遍野的水稻,宋哲又是在心中默默惊叹了片刻,再次的开口问道:“让粮食增产,这可是大功一件,你想要什么奖赏吗?”
只要赵至琛把这个法子上报给朝廷,等待余秋雨的会是让人眼红的赏赐,宋哲很好奇,像余秋雨这种性格的人会想要什么?
钱?
还是权?
宋哲居然会突然问这种问题,这倒是让余秋雨产生几分警惕。
在这个陌生而又举目无亲的时代,任何问题余秋雨都要小心回答。
“其实,无论是权还是钱,追根究底,都是想要一份安全感。”
余秋雨的回答让宋哲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