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2)
睢阳之战的实况讲完之后,天幕终于暂时平复了一段时间。
武周的宫闱之内却突然传下了一纸诏书,入宫觐见的豫王父子出宫的时候就只剩了一人,据说是天幕上所讲的那个未来的闯下大祸的人君被留在了宫中。
与此同时李家和武家各家的幼子们也被武则天以膝下寂寞的名义,宣召入宫陪侍。
一时之间朝野震动,隶属于各种势力的朝臣们纷纷上书,试图揣摩圣意,然而却未尝得到一个明确的回复。
年幼的李隆基就这样被留在了宫中,他又想起来的时候祖母对他的问话,倘若给他这个当天子的机会,他是否愿意?
这心中的答案,早已预演过千遍万遍。
当然了。
不管这一条路是尸身血海,还是众叛亲离,他都势必要得到。非要论起来,昔日的太宗皇帝也杀兄夺位,可是海清河晏,治下一片清明,有此千秋之功,在将来青史上有谁还会刻意在意当年的污点呢?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也未必只有他。当下之世本就是千秋未有之变局,谁又不想搏一搏天下之主。
当然时空另一端的苏扶南对这一切都没有任何察觉,她只是准备好了新一期的视频。
【睢阳之战后,唐廷几乎已经彻底反守为攻。而这里就不得不又提到一个人——郭子仪。】
随着天幕的再次缓缓展现,苏扶南温柔又平缓的声音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郭子仪,相比于之前我们提到的很多唐廷名将,郭子仪的知名度无疑是很高。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标签,再造大唐,功高盖主却得而善终,他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眼里的千古第一名臣,那个在大唐的薄暮余晖里力挽狂澜,匡扶社稷的忠臣。】
苏扶南说到这里突然顿了声,才继续说道:【可是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可能郭子仪终其一生能在青史上留下的笔墨也寥寥无几。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唐初到盛唐所出的名将就像浩瀚银河里的星辰,想在这里脱颖而出,实力和运气都是必不可少的。】
刘彻听到这里突然沉思,天幕的直播经过了这么多次之后,他当时突然对这个后世的唐朝有些兴趣。
这兴趣自然就名将身上。所谓忠臣良将,那个不是自古君王梦寐以求。
一个王朝的开端,君王起兵,一呼百应,乃至逐鹿中原,平定天下,通常都是这个王朝最武德充沛之时,然而当时间推移到王朝的中期或者末期,都会滋生出许多弊病。
周王联合诸侯讨伐无道,最终分封诸侯,彼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何等的气魄?
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天子式微,诸侯做大。秦人覆灭六国一统天下,赧王却债台高筑,祭祀断绝。
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使秦国从一个诸侯不与之会盟的偏僻之地,一举图强。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始称皇帝。
然而呢?这个统一的
天下的王朝,竟然终究只有几年的寿数。始皇帝崩殂不足一年而已,天下哗然,反叛四起。但没有千世,万世,反而最终落得一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归根结底这是什么原因呢。
周制分封,以宗法为纽带,名义上土地只不过是周王分封给各地诸侯的,然而,诸侯世代积累之下,逐渐势大,封国之内庶民只识诸侯,而不明天子。待到王室衰微,各路诸侯自然群雄四起,争霸与中原。
秦废除分封而选取郡县,得中央直接对地方郡县进行管辖,这个方法虽好,可惜,秦灭六国之后,时间过于仓促没有办法遴选官吏,而是仍然用了大量的六国旧贵族旧官吏,再加上秦法严苛,致使上下离心。
所以归根结底,原因不过是两个。
一个是天子只有一个,管理天下却不能只有一个人。另一个则是,底层的庶人也要有一条足够可以上升的通道。
刘彻想到这里突然叹了口气,别说王朝末年了,就是现在匈奴也是他的心腹大患。现在他有卫青,又有天幕说到的霍去病,或许能保证大汉一时无虞,可是然后呢。
只要匈奴一日未灭,或者说就算灭了,也难保那片土地不会再滋生出一个异族。可是名将难寻,这可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卫青霍去病还是因为外戚的身份入仕的呢。
就没有一种办法,能真正的让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吗?刘彻沉沉思索,文帝之时,曾下诏令全国官员举荐忠良之士,这种方法虽然仍有弊病,可对当下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惜,最多不过选一些文士,却没有武将。
【史书上开头介绍郭子怡的字句很简略。简单概括一下就是,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以“异等”的成绩通过武举入仕,最开始只是补任了一个九品的官职,通过累计功勋以及当时种种的巧合和运气加成之下,才升迁至九原太守。】
对了,科举。
刘彻恍然想起这个词,也是他从天幕之上学到的,后世的朝廷选官以此法选才,将天下之英才汇集一堂,择优而录。
是个好方法,只可惜,汉儒很多都家传之学,现在太学初兴,加之后世所用的“纸”还造价过于高昂,科举之法还是过早。
不过,武举。
这倒是未尝不可一试。先从军中有功之士卒开始,考问其骑射,用兵之略,或许其中不乏有能之辈。
天幕之上的苏扶南倒是对这一切浑然不觉,继续缓缓讲述起来。
【可惜唐朝的名将不少,一直在安史之乱前,郭子仪都没有留下大多出色的战绩。反倒是因为母亲过世,必须在家守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仕途几乎是很难再往上一步。】
【可是意外就在此时发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在唐朝无人可用的情景之下,仅仅守孝两年的郭子仪被迫夺情,帅朔方兵马讨伐安禄山。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所有人的命运发生了转折点。】
天宝十四年,郭子仪先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击败叛将高秀岩于
河曲,且一鼓作气收复云中、马邑,开通东陉关,被加封御史大夫,从此开始平步青云。
不过安史之乱开始,安禄山的叛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叛军轻而易举的就攻克了常山顺势占领河北,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次面对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
郭子仪举荐李光弼任节度副使,受命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复常山。
天幕上的画面,是很快的一匝一匝闪过。
这也是一场相当精彩的大胜仗,历史书上只用了寥寥数语来描述。
苏扶南在于图上用记号标出了两军行进的方向,李光弼接到玄宗的诏书以后立即率军五千从北方出发赶赴战场与郭子仪会师,两人共同东出井陉关,击破了史思明率领的数万援军,而且还乘胜追击,进而收复了藁城以及周边十余座县城,而向南收复了赵郡。
当时的常山,自从安史之乱开始之后,就一直是战场,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李光弼就在此命人收敛了尸体,在祭奠时,许下誓言,一定平定叛军。
很快,击破史思明的大军不到二月,冠军再次卷土重来,这一次,史思明、尹子琦、蔡希德等大将,率领敌军来势汹汹,只是可惜了,这所辖的数万人好像不过是纸老虎一般。郭子仪与李光弼联合起来几乎是一击即破,他们与这群叛军善于嘉山,突然一举斩首万余人,生擒四千。最后史思明仓皇之间逃回博陵,据史书记载,他的状态可谓是狼狈之极,他坠下马来,发髻散乱,全靠一双脚拼命回逃。
这场战役直接震慑住了河北全郡,原本已经投降叛军的城池纷纷斩首了敌军的守将,以迎王师。
苏扶南的声音适时补充:【也简单介绍一下李光弼,同样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之一。他其实本来是契丹人,父亲还是契丹的酋长,不过在他父亲那一辈已经归附于唐朝。但是他虽然有父辈的恩荫,本身也是功勋卓著,仕途却不算顺利。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安禄山继父的侄子)想要嫁女给李光弼,却被李光弼称病推辞,这是属于她的机会,就这样被耽搁到了安史之乱。】
【说句题外话,可能大家已经发现了,唐朝的时候,很多大臣都是来自于其他民族,比如说安禄山,还有之前提到的哥舒翰也是突厥人,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其实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唐朝之前,本来就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乱世,胡汉杂居混血本身是在所难免,唐朝的前期是在不断扩张的,想要统治好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本身就要有足够的包容度去兼收并蓄。用武力的镇压或许可以平息一时,文化的辐射才能最终促进民族融合。在今天,我们看不到内迁并入汉朝的南匈奴,没法分清汉化的鲜卑,不是因为这些民族真的凭空消失,而是血缘和文化已经相互融合。】
【这也是我做本系列视频的目的,向大家介绍历史中曾经存在的苦难,并非是想向大家宣扬仇恨,只是揭开历史上黑色的一角,兴衰成败终有时。好了,我们再把话题转移回去。】
猛然间听到这里,始皇帝嬴政突然抬眸,那双一
向坚毅的眼眸之中,不知道闪过些什么,又突然低声叹气。
秦一向是对土地渴求至深的,平定六国,一统天下,北击匈奴,南取百越。甚至到了现在,要去东方寻找那海上的仙岛。
可是其中的弊病,他也并非是不知道的。秦吞并其余六国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秦人的官吏数目不足,必须任用六国旧民或者说是旧贵族,这些人真的能与秦是一条心的吗?
他沿用商君的旧法,强行厘正了法度,可是所谓的如书同文,车同轨,哪有那么容易?
六国各自的法度早已经根深蒂固,而秦还要逐步的扩大。已经快要腐朽的缰绳,那还能拉住衣架极速飞驰的马车吗?
或许,还有必要再次变法。
天幕的出现确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如果真的能妥善利用好后世的资源,或许他不必想象秦的千世万世,在这一世,就能拥有更加无可比拟的功绩。
他的眼神陡然间再一次炙热起来,手中的竹简散落在桌案上……
【按照之前我们说的时间线,随着战事逐渐焦灼,哥舒翰败降。李隆基不得以入蜀,而此时他都威望已经几近消散殆尽。于是诸位将军拥立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而这个时候的唐军,原本的低迷的士气虽然开始回暖,却仍然处于节节败退的阶段,甚至发兵征讨的主力折损大半。】
【于是,由郭子仪主导的朔方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唐军反攻的主力。】
天幕上突然变成了黑底红字,一行行的显示出来。
肃宗至德元年,郭子仪获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同年叛将阿史那从礼煽动胡人反叛,使河曲九府、六胡州的胡人发动数万大军力求阻挡唐军。
朔方军先锋仆固怀恩嫁二女与回纥,为国和亲,引回纥出兵。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联军出击,仆固怀恩与其子从旁协助,大败敌军,斩获数万,一举平定河曲。
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至德二年郭子仪大败崔乾祐于潼关,崔乾祐退守蒲津。结果蒲津城中正好有永乐县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曼、司士徐景以及宗室子弟李锋,他们在郭子仪攻打蒲津城时自愿作为内应,杀死守城士卒,并且瓦解了城内的亲兵。
崔乾祐不得已再次败逃到安邑。
结果,安邑守城的将士假装接纳他进来,等到他率领的人马进来了一半,又把县门打开了。不过这个崔乾祐依旧的运气好,又给他跑了。
不过,郭子仪长驱直入收复了永丰仓,并且由此打通了到关中和陕州的通道,唯一不幸的是在这场战役中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死在阵前。
经由此次,郭子仪再次被加封为司空,关内
和东副元帅。而,收复两京的任务已经近在咫尺。同年五月,郭子仪收到诏令赶赴京师长安,可是这一次却出师不利。
郭子仪率领部将毕竟长安,整军驻扎在潏水,与叛军守将安守忠在清渠交锋。
然而这次,上天的运气短暂的没有在郭子仪这边,据说两军相较,僵持了七天。最后安守军以九千骑兵摆下了长蛇阵首尾夹击,郭子仪的兵马受挫溃不成军只能暂时摆逃以避锋芒。
因为这次的失败,郭子仪不得不收拢残部,自请降职。不过这场失利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唐廷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只不过被象征性的降职。
【很快,同年八月郭子仪再次被胜任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肃宗也在此时间犒赏二军,这传达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收复京师已经势在必行。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的身份,跟从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
【可能大家要疑惑了,为什么李俶能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都只是副元帅。或许李俶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换一个称呼,他后来在即位之时改名为李豫,也就是唐代宗。李俶也还算是有能力,他之前力劝父亲李亨北上灵武,也曾经安抚招纳流散的官兵,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好啊,这才能算是我李家的儿郎。”
李世民长叹一声,原本紧锁的眉宇勉强舒展开了几分。
他又想起了那个谎称御驾亲征结果跑路的李隆基,不由得又摇了摇头。想当年他从晋阳起兵,征战四方,铲除刘武周,大败王世充,最后玄武门……
打江山难啊!
他不指望后世的子孙如何成器,至少不应该临阵摆逃,扔下整城烂摊子给别人。
他也曾有过耻辱,渭水之盟,突厥人背信弃义,大举进犯。可是事到临头哪能不战而自怯呢?
天幕之下的人,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苏扶南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仍旧不疾不徐的讲着:【唐廷这次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为了这场大战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外加回纥精锐,浩浩荡荡赶入长安,兵临城下。以李嗣业为前军,以郭子仪为中军,以王思礼为后军,二军严阵以待,气势汹汹。】
【这场仗打的可谓是酣畅淋漓。】
天幕上的画面再次轮转,两军对垒。
唐军抵达长安之后,列队整齐,严阵以待。而叛军也有十万人驻扎于对面。判将李归仁主动率领一对精锐列阵迎敌。
唐军反应很快,立即以弓箭击退。刹那之间漫天箭矢飞舞,纷纷摄入骑兵的后排。然而,判将李归仁也丝毫没有畏惧,直接率领全军出击,强冲之下唐军犹豫退却。然而,叛军去称此时及再次冒进,刹那间,唐军惊恐阵型混乱,叛军趁乱抢夺辎重,竟然已经有溃败之势。
【在此时,李嗣业当机立断,如若此时此刻在不拼尽全力,则我军必败。】
于是,李嗣业直接脱掉了自己上身的衣服,袒露前胸,长刀在手,立于阵前。大有一种,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的气势。
他一边呼喊一边冲到阵前,奋力拼杀,反是阻挡他的人马皆备他手中的长刀斩断砍杀。他一连冲锋前,砍杀了十几个人,终于稳定了阵型。
李嗣业身先士卒,阵型稳定以后他又命令两千骑兵手持长刀长斧排成横队,如墙一般向前横推,所过之处,可谓是所向披靡。叛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李守仁自然不能轻易罢休,他转变战略,准备埋伏骑兵于阵营东面,想从后方面发动奇袭击溃唐军。可惜埋伏的很好,就是没等发动,就被发现了。
李俶立即派遣仆固怀恩率回纥军攻击叛军伏兵,一举全歼。此时,正值叛军士气衰落。而且,李嗣业再与回纥军拼杀到叛军阵后,与正面的唐军一起夹击叛军。这时候,叛军已经腹背受敌,黔驴技穷。
【这场战役打的极其激烈,据说是从中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好在结果不错,唐军斩首六万余人,叛将等人只能弃城而逃。长安顺利收复。其实那个时间点,长安的唐朝百姓已经很久没见到官兵了,据说他们进程以后收到了很热烈欢迎,不论年龄老幼都夹道欢呼,甚至有人说,没想到还有机会再见到官兵。】
天幕之下,有一个脊背佝偻的老翁,听到此刻突然泪湿了眼眶,国破家亡啊,这样的遭遇他也经历过,所以才更能触动人心。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有太平盛世。
【长安既然已经收复,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洛阳。】
【安庆绪其实已经自知大势已去,可是事到如今,只能继续抵抗。可惜这个时候呢,叛军已经不成气候,郭子仪顺利拿下东都洛阳,而安庆绪只能摆逃相州。时间来到了至德二载十二月,此时,河东,河西,河南几乎全部的失地都已经被收复。】
【郭子仪再次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加食邑一千户。据说他还朝的那天,肃宗不但亲自迎接。而且还说,国家能够再造,都是郭子仪的功劳。】
然而这次的修整也没维持多长时间,安庆绪还没死呢。
乾元元年,九月。郭子仪再次被委派同其余数名节度使共同率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逃跑的相州。叛军不堪一击,安庆绪以禅让的名义只能向史思明求援。
【可惜啊,这次所谓的求援根本就是引狼入室。】
史思明的援兵赶到时,郭子仪已经围城。他直接拿下了相州南部的魏州,然后称王设立年号了。
直到乾元二年二月,安庆绪城中粮尽,人相食。二月,史思明终于大发好心,再次从魏州发兵援助安庆绪。据说这次交手突然遇上了天灾,大风四起,昏天黑地。唐军和史思明的人马全都四散奔逃。
这对郭子仪非常不利,军容使鱼朝恩终于拿到了一个郭子仪的把柄,在他的添油加醋之下这场战役的失败全责扣到了郭子仪头上,郭子仪被暂时罢免。
可是,这对史思明来说,还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郭子仪的人马撤走了,安庆绪等人捡了留下的粮食物资,却不敢再和史思明硬碰硬,甚
至有几个人建议安庆绪亲自出城迎接。
【安庆绪也不傻,根本不敢见史思明。可是形势所迫,又能如何?】
安庆绪是在迫不得已,只能自己带着二百骑兵,亲自来拜见。结果,一到史思明面前,他就发现对方全体将士盔甲整齐,严阵以待。
安庆绪一下子就慌了,赶紧跪倒在史思明面前,叩头说道:“我实在不堪,不能担此大任。我又守不住长安洛阳,如今又深陷囹圄,久被围,实在不是能成大事的人。燕王龙章凤姿,一看便是能够成就伟业的人。还请您不要和我一般见识。没想到燕王看在我父亲的薄面上,亲自远道救援于我,燕王大恩实在无以为报。”
可惜,史思明跟本不接这招,却是呵呵一笑,道:“不过就是丢失了长安和洛阳,打仗失利,这能算得了什么呢。你忘了你真正的罪过吗?竟然还敢提你的父亲。你为了夺权弑父登基,这才是大逆不道呢。我今天就要代替你的父亲惩处你这个奸贼!”
【没错,史思明是以弑父不孝的名义杀死了安庆绪。不过可笑的是,史思明自己都是个两面派,至德二年,安庆绪曾密谋处死史思明,他在此时斩杀了判将投诚唐廷,短暂归降然后在归降期间不断招兵买马,再次反叛。】
当然还有了安庆绪的几个弟弟和他的心腹,也包括了那位一直很幸运的到处蹦跶都没死的崔乾祐,也死在了史思明的手里。
四月,史思明称帝,改元顺天。也不知道此时意气风发的他会不会想到,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步入安禄山的后尘。
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也是弑父,当然,最后史朝义的结局还是众叛亲离,被迫自尽。
【这场持续时间七年的乱世——安史之乱终于尘埃落定,在历史舞台上彻底落下了帷幕。】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完”字。
*
天幕的另一边,苏扶南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做这个系列就已经半年多了,她想要好好休息一会。
另一边绑定的系统似乎有些不理解,可是它却让人没有暴露身份。或许,下一段时间,它可以变成人类的身份问问她之后的打算。!
【于是,由郭子仪主导的朔方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唐军反攻的主力。】
天幕上突然变成了黑底红字,一行行的显示出来。
肃宗至德元年,郭子仪获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同年叛将阿史那从礼煽动胡人反叛,使河曲九府、六胡州的胡人发动数万大军力求阻挡唐军。
朔方军先锋仆固怀恩嫁二女与回纥,为国和亲,引回纥出兵。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联军出击,仆固怀恩与其子从旁协助,大败敌军,斩获数万,一举平定河曲。
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至德二年郭子仪大败崔乾祐于潼关,崔乾祐退守蒲津。结果蒲津城中正好有永乐县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曼、司士徐景以及宗室子弟李锋,他们在郭子仪攻打蒲津城时自愿作为内应,杀死守城士卒,并且瓦解了城内的亲兵。
崔乾祐不得已再次败逃到安邑。
结果,安邑守城的将士假装接纳他进来,等到他率领的人马进来了一半,又把县门打开了。不过这个崔乾祐依旧的运气好,又给他跑了。
不过,郭子仪长驱直入收复了永丰仓,并且由此打通了到关中和陕州的通道,唯一不幸的是在这场战役中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死在阵前。
经由此次,郭子仪再次被加封为司空,关内
和东副元帅。而,收复两京的任务已经近在咫尺。同年五月,郭子仪收到诏令赶赴京师长安,可是这一次却出师不利。
郭子仪率领部将毕竟长安,整军驻扎在潏水,与叛军守将安守忠在清渠交锋。
然而这次,上天的运气短暂的没有在郭子仪这边,据说两军相较,僵持了七天。最后安守军以九千骑兵摆下了长蛇阵首尾夹击,郭子仪的兵马受挫溃不成军只能暂时摆逃以避锋芒。
因为这次的失败,郭子仪不得不收拢残部,自请降职。不过这场失利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唐廷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只不过被象征性的降职。
【很快,同年八月郭子仪再次被胜任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肃宗也在此时间犒赏二军,这传达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收复京师已经势在必行。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的身份,跟从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
【可能大家要疑惑了,为什么李俶能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都只是副元帅。或许李俶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换一个称呼,他后来在即位之时改名为李豫,也就是唐代宗。李俶也还算是有能力,他之前力劝父亲李亨北上灵武,也曾经安抚招纳流散的官兵,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好啊,这才能算是我李家的儿郎。”
李世民长叹一声,原本紧锁的眉宇勉强舒展开了几分。
他又想起了那个谎称御驾亲征结果跑路的李隆基,不由得又摇了摇头。想当年他从晋阳起兵,征战四方,铲除刘武周,大败王世充,最后玄武门……
打江山难啊!
他不指望后世的子孙如何成器,至少不应该临阵摆逃,扔下整城烂摊子给别人。
他也曾有过耻辱,渭水之盟,突厥人背信弃义,大举进犯。可是事到临头哪能不战而自怯呢?
天幕之下的人,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苏扶南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仍旧不疾不徐的讲着:【唐廷这次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为了这场大战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外加回纥精锐,浩浩荡荡赶入长安,兵临城下。以李嗣业为前军,以郭子仪为中军,以王思礼为后军,二军严阵以待,气势汹汹。】
【这场仗打的可谓是酣畅淋漓。】
天幕上的画面再次轮转,两军对垒。
唐军抵达长安之后,列队整齐,严阵以待。而叛军也有十万人驻扎于对面。判将李归仁主动率领一对精锐列阵迎敌。
唐军反应很快,立即以弓箭击退。刹那之间漫天箭矢飞舞,纷纷摄入骑兵的后排。然而,判将李归仁也丝毫没有畏惧,直接率领全军出击,强冲之下唐军犹豫退却。然而,叛军去称此时及再次冒进,刹那间,唐军惊恐阵型混乱,叛军趁乱抢夺辎重,竟然已经有溃败之势。
【在此时,李嗣业当机立断,如若此时此刻在不拼尽全力,则我军必败。】
于是,李嗣业直接脱掉了自己上身的衣服,袒露前胸,长刀在手,立于阵前。大有一种,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的气势。
他一边呼喊一边冲到阵前,奋力拼杀,反是阻挡他的人马皆备他手中的长刀斩断砍杀。他一连冲锋前,砍杀了十几个人,终于稳定了阵型。
李嗣业身先士卒,阵型稳定以后他又命令两千骑兵手持长刀长斧排成横队,如墙一般向前横推,所过之处,可谓是所向披靡。叛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李守仁自然不能轻易罢休,他转变战略,准备埋伏骑兵于阵营东面,想从后方面发动奇袭击溃唐军。可惜埋伏的很好,就是没等发动,就被发现了。
李俶立即派遣仆固怀恩率回纥军攻击叛军伏兵,一举全歼。此时,正值叛军士气衰落。而且,李嗣业再与回纥军拼杀到叛军阵后,与正面的唐军一起夹击叛军。这时候,叛军已经腹背受敌,黔驴技穷。
【这场战役打的极其激烈,据说是从中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好在结果不错,唐军斩首六万余人,叛将等人只能弃城而逃。长安顺利收复。其实那个时间点,长安的唐朝百姓已经很久没见到官兵了,据说他们进程以后收到了很热烈欢迎,不论年龄老幼都夹道欢呼,甚至有人说,没想到还有机会再见到官兵。】
天幕之下,有一个脊背佝偻的老翁,听到此刻突然泪湿了眼眶,国破家亡啊,这样的遭遇他也经历过,所以才更能触动人心。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有太平盛世。
【长安既然已经收复,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洛阳。】
【安庆绪其实已经自知大势已去,可是事到如今,只能继续抵抗。可惜这个时候呢,叛军已经不成气候,郭子仪顺利拿下东都洛阳,而安庆绪只能摆逃相州。时间来到了至德二载十二月,此时,河东,河西,河南几乎全部的失地都已经被收复。】
【郭子仪再次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加食邑一千户。据说他还朝的那天,肃宗不但亲自迎接。而且还说,国家能够再造,都是郭子仪的功劳。】
然而这次的修整也没维持多长时间,安庆绪还没死呢。
乾元元年,九月。郭子仪再次被委派同其余数名节度使共同率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逃跑的相州。叛军不堪一击,安庆绪以禅让的名义只能向史思明求援。
【可惜啊,这次所谓的求援根本就是引狼入室。】
史思明的援兵赶到时,郭子仪已经围城。他直接拿下了相州南部的魏州,然后称王设立年号了。
直到乾元二年二月,安庆绪城中粮尽,人相食。二月,史思明终于大发好心,再次从魏州发兵援助安庆绪。据说这次交手突然遇上了天灾,大风四起,昏天黑地。唐军和史思明的人马全都四散奔逃。
这对郭子仪非常不利,军容使鱼朝恩终于拿到了一个郭子仪的把柄,在他的添油加醋之下这场战役的失败全责扣到了郭子仪头上,郭子仪被暂时罢免。
可是,这对史思明来说,还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郭子仪的人马撤走了,安庆绪等人捡了留下的粮食物资,却不敢再和史思明硬碰硬,甚
至有几个人建议安庆绪亲自出城迎接。
【安庆绪也不傻,根本不敢见史思明。可是形势所迫,又能如何?】
安庆绪是在迫不得已,只能自己带着二百骑兵,亲自来拜见。结果,一到史思明面前,他就发现对方全体将士盔甲整齐,严阵以待。
安庆绪一下子就慌了,赶紧跪倒在史思明面前,叩头说道:“我实在不堪,不能担此大任。我又守不住长安洛阳,如今又深陷囹圄,久被围,实在不是能成大事的人。燕王龙章凤姿,一看便是能够成就伟业的人。还请您不要和我一般见识。没想到燕王看在我父亲的薄面上,亲自远道救援于我,燕王大恩实在无以为报。”
可惜,史思明跟本不接这招,却是呵呵一笑,道:“不过就是丢失了长安和洛阳,打仗失利,这能算得了什么呢。你忘了你真正的罪过吗?竟然还敢提你的父亲。你为了夺权弑父登基,这才是大逆不道呢。我今天就要代替你的父亲惩处你这个奸贼!”
【没错,史思明是以弑父不孝的名义杀死了安庆绪。不过可笑的是,史思明自己都是个两面派,至德二年,安庆绪曾密谋处死史思明,他在此时斩杀了判将投诚唐廷,短暂归降然后在归降期间不断招兵买马,再次反叛。】
当然还有了安庆绪的几个弟弟和他的心腹,也包括了那位一直很幸运的到处蹦跶都没死的崔乾祐,也死在了史思明的手里。
四月,史思明称帝,改元顺天。也不知道此时意气风发的他会不会想到,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步入安禄山的后尘。
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也是弑父,当然,最后史朝义的结局还是众叛亲离,被迫自尽。
【这场持续时间七年的乱世——安史之乱终于尘埃落定,在历史舞台上彻底落下了帷幕。】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完”字。
*
天幕的另一边,苏扶南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做这个系列就已经半年多了,她想要好好休息一会。
另一边绑定的系统似乎有些不理解,可是它却让人没有暴露身份。或许,下一段时间,它可以变成人类的身份问问她之后的打算。!
【于是,由郭子仪主导的朔方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唐军反攻的主力。】
天幕上突然变成了黑底红字,一行行的显示出来。
肃宗至德元年,郭子仪获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同年叛将阿史那从礼煽动胡人反叛,使河曲九府、六胡州的胡人发动数万大军力求阻挡唐军。
朔方军先锋仆固怀恩嫁二女与回纥,为国和亲,引回纥出兵。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联军出击,仆固怀恩与其子从旁协助,大败敌军,斩获数万,一举平定河曲。
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至德二年郭子仪大败崔乾祐于潼关,崔乾祐退守蒲津。结果蒲津城中正好有永乐县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曼、司士徐景以及宗室子弟李锋,他们在郭子仪攻打蒲津城时自愿作为内应,杀死守城士卒,并且瓦解了城内的亲兵。
崔乾祐不得已再次败逃到安邑。
结果,安邑守城的将士假装接纳他进来,等到他率领的人马进来了一半,又把县门打开了。不过这个崔乾祐依旧的运气好,又给他跑了。
不过,郭子仪长驱直入收复了永丰仓,并且由此打通了到关中和陕州的通道,唯一不幸的是在这场战役中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死在阵前。
经由此次,郭子仪再次被加封为司空,关内
和东副元帅。而,收复两京的任务已经近在咫尺。同年五月,郭子仪收到诏令赶赴京师长安,可是这一次却出师不利。
郭子仪率领部将毕竟长安,整军驻扎在潏水,与叛军守将安守忠在清渠交锋。
然而这次,上天的运气短暂的没有在郭子仪这边,据说两军相较,僵持了七天。最后安守军以九千骑兵摆下了长蛇阵首尾夹击,郭子仪的兵马受挫溃不成军只能暂时摆逃以避锋芒。
因为这次的失败,郭子仪不得不收拢残部,自请降职。不过这场失利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唐廷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只不过被象征性的降职。
【很快,同年八月郭子仪再次被胜任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肃宗也在此时间犒赏二军,这传达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收复京师已经势在必行。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的身份,跟从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
【可能大家要疑惑了,为什么李俶能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都只是副元帅。或许李俶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换一个称呼,他后来在即位之时改名为李豫,也就是唐代宗。李俶也还算是有能力,他之前力劝父亲李亨北上灵武,也曾经安抚招纳流散的官兵,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好啊,这才能算是我李家的儿郎。”
李世民长叹一声,原本紧锁的眉宇勉强舒展开了几分。
他又想起了那个谎称御驾亲征结果跑路的李隆基,不由得又摇了摇头。想当年他从晋阳起兵,征战四方,铲除刘武周,大败王世充,最后玄武门……
打江山难啊!
他不指望后世的子孙如何成器,至少不应该临阵摆逃,扔下整城烂摊子给别人。
他也曾有过耻辱,渭水之盟,突厥人背信弃义,大举进犯。可是事到临头哪能不战而自怯呢?
天幕之下的人,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苏扶南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仍旧不疾不徐的讲着:【唐廷这次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为了这场大战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外加回纥精锐,浩浩荡荡赶入长安,兵临城下。以李嗣业为前军,以郭子仪为中军,以王思礼为后军,二军严阵以待,气势汹汹。】
【这场仗打的可谓是酣畅淋漓。】
天幕上的画面再次轮转,两军对垒。
唐军抵达长安之后,列队整齐,严阵以待。而叛军也有十万人驻扎于对面。判将李归仁主动率领一对精锐列阵迎敌。
唐军反应很快,立即以弓箭击退。刹那之间漫天箭矢飞舞,纷纷摄入骑兵的后排。然而,判将李归仁也丝毫没有畏惧,直接率领全军出击,强冲之下唐军犹豫退却。然而,叛军去称此时及再次冒进,刹那间,唐军惊恐阵型混乱,叛军趁乱抢夺辎重,竟然已经有溃败之势。
【在此时,李嗣业当机立断,如若此时此刻在不拼尽全力,则我军必败。】
于是,李嗣业直接脱掉了自己上身的衣服,袒露前胸,长刀在手,立于阵前。大有一种,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的气势。
他一边呼喊一边冲到阵前,奋力拼杀,反是阻挡他的人马皆备他手中的长刀斩断砍杀。他一连冲锋前,砍杀了十几个人,终于稳定了阵型。
李嗣业身先士卒,阵型稳定以后他又命令两千骑兵手持长刀长斧排成横队,如墙一般向前横推,所过之处,可谓是所向披靡。叛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李守仁自然不能轻易罢休,他转变战略,准备埋伏骑兵于阵营东面,想从后方面发动奇袭击溃唐军。可惜埋伏的很好,就是没等发动,就被发现了。
李俶立即派遣仆固怀恩率回纥军攻击叛军伏兵,一举全歼。此时,正值叛军士气衰落。而且,李嗣业再与回纥军拼杀到叛军阵后,与正面的唐军一起夹击叛军。这时候,叛军已经腹背受敌,黔驴技穷。
【这场战役打的极其激烈,据说是从中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好在结果不错,唐军斩首六万余人,叛将等人只能弃城而逃。长安顺利收复。其实那个时间点,长安的唐朝百姓已经很久没见到官兵了,据说他们进程以后收到了很热烈欢迎,不论年龄老幼都夹道欢呼,甚至有人说,没想到还有机会再见到官兵。】
天幕之下,有一个脊背佝偻的老翁,听到此刻突然泪湿了眼眶,国破家亡啊,这样的遭遇他也经历过,所以才更能触动人心。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有太平盛世。
【长安既然已经收复,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洛阳。】
【安庆绪其实已经自知大势已去,可是事到如今,只能继续抵抗。可惜这个时候呢,叛军已经不成气候,郭子仪顺利拿下东都洛阳,而安庆绪只能摆逃相州。时间来到了至德二载十二月,此时,河东,河西,河南几乎全部的失地都已经被收复。】
【郭子仪再次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加食邑一千户。据说他还朝的那天,肃宗不但亲自迎接。而且还说,国家能够再造,都是郭子仪的功劳。】
然而这次的修整也没维持多长时间,安庆绪还没死呢。
乾元元年,九月。郭子仪再次被委派同其余数名节度使共同率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逃跑的相州。叛军不堪一击,安庆绪以禅让的名义只能向史思明求援。
【可惜啊,这次所谓的求援根本就是引狼入室。】
史思明的援兵赶到时,郭子仪已经围城。他直接拿下了相州南部的魏州,然后称王设立年号了。
直到乾元二年二月,安庆绪城中粮尽,人相食。二月,史思明终于大发好心,再次从魏州发兵援助安庆绪。据说这次交手突然遇上了天灾,大风四起,昏天黑地。唐军和史思明的人马全都四散奔逃。
这对郭子仪非常不利,军容使鱼朝恩终于拿到了一个郭子仪的把柄,在他的添油加醋之下这场战役的失败全责扣到了郭子仪头上,郭子仪被暂时罢免。
可是,这对史思明来说,还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郭子仪的人马撤走了,安庆绪等人捡了留下的粮食物资,却不敢再和史思明硬碰硬,甚
至有几个人建议安庆绪亲自出城迎接。
【安庆绪也不傻,根本不敢见史思明。可是形势所迫,又能如何?】
安庆绪是在迫不得已,只能自己带着二百骑兵,亲自来拜见。结果,一到史思明面前,他就发现对方全体将士盔甲整齐,严阵以待。
安庆绪一下子就慌了,赶紧跪倒在史思明面前,叩头说道:“我实在不堪,不能担此大任。我又守不住长安洛阳,如今又深陷囹圄,久被围,实在不是能成大事的人。燕王龙章凤姿,一看便是能够成就伟业的人。还请您不要和我一般见识。没想到燕王看在我父亲的薄面上,亲自远道救援于我,燕王大恩实在无以为报。”
可惜,史思明跟本不接这招,却是呵呵一笑,道:“不过就是丢失了长安和洛阳,打仗失利,这能算得了什么呢。你忘了你真正的罪过吗?竟然还敢提你的父亲。你为了夺权弑父登基,这才是大逆不道呢。我今天就要代替你的父亲惩处你这个奸贼!”
【没错,史思明是以弑父不孝的名义杀死了安庆绪。不过可笑的是,史思明自己都是个两面派,至德二年,安庆绪曾密谋处死史思明,他在此时斩杀了判将投诚唐廷,短暂归降然后在归降期间不断招兵买马,再次反叛。】
当然还有了安庆绪的几个弟弟和他的心腹,也包括了那位一直很幸运的到处蹦跶都没死的崔乾祐,也死在了史思明的手里。
四月,史思明称帝,改元顺天。也不知道此时意气风发的他会不会想到,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步入安禄山的后尘。
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也是弑父,当然,最后史朝义的结局还是众叛亲离,被迫自尽。
【这场持续时间七年的乱世——安史之乱终于尘埃落定,在历史舞台上彻底落下了帷幕。】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完”字。
*
天幕的另一边,苏扶南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做这个系列就已经半年多了,她想要好好休息一会。
另一边绑定的系统似乎有些不理解,可是它却让人没有暴露身份。或许,下一段时间,它可以变成人类的身份问问她之后的打算。!
【于是,由郭子仪主导的朔方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唐军反攻的主力。】
天幕上突然变成了黑底红字,一行行的显示出来。
肃宗至德元年,郭子仪获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同年叛将阿史那从礼煽动胡人反叛,使河曲九府、六胡州的胡人发动数万大军力求阻挡唐军。
朔方军先锋仆固怀恩嫁二女与回纥,为国和亲,引回纥出兵。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联军出击,仆固怀恩与其子从旁协助,大败敌军,斩获数万,一举平定河曲。
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至德二年郭子仪大败崔乾祐于潼关,崔乾祐退守蒲津。结果蒲津城中正好有永乐县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曼、司士徐景以及宗室子弟李锋,他们在郭子仪攻打蒲津城时自愿作为内应,杀死守城士卒,并且瓦解了城内的亲兵。
崔乾祐不得已再次败逃到安邑。
结果,安邑守城的将士假装接纳他进来,等到他率领的人马进来了一半,又把县门打开了。不过这个崔乾祐依旧的运气好,又给他跑了。
不过,郭子仪长驱直入收复了永丰仓,并且由此打通了到关中和陕州的通道,唯一不幸的是在这场战役中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死在阵前。
经由此次,郭子仪再次被加封为司空,关内
和东副元帅。而,收复两京的任务已经近在咫尺。同年五月,郭子仪收到诏令赶赴京师长安,可是这一次却出师不利。
郭子仪率领部将毕竟长安,整军驻扎在潏水,与叛军守将安守忠在清渠交锋。
然而这次,上天的运气短暂的没有在郭子仪这边,据说两军相较,僵持了七天。最后安守军以九千骑兵摆下了长蛇阵首尾夹击,郭子仪的兵马受挫溃不成军只能暂时摆逃以避锋芒。
因为这次的失败,郭子仪不得不收拢残部,自请降职。不过这场失利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唐廷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只不过被象征性的降职。
【很快,同年八月郭子仪再次被胜任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肃宗也在此时间犒赏二军,这传达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收复京师已经势在必行。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的身份,跟从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
【可能大家要疑惑了,为什么李俶能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都只是副元帅。或许李俶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换一个称呼,他后来在即位之时改名为李豫,也就是唐代宗。李俶也还算是有能力,他之前力劝父亲李亨北上灵武,也曾经安抚招纳流散的官兵,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好啊,这才能算是我李家的儿郎。”
李世民长叹一声,原本紧锁的眉宇勉强舒展开了几分。
他又想起了那个谎称御驾亲征结果跑路的李隆基,不由得又摇了摇头。想当年他从晋阳起兵,征战四方,铲除刘武周,大败王世充,最后玄武门……
打江山难啊!
他不指望后世的子孙如何成器,至少不应该临阵摆逃,扔下整城烂摊子给别人。
他也曾有过耻辱,渭水之盟,突厥人背信弃义,大举进犯。可是事到临头哪能不战而自怯呢?
天幕之下的人,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苏扶南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仍旧不疾不徐的讲着:【唐廷这次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为了这场大战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外加回纥精锐,浩浩荡荡赶入长安,兵临城下。以李嗣业为前军,以郭子仪为中军,以王思礼为后军,二军严阵以待,气势汹汹。】
【这场仗打的可谓是酣畅淋漓。】
天幕上的画面再次轮转,两军对垒。
唐军抵达长安之后,列队整齐,严阵以待。而叛军也有十万人驻扎于对面。判将李归仁主动率领一对精锐列阵迎敌。
唐军反应很快,立即以弓箭击退。刹那之间漫天箭矢飞舞,纷纷摄入骑兵的后排。然而,判将李归仁也丝毫没有畏惧,直接率领全军出击,强冲之下唐军犹豫退却。然而,叛军去称此时及再次冒进,刹那间,唐军惊恐阵型混乱,叛军趁乱抢夺辎重,竟然已经有溃败之势。
【在此时,李嗣业当机立断,如若此时此刻在不拼尽全力,则我军必败。】
于是,李嗣业直接脱掉了自己上身的衣服,袒露前胸,长刀在手,立于阵前。大有一种,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