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目光长远的李氏一族(2 / 2)
不说其他族老听了是什么反应,便说李老头,他第一时间就对李庆华说:“华子,这天热,你让大伙儿收了红薯后,记得稍微晒一下再过秤。咱这眼下闹旱,不怕会发芽。但若是之后一直下雨,这天又热又湿,那就不好说了。再有,之前春耕时,许大人说朝廷因去年雪灾,免咱三年赋税。但依我看,今年这税,咱还是要交。不是为了别的,就为了绍安和我李氏一族的子嗣,咱不要差这点。”
一旁有脑子转得快的族老,很快就明白李老头的意思,就跟着点头说:“对,华子听你六堂叔的没错。咱这红薯是媛娘和绍安给的,说是外头并不是很多,还是说是番外买的,反正意思咱这里属于头一个种的。”
“既然这样,咱的产量又高,那就是政绩。咱说是交税,但交得税就是用红薯顶上。不管这对许大人来说,政绩有多大,但东西是我李氏一族的人种出来的,目前整个流云县,也就我们这才高产。”
“东西是我们先种出来的,只要普及开,天下百姓都会记住我们。”
“眼下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咱也不指望上头能给咱什么赏赐之类的。但等绍安中举,中进士中状元,京城的那些人就会知道媛娘这个状元娘子。日后知道媛娘是我李氏一族的姑娘,自然对绍安也有好处。咱这上交的红薯可以当种子,可以说利国利民。咱和许大人好好商量一下,再由族里写个详细的种植,还有亩产……”
李庆华听到这,还有什么不明白。
横竖他们李家坳的人,早早听从谢砚之两口子的安排,囤了不少粮食。
如今这红薯,也不过是他们额外的粮食罢了,缺少一些,并不会如何。
何况之前他还答应他六堂叔,这红薯种子,算是他们李氏一族的人借媛娘的。
种出来后,要归还多少。
他们得了媛娘两口子的益处,那也是该反哺他们。
只有绍安越来越好,他们李氏一族作为媛娘的娘家族人,也能跟着沾光。
这么想着,李庆华就应了下来:“行,那就这么办。晚点和族人说清楚后,让人进城和许大人说一下这事。咱的红薯高产,哪怕今年不用缴税,还给缴,想来许大人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之前听说,他在京城的本家人脉好,对他来说,这可是一大政绩,他本家那边应该也乐意看到这些。”
李老头再次说:“要是不放心,那咱把红薯收好后,拿出一份详细的数据还有怎么耕种的法子,寄到府城去给绍安。绍安人脉广,在京城同样认识不少能人。不说别的,就之前那个陈公子,他是那个护国将军府的。再不济,也可以寄给媛娘的小姨。她是镇国侯府的人,想来也愿意向上传达这种利国利民,又能讨圣上欢喜的事物。”
“好!眼下许大人是咱们的父母官,这事也得问过他。他和绍安的关系不错,直接越过他,怕是他会觉得咱们不知事,回头因咱与绍安生怨。”
“是这个理,那就这么决定了!”
随着李庆华和李氏一族的族老们商量好这事,李家坳以及这次要跟着离开的人,都已差不多到齐。
李庆华摇了摇铜铃,让大伙儿安静下来,这才开口说起要大伙儿从晚上开始,连夜收红薯的事。
顺带的,还说要大伙儿将地里粮食的收成,拿出多少给李媛,并表示这是当初借种时答应的。
除此之外,又说了让大伙儿用红薯来纳税。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让天下百姓记住他们鑫阳府流云县李家坳的李氏族人,也让上头的人对他们李氏一族有印象。
这样日后子嗣若是有出息,考上秀才举人乃至进士,说起李氏一族,会因红薯人人都知道。
如此,于李氏后人大大有利!